閱讀筆記:階級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原文作者: Robert D. Putnam ;譯者:李宗義、許雅淑
貧窮的單親媽媽,會尋求愛情而非婚姻,藉此逃避每天的貧窮與不安,喘一口氣 p.104
階級,一直以來都是個錯縱複雜的社會框架,當我們彼此談論到階級一詞時,常常難以僅止於涵蓋探討權力、收入、性別與種族等等單一的主題,尤其,我們脫口議論的階級詞彙時常也涉指自我背後的道德主張,讓彼此想要進一步深入問題意識時會倍感自我身份的敏感,或者討論往往只能可惜地停留在同溫層間相互的議論。
特別是當我們從社會資本的角度理解階級這項概念時,往往會慣於先檢視自身周遭的可能的資本,包括相鄰街坊的互動、不同教育學區提供的課程內容,或出身家庭教養方式的比較等等,都可能是影響未來的隱含資本優勢之一,但如何進一步深究社會資本帶給我們的優劣,而不是緊追道德義務的譴責,我想Robert Putnam給了我們最好的深入依據。
這本始於哈佛大學生Rebekah Crooks的期末報告,原先的初衷是想瞭解為什麼Crooks自己在哈佛的同學都有熱衷參與公民活動的特質,但這是自己在中學時期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同學中前所未見,而這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如此的階級鴻溝,也讓Putnam開始探詢問題的核心與問題造就的不平等。尤其,因為階級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嚴重阻礙了下層階級的翻身機會,更應該是我們需要想盡辦法去彌平。

居住隔離

在《階級世代》書中Robert Putnam最為強調的觀點莫過於社會階級造就彼此的隔閡,包括教育隔閡與居住隔閡等等。特別是,當前在描述中產階級或低收族群的階級詞彙裡,階級一詞已不僅僅止於描述收入多寡的差異而已。階級也意謂你可能來自的家庭背景,甚至包含種族膚色的猜測,而且在今日這些臆測還真的可以根據不同的階級猜的八九不離十。
這也意謂過往從來沒有如此清晰的能用階級劃分出未來可能的機會,但在今日卻因為階級能夠輕易地預測不同收入的未來。此外,在今日收入多寡也決定不同階級能夠選擇居住的區位,讓家境清寒與富裕兩者的小孩,從出生起就永遠彼此的分隔兩地。
缺乏多元混雜的居住模式,也讓地方社區維護越來越不容易,特別是那些收入不佳的貧窮地區,除了短少用以維持地方教育與治安的稅收外,這些社區往往也缺乏地方公民參與的活力,彼此影響疊加的惡性循環也讓貧富差距的擴大難以止息。
最終,居住隔離使得貧窮的孩童一輩子離不開治安敗壞的社區,其成長的環境時常難以保證其踏出家門的安全,儘管隨著年紀增長開始步入校園,但缺乏經費的社區學校往往難以提供適當的教學資源助其成長,比起富裕地區的校園,貧窮地區更難忽視毒品與暴力的侵蝕。
下圖是Putnam在《階級世代》一書中,最能表示當代貧富不均的差距越拉越開最好的例子。圖中說明學歷這項父母的社經條件對於青少年肥胖比例的影響,HS(high school) or less表父母學歷在高中及以下,BA(bachelor’s degree) or more表父母學歷在大學及以上,可以看到圖中紅、黑兩線自90年代中期便漸行漸遠,而且兩者差距還越來越大。
Frederick, C. B., Snellman, K., & Putnam, R. D. (2014). Increasing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adolescent obesi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4), 1338–1342.
特別是這些差距並不僅止於肥胖率的影響而已,貧富差距也影響地方社區彼此之間的信任、青少女懷孕的機率等等,與人生重大抉擇密不可分的影響因素,尤其是階級劃分所帶來的居住隔離阻絕了貧窮家庭翻身的機會,這些潛藏的代價也導致我們必須承擔更多的社會成本。
對此Putnam期望從重視家庭結構與孩童發展著手,特別是幼童大腦的認知發展在其出生的前幾年至關重要,一個家庭是如何扶養與教養小孩乎機會影響其一生的抉擇。其次是穩健學校與社區的發展,在孩童達到學齡階段,同儕的影響與校園的教育可以彌補收入差距的鴻溝與縮小貧富機會的差距。

疑問與反思:

  1. 該如何描繪美國工人階級的崩潰與全球化的關聯?
  2. 社會資本該如何達到均富/貧?還是我們根本不該落入市場競爭的迴圈?
  3. 如貧富差距對大腦認知發展的影響早在學齡前就會有顯著的差距,後續我們還能作什麼彌補?
  4. Putnam的兩種家庭結構,中上階級的新傳統穩定型態(neo-traditional stability)、工人階級的動盪不安型態(disruptive flux),是否已經完整的描述當前兩級的社會?p.338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祈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理/說服」這個動詞,一直以來都是個能輕易說出口到卻難以做到的行動之一,尤其,在面對當前社會中多元化的思考邏輯,更是常常使得我們在面對意見相異的人群,常常為了一件小事爭吵得面紅耳赤。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我們可以捫心自問:老化是不是生物性衰老的結果,還是說,它其實是老年人的社會所造成的人為產物。法國社會學家 ― Roger Bastide
「說理/說服」這個動詞,一直以來都是個能輕易說出口到卻難以做到的行動之一,尤其,在面對當前社會中多元化的思考邏輯,更是常常使得我們在面對意見相異的人群,常常為了一件小事爭吵得面紅耳赤。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我們可以捫心自問:老化是不是生物性衰老的結果,還是說,它其實是老年人的社會所造成的人為產物。法國社會學家 ― Roger Bastid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不同 ### 第一部份:出身環境 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首先體現在他們的出身環境。窮人通常出生在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這些家庭可能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教育資源有限,生活環境惡劣。這些因素使得窮人從小便面臨各種挑戰,例如營養不良、健康問題,以及缺乏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階級複製是指社會階層通過家庭和教育等途徑一代代延續,對個人發展和社會流動性產生深遠影響。在家庭中,這種現象可能限制子女的成長機會;在職場中,則可能影響職業發展和工作環境。本文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階級複製的影響,並提供一些打破階級複製的方法和策略。
Thumbnail
筆者以自身經驗比較20年前後校園職涯探索相關資源的差異,最後文末說明筆者自己推行的“親子共創業”運動,確實讓孩子更早的認識、接觸、思考未來工作,替未來職涯奠基。
Thumbnail
在學校的經歷,讓筆者對不同年代的小孩,到底接觸哪種訊息,家庭背景的影響多大,有一些了解。人力資源困境之一,文化上的內在因素,可以簡單的解讀為:從法律可以看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從法扶可以看到藍領階層。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階級(Class) 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影響了一個人接觸超自然現象的方式和原因。階級不是簡單的「貧富」問題;一個人的家庭和社交圈與金錢一樣是一組重要的階級標誌。儘管存在階級差異,但大多數英國人都開始相信起超自然現象,並通過書籍、報紙和八卦了解他們體驗之外的世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不同 ### 第一部份:出身環境 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首先體現在他們的出身環境。窮人通常出生在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這些家庭可能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教育資源有限,生活環境惡劣。這些因素使得窮人從小便面臨各種挑戰,例如營養不良、健康問題,以及缺乏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階級複製是指社會階層通過家庭和教育等途徑一代代延續,對個人發展和社會流動性產生深遠影響。在家庭中,這種現象可能限制子女的成長機會;在職場中,則可能影響職業發展和工作環境。本文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階級複製的影響,並提供一些打破階級複製的方法和策略。
Thumbnail
筆者以自身經驗比較20年前後校園職涯探索相關資源的差異,最後文末說明筆者自己推行的“親子共創業”運動,確實讓孩子更早的認識、接觸、思考未來工作,替未來職涯奠基。
Thumbnail
在學校的經歷,讓筆者對不同年代的小孩,到底接觸哪種訊息,家庭背景的影響多大,有一些了解。人力資源困境之一,文化上的內在因素,可以簡單的解讀為:從法律可以看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從法扶可以看到藍領階層。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階級(Class) 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影響了一個人接觸超自然現象的方式和原因。階級不是簡單的「貧富」問題;一個人的家庭和社交圈與金錢一樣是一組重要的階級標誌。儘管存在階級差異,但大多數英國人都開始相信起超自然現象,並通過書籍、報紙和八卦了解他們體驗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