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說理I、II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Thank You for Arguing: What Aristotle, Lincoln, and Homer Simpson Can Teach Us About the Art of Persuasion
作者:Jay Heinrichs ;譯者:李祐寧

說理

「說理/說服」這個動詞,一直以來都是個能輕易說出口到卻難以做到的行動之一,尤其,在面對當前社會中多元化的思考邏輯,更是常常使得我們在面對意見相異的人群,為了一件小事爭吵得面紅耳赤。更不用說在現今兩極化與後真相的政治氛圍下,周遭到處流竄半真半假的資訊,我們更應該要深入地去思考自己該如何好好地處理當前過度複雜的資訊去說服對方。
雖然我自己也屬於不太會說服別人,也不太容易被別人說服的個性。不過我自己在閱讀《說理》的當下就已經察覺到自己受益良多。特別是《說理》第一部一再強調對話應著眼於未來的目的,就令我深深的反思我自己過往在與他人爭論到口不擇言的當下,我自己到底是想要與對方吵些什麼?多數時候我或許連自己為誰而吵?為何而吵?都沒有應有的答案。太多時候我自己的爭執只是為了發洩我心頭嚥不下的那口氣,但是時常那口氣唯一的作用除了擴大衝突外根本達步道其他目的。
也因此我會非常推薦如有時常不知到底為了什麼而吵架的各位,可以花些自己空閒的時間翻翻這本《說理》特別是第一部,來反省自己,甚至是鞭策未來的自己我們該如何好好的說理,好好地說服別人。這也如同《說理》的英文書名《謝謝你的爭論》(Thank You for Arguing),因為也只有與你爭論才是讓我們能進步的唯一機會。所以我的筆記也會較著重於第一部的內容,第二部則較專注在延伸第一部的論述技巧,與如何保護自己的論述。
《說理》的作者Jay Heinrichs也利用這兩本書的機會好好地向我們展示什麼叫作修辭學/雄辯術的藝術,不過這也必須要提醒不要因為Heinrichs用了修辭學這個詞彙,就認為作者他所說得是賣弄口才、華而不實或為了爭執而爭執。相反的,Heinrichs是用修辭學來提醒每位想要與他人辯論的人,應該更加好好去反思辯論背後的目地,到底你是想要變贏對方、還是說服對方?在其中要如何好好地向對方說理就會是所有人應該去正視的課題之一,特別是該如何好好地用不同的修辭技巧傳達自己的觀點,而這些也有助於我們更進一步深化民主的紮根。
書中Jay Heinrichs幽默風趣的文字搭配簡單易懂條列方式,非常適合初次接觸修辭學的新手,這些一則又一則的生動故事說明也有助於我們能夠輕鬆地掌握字裡行間的脈絡,來體會不同修辭的用法。此外作者也在每一個篇章加入不同的示範練習,讓我們能夠邊閱讀邊思考要怎麼使用新的修辭與這些修辭的問題在哪裡?我自己也非常喜歡與推薦這樣的設計。
不過,在閱讀《說理》時也要提醒另外一件事情,因為作者的修辭學是用英文來表示,也因此在Heinrichs強調敘述時態上的變化時多少會與中文有著不小的出入,雖然這並不會太去影響我們去了解論述目標的觀點,但還是要小小的提醒一下其中的差異。

Blame vs Value vs Choice

辯論中最常見到的三大核心議題就是上述標題的責備(blame)、價值觀(value)與選擇(choice)。責備是指辯論上常見的責怪,常用過去式來責罵對方過去難以讓自己諒解的行為;價值觀則表示雙方對於特定事情的思考方式,常用現在式來說明對某件事的想法;選擇則較關注於未來雙方有可能實現的決定,所以也常用未來式來表示。
以喝水做舉例,責備可能會問「為什麼你不喝水?」;價值觀可能會說「我覺得喝水是好事。」;選擇則會問「你想不想要喝水?」。在Heinrichs地修辭學討論中認為一場好的議題討論重點應該要聚焦在選擇的考量,因為只有具體聚焦在為來可能的選擇,才有機會找到兩方話題的共識,並藉此更深入的推進主題的討論。如果辯論過度拘泥於責備他人過去的行為與討論他人當前的價值想法,只會讓辯論限於雙方口頭的攻防。前者頂多得到對方為其行為的歉意;後者則更不可能在短時間推翻他人過往累積的經驗。
也因此Jay Heinrichs會一再強調在辯論中提出選擇的重要性,只有透過看向未來的選擇,才有機會在想法對立的雙方找到彼此尚存的共識。也只有透過對於外來具體的提案,能夠更容易讓兩方化言語為行動,相互合作來討論未來準備實行的計畫,而這才應該是所有辯論的目地。

Logos vs Ethos vs Pathos

在確定辯論議題的核心以後,接著我們要去思考自己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作為說服他人的手段。你會想要從邏輯(logos)、人格(ethos)還是情感(pathos)下手,這些選擇如果能夠理解對方想法或期待,那這也會是一門頗有深度的藝術。
要巧妙運用對方的邏輯,包含順/逆著邏輯、以退為進與忽略邏輯;情感則需要站在聽者的角度,深具同情、同理與適當的回應;人格包含自己要得體、要親合,以符合聆聽者所期待的語調。這一連串複雜的選擇是彼此交織在一塊,而要如何適當地穿插不同的手段就需要自己多加練習去拿捏彼此的尺度,與恰當觀察對方的回應。
但是你自己也要知曉當你針對不同方式去說服別人時候,是否也有可能過度壓迫對方的情緒,甚至式攻擊彼此的人格。當然好的論述是巧妙的運用自身的情緒、過往自己建立的人格與恰當的邏輯思考以獲取大眾的認同,但是這些都需要多加累積練習的經驗。不過不管最後選擇的手段是什麼,還是要回歸最初你想要說服對方的目的,總是要問問自己你是想要責備對方、辯論價值觀呢?還是想要找到外來共同的目標?而這才是我們應該珍重的部分。

結論與反思

在當前網路充斥著半真半假的資訊下,人與人面對面的交際更顯得重要,然而這也並不是說面對面別人就不會騙你。只是對比面對面對話,相較網路是較單方面接收資訊的管道,而這時我們更應該善加利用彼此碰面交流的機會,來更深入的理解對方的想法與傳達自己的意見,而如何找到好的溝通技巧我想Heinrichs的《說理》真的教導了我非常不一樣的方式。
其次,在今日網路上的紛紛擾擾已經快多到溢往現實,這也使得我們常在現實中看到兩人爭論一言不和就往相互的往對方貼上網路上才看得到的標籤方式與咒罵地圖砲。當然,或許有些只是為了好玩而已,並沒有特別想要污辱誰。不過這股趨勢,在各國針對社會兩極化的研究裡都發現,其實是越來越加深對立的現象。
推薦閱讀:
Robert與Garrett的《國家如何反彈回升》,書中針對兩極化的應對是我目前最欣賞也最樂觀的看待方式。
Marc與Weiler的《極端政治的誕生》,描述我們是怎麼把標籤從思想貼到行為,以致於當前社會對立於此。
Mac Donald的《美國多元假象》,從美國保守派角度看當前美國為了追求多元而造成的對立。
然而這些不滿並無助於我們民主的發展,也只會興起我們社會的對立,當然也有些人認為對立是基於經濟市場的不平等。我也認同這些因素,不過,這些如果再加上言語的搧風點火,社會對立的烽火只會越燒越旺而已,也因此我們會更需要言語的折衝來緩和今日彼此的對立。或許Heinrichs的雄辯術讓你沒有那麼喜歡,不過也沒關係,我相信我們只要能夠繼續試著持續對話,社會的進步只會越來越快。
最後,我們還是要反思自己能夠說理,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是正確的,畢竟成功說服別人具體而言從幫自己拿東西這件小事,到爭執選票要投給誰這樣的大事都有,而我們要怎麼確保自己相信的事情總是正確的。不過,至少學會與別人挑論的方法,樂觀來想,至少我們可以經由與別人討論的機會讓對方來糾正我們吧。這也是Heinrichs一直強調的,爭執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不應該只剩下自己的目標。
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真正想說的話,更要好好說》★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4-06-16
閱讀筆記《任何人都說服、想挺你的DISC性格溝通學》★藉由掌握對方所屬性格類型引導對話, 如此一來,不再擔心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或者溝通不順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4-04-29
【如果呼吸會胖,就喝杯珍奶吧!】閱讀筆記:句句都說到心坎裡的可愛又搞笑圖文書這本如果呼吸會胖,就喝杯珍奶吧! 其實是在圖書館借書時挖到的寶!在架上那眾多的書籍中,看到這本書名覺得實在很有趣,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過去,很好奇是什麼樣的內容,翻閱一下竟然是自己很喜歡的圖文類型的書籍,這不看不行呀(笑)。
Thumbnail
avatar
Hi海苔醬
2023-09-17
「我們嘴巴上說好,其實心裡一點都不好」 — 《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閱讀筆記「我們嘴巴上說好,其實心裡一點都不好!!!」 被動式攻擊者,某種程度上其實很可憐。他們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當我們覺得「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時,他們其實往往說不出口。 《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腹黑、酸言、擺爛,好人面具下的「被動式攻擊」》 作者:Andrea Brandt
Thumbnail
avatar
LYDIA WANG
2023-07-30
閱讀筆記《說學逗唱,認識十二生肖》★滿腹學識的虎大歪,插科打諢本事一流的狗小圓, 再度攜手說學逗唱,獻上精采的「認識十二生肖」。 ●虎大歪:上古時代,人類不知道如何計算時間,日子一團混亂。玉皇大帝召集所有動物,舉辦渡河比賽,率先抵達的前十二個,就列入十二生肖,輪流當家作主一整年,並且用十二生肖來記錄時間。 狗小圓:這個故事我聽過,老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3-01-21
閱讀筆記《讓你說話更有趣的40個技巧》★說話有趣不是講笑話,而是營造輕鬆氣氛,讓對方覺得跟你聊天真有趣! ●靜默的場面讓人覺得尷尬又崩潰,怎麼辦? 這時,就要用「三明治法」─用問候語開始、以問候語收尾。 STEP 1/以問候開場 STEP 2/報出自己的全名 STEP 3/演講內容 STEP 4/再次報上自己的名字 STEP 5/用問候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11-26
閱讀筆記《人生好難,到底哪裡出問題:喜劇演員×藏傳僧侶×腦神經科學家如是說》★美國女性社會運動家史坦能曾寫道: 「真相能讓你自由,但此之前你會先被惹毛。」 ●無論你嗑了什麼藥,都無法阻止人工智慧的高科技未來到來。不過即使人體的每一部分幾乎都機械化了,我們仍保有獨一無二的大腦心智,嗯⋯但願如此啦。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9-05
閱讀筆記《家人使用說明書:腦科學專家寫給總是被家人一秒惹怒的你》★面對每天令人心煩的家人,總會忍不住嗆他們一句: 「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嗎!?」 ●人的大腦中,才能一定與缺點並存: -創造力與「性情不定」「喜新厭舊」並存。 -策略思考與「拖拖拉拉」「漫不經心」並存。 -風險迴避能力與「膽小怕事」並存。 -危機處理能力與「學不會教訓」並存。 3.不要唱衰未來。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7-29
閱讀筆記《操控阿德勒幸福說服術,無論誰都會喜歡你》★讓對方「更喜歡自己」,怎麼談都好印象。 ●任誰都會感到幸福的三原則: 1.喜歡自己 2.信賴別人 3.自己能對他人有所貢獻 由奧地利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針對被稱做「共同體感覺」的概念中,整合出來的三個重點。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