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20230405 活動反思-親友陪伴團體的觸動

前幾年突然發現自己多年來的助人學習,用在自己身邊親友的比例不多,而我開始反思自己學習不是為了取得認證,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周遭的人更幸福。另一個原因是,多年來看到許多朋友,即使有參加心理成長或訓練團體,但是當主角探索的機會其實不多,更別說能持續深度探索同一個生命主題。
於是在2023年開始了親友陪伴團體的計畫,針對身邊有需要的親友,以團體的方式進行連續性的生命陪伴與經驗整理。
我想記錄這一天親友陪伴團體印象深刻的事。
這天我和一位一起學習敘事治療及心理劇多年的好友,一起陪伴一個朋友,這位朋友想探索在一段關係感到的失落受傷。
我們用外化與劇場的方式,邀這位朋友入角成為「傷心」,用敘事的問句來訪問「傷心」本尊,『你怎麼稱呼啊?』『你長什麼樣子阿?』『你什麼時候開始來到他身邊?』『你對他的生活有哪些影響阿?』『你想跟他說什麼重要的話?』
透過細細的訪問,把傷心與他自己分開觀看,當事人開始對身上的「傷心」多了許多深刻的認識,用「傷心」的身體與心理位置來體悟的。
最後再透過遷移的問句,讓當事人帶著新的體悟回來看自己,當事人對自己有了嶄新的覺察,他跟傷心的互動也開始轉變,他開始拿回主權,選擇想要跟傷心保持什麼關係。
最讓我觸動的是,我看到當事人其實在工作上花許多時間和心力引導陪伴許多孩子身上的「傷心」,但是他卻很少有機會被好好陪伴,細膩地整理與照顧自己身上的「傷心」。
這樣的時刻,我覺得好寶貴。
一個助人者有機會能好好被陪伴一段路,多一點整理與滋養自己的生命後,帶著多一點明亮的眼睛,多一點遼闊的心,於是能給出多一點滋養的陪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幸福魔法實踐者明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