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讓所有爸媽來反思跟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在心理素質的層面上,能夠辨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學著消化是一件很重要的議題,當嬰幼兒還小會哭鬧,在沒有辦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情況下,用很自然的方式表達其感受到了情緒並加以宣洩出來,而此時的父母應該給予一定的關愛與關注及肢體上的安撫,讓其知道表達情緒是可以被接受的,會有安心的感覺;當孩子再大一些開始能夠說話時,可以用引導的方式來協助小孩辨認其情緒,如:「你現在在生氣是因為沒辦法吃到甜點嗎?還是你現在生氣是因為我一直在講電話沒辦法聽你說故事?」透過這樣的對話,讓孩子能夠進一步去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情境造成了他現在這樣的情緒;有許多人會選擇漠視或是轉移小孩注意力則是個比較不好的方式,這背後其實傳達了一種有情緒這件事是不應該或是不該重視的,而這不是一件我們會樂於小孩培養出的感受。

有的時候我們認為小孩在胡鬧,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試著去同理小孩的想法,若一味的禁止他們的行為而不去探究這些行為背後所需要關注的點是會有潛在的危險的,可以試著想像如果今天孩子說他不想去阿嬤家吃飯你直接說他不許再胡鬧,當下次假使平常熟識的鋼琴老師摸了小孩的大腿,還沒有判斷力的孩子也有可能會認知這樣是不是也會被你認定是胡鬧的一環,間接造成了可能的傷害;當我們越能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了解他的想法,進一步也能告訴孩子體貼他人及同理他人的重要性;假使今天小孩因為無法跟鯨魚游泳而哭泣,不要加以批判,與他聊聊他的想法,安撫她的情緒,才會是比較合理的作法。

其中也特別以父母的角度出發,培養做父母該有的態度,不要覺得世界上會有完美的教養方式,只要是人偶爾都會犯點小錯,會有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要適時地包容自己,並勇敢地認錯來修補可能破裂的關係,我們都不希望因此傳達了錯誤的觀念給到自小孩,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尊重或是分享心情是件壞事,更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努力並且懂得面對自己的錯誤,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或是輸贏而不認錯,沒有什麼事情是比建立穩健的親子關係更為重要;另外也有提到懷孕或是任何新手爸媽可能會遇到的情緒轉折,建立自己的舒適圈及包容網,不要對自己太苛責,在這樣的情況下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就是最棒的新手爸媽了。

培養健康的身心靈後,才進一步講到管教的方式,要學會的其實就是四大步驟:忍住煩躁、保有靈活性、共創解題技巧及從他人角度觀看及感受事物,就好比當小孩逛街逛到一半累了想要坐下來休息,忍住時間會因此延宕而不耐煩的情緒,靈活的修改自己對時間準時的期待,適時的就地休息,了解小孩的需求、學習感受他的情緒,從孩子角度去思考可以了解到準時回到家這件事,其實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只是要修正自己的期待,學著因應當時的狀況提出新的解決辦法,就能免去不愉快。

另外也有提到大家習慣據理力爭的打「事實網球」而非從自己的角度去設定清楚的界限,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可能父母在對小孩說得走了,因為他們得先回去準備午餐,而小孩卻說他可以吃昨天的剩菜,父母又說這樣不健康等的理由來一來一往的對話,小孩說得其實並沒有錯,若爭執於這樣的事實其實並無多大的助益,不如清楚的表明自己很餓,若沒有好好吃飯可能自己脾氣會暴躁等,藉由清楚闡述自己的意圖,明確講出自己所想要的而不是拿小孩為理由,更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說法,畢竟沒有人喜歡自己被質疑或是強加一些不是屬於自己想法的意圖;另外,做父母應該明確的定義自己所要的、設立界線,就好比大家可以想想當你的媽媽跟你說:「我不喜歡看到髒亂的環境,可以請你整理一下桌面。」跟「你都不愛乾淨,衣服疊在桌上,去收一收。」哪種情境比較能接受,第一個是藉由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出請求,第二個則是單方面指出對方的問題而沒有帶入跟自我的關聯,同樣的事情在被要求的人耳裡聽來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我自己看完這本書是很能認同書中的理念,可能我從小也是在一個比較能傾聽我想法、放任我做出決定的環境中成長,當父母越界搶走了小孩可以學習做判斷的時機,就會讓小孩少了一個成長的機會而變得過度仰賴或是放棄思考,也才會有一個個媽寶爸寶產生;也認同再怎麼多的教戰守則都還是需要從最基礎的心理素質建立開始,讓孩童在一個可以建立安全感、辨識情緒、擁抱低潮、勇於認錯、積極想解決辦法的環境下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書中也提到教養小孩就像是個長期投資,要培養成一個能夠獨立的大人需要很多愛心及耐心及溝通,當前期的投資足夠時,就也在未來較不需要時時重新校正;現在的環境講求速成、效率,但孩子是人,建立愛與安全感都需要時間,當下能夠達到遏止哭鬧的成果不見得會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

是一本很棒的書,除了上面較理論性的整理,其實書中也有提到很多實際的案例,以作者心理諮商師的身分去看到許多家庭不同的故事,也驗證了許多上的理論,其中也有些練習能夠讓新手爸媽來反思跟調整自己的做法,希望有想要小孩的大家都可以參考這本書的內容,我想對於養出一個負責任、心理素質堅強的小孩會有幫助的,推薦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跟著軌軌來讀書的沙龍
19會員
55內容數
我是軌軌,是個喜愛讀書的科技業上班族,發現自己如果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等到同事或是朋友請我推薦時,總會支支吾吾講不出理由,最後只能霸氣的說:「反正就是本好書啦!」深感這樣子實在不行,故養成了讀完書進行反思的習慣,希望我的心得能夠讓忙碌的大家鼓起勇氣,勇敢地打開書,省去一些挑書選書的時間,享受讀書的平靜好時光。
2025/02/24
這是一本寫跟著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所經歷的自傳,經營與中共的關係來壯闊生意、荒誕之境;後段提到習近平崛起到上任以來政經環境的改變,商人應見好就收,作者在見好就收上與前妻意見分歧,而後作者離開中國,其前妻段則「被失蹤」,書中提及許多以「反貪汙」之名行使的迫害案例,透過本書能夠了解中國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2/24
這是一本寫跟著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所經歷的自傳,經營與中共的關係來壯闊生意、荒誕之境;後段提到習近平崛起到上任以來政經環境的改變,商人應見好就收,作者在見好就收上與前妻意見分歧,而後作者離開中國,其前妻段則「被失蹤」,書中提及許多以「反貪汙」之名行使的迫害案例,透過本書能夠了解中國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日本的推理小說,寫得是推理小說家宮內彰吾的私生子燈真,接到他從未見過的爸爸的元配所生的兒子的電話,要委託長得像爸爸的燈真協助尋找一本名為《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原稿,想透過爸爸過世的名義來賺一筆財富;燈真接下了委託並一步步跟著線索去尋找,透過找尋原稿的過程中一步步的了解他的爸爸。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日本的推理小說,寫得是推理小說家宮內彰吾的私生子燈真,接到他從未見過的爸爸的元配所生的兒子的電話,要委託長得像爸爸的燈真協助尋找一本名為《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原稿,想透過爸爸過世的名義來賺一筆財富;燈真接下了委託並一步步跟著線索去尋找,透過找尋原稿的過程中一步步的了解他的爸爸。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是個有開天眼的男孩從小開始寫的日記,小男孩並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跟一般人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像是他能看到森林裡的小精靈、人所散發出的光環顏色等,透過直觀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是個有開天眼的男孩從小開始寫的日記,小男孩並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跟一般人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像是他能看到森林裡的小精靈、人所散發出的光環顏色等,透過直觀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Thumbnail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Thumbnail
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
Thumbnail
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親子教養的書,作者將書本內容分為教養孩子九個主題:控制、不成熟、鬧脾氣、兄弟姊妹、遊戲、學習、自尊、社會,最後以獨立作為結尾。內容涵括了教養孩子會遇到的大部分問題以及該如何做出合適的應對。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親子教養的書,作者將書本內容分為教養孩子九個主題:控制、不成熟、鬧脾氣、兄弟姊妹、遊戲、學習、自尊、社會,最後以獨立作為結尾。內容涵括了教養孩子會遇到的大部分問題以及該如何做出合適的應對。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6Y #4Y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們家有陣子大概每天都要上演的家庭劇場:小兒子K常常因為講不清楚自己的意見,說著說著就哭鬧起來,我請他冷靜反而鬧得更兇,或是遠離他有時還會衝過來打人,雖然我的理智上告訴我說要好好說,但聽久了尖銳的哭鬧聲常常也讓我的脾氣上來了,也跟著大聲講話想制止他,直到他冷
Thumbnail
#6Y #4Y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們家有陣子大概每天都要上演的家庭劇場:小兒子K常常因為講不清楚自己的意見,說著說著就哭鬧起來,我請他冷靜反而鬧得更兇,或是遠離他有時還會衝過來打人,雖然我的理智上告訴我說要好好說,但聽久了尖銳的哭鬧聲常常也讓我的脾氣上來了,也跟著大聲講話想制止他,直到他冷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