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觀與不淨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到孩子在臉書的動態PO出『靜觀』這兩個字,這時我就聯想到上課時,老師有講到『淨觀跟不淨觀』。雖然『靜』跟『淨』,這兩字是不一樣的。

老師說以修法來說,年輕的時候到底要修什麼?年紀大的時候要修什麼?為什麼有的人沒有辦法解脫,有的人可以解脫。

其實來說這兩個東西,同時都要修,第一個叫做淨觀,第二個叫做不淨觀。因為老師說的這個兩個東西我不懂,所以我就在上課時請法。

我:什麼叫做淨觀?

師:比如說為什麼身體會產生有關於性意識、性幻想,這就是因為你的觀想力,往淨觀的方向走,所以說性意識就會帶動你的性能量。所以說以那個身體的角度來看,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修的是淨觀,那這個就是淨觀的概念。

我:那什麼叫做不淨觀?

師:我們在修的過程當中,我們觀察這個身體變老、變醜、變胖、腫脹、腐爛、生蟲而只剩一具一具白骨,這叫不淨觀與白骨觀,走的是不淨觀。

我:淨觀跟不淨觀,要如何修煉呢?

師:大部分在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我們走的都是淨觀。但是對身體的修煉來講,要走不淨觀,這樣比較容易出離。

raw-image

我:可是在年輕的時候,做不淨觀很難做,那要怎麼辦?

師:是啊!因為縱然白骨也風流,這個女生再怎麼看,明明就是一個窈窕身材的美女,我怎麼做不淨觀?為什麼?因為身體的荷爾蒙作用,性能量影響引起性意識。

可是在你沒有身體的過程當中,性能量消失了時候,其實主攻的都是性意識。而怎麼轉換性意識,就是變成關鍵了,因為沒有性能量來干擾你。所以說年紀大了,性能量降低,比較好做不淨觀。

所以年紀輕的時候,也不要覺得氣餒,因為有些時候會被性能量干擾。所以說不淨觀是比較難做的,這個是可接受的。有時候修的太強硬,也會變成壓抑。

raw-image

我:為什麼淨觀跟不淨觀都要練習?

師:比如未來你死了,有美食來引誘你。那現在美食,為什麼很容易被引誘?因為你有身體,你會饑餓。而饑餓產生頭腦生存的慾望,你不吃會死。

可是當你沒有身體的時候,你還是會認為自己有身體,你還是會對食物產生饑餓需求,而那是一種錯覺。這個時候如果你觀想食物是一坨屎,你突然就沒食慾了,你就不會因為食物而輪迴。

而喜歡性是因為有性能量,去觸動到性意識,年輕的時候性能量那麼強,一直做不淨觀也觀不下去。因為時間到了之後,勢必還是會精滿則溢,荷爾蒙到了一個頂點,它需要釋放,它會產生行為。

raw-image

但是當你沒有身體的時候,就沒有荷爾蒙,就沒有性能量,這個時候你做內觀,去觀不淨觀,你觀想對方是白骨觀、不淨觀,而腐爛、腫脹、長蟲、流膿、臭味,你最後就沒有興趣,你自然就不會因為女色輪迴或男色輪迴。

所以說不淨觀跟淨觀,這兩個方法都要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啊!走自己的路的沙龍
14會員
82內容數
2024/12/22
年紀這麼大了,居然會被人家罵垃圾,這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我只是很無奈的看著罵我的人。因為我看他是個佛,但是他看我的角度是垃圾,所以說我覺得蠻可惜的。   就像《妙法蓮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品講的,常不輕菩薩,不專讀誦佛經,只是進行禮拜。凡是遇到任何人,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子、在家女
Thumbnail
2024/12/22
年紀這麼大了,居然會被人家罵垃圾,這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我只是很無奈的看著罵我的人。因為我看他是個佛,但是他看我的角度是垃圾,所以說我覺得蠻可惜的。   就像《妙法蓮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品講的,常不輕菩薩,不專讀誦佛經,只是進行禮拜。凡是遇到任何人,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子、在家女
Thumbnail
2024/12/21
現在是暑假期間,趁著孫子還沒上小三之前,就上了一趟台北,好好的跟孫子培養一下祖孫情。等我有空的時候,孫子就會請我跟他玩大富翁的桌遊。我在玩之前就會跟孫子約法三章,只玩幾局之後就結束不玩。 有一次玩到最後一局,孫子輸了他就不甘心說要再玩一次,我說我們不是已經講好了嗎?結果馬上孫子就哭了出來,這時沒有
Thumbnail
2024/12/21
現在是暑假期間,趁著孫子還沒上小三之前,就上了一趟台北,好好的跟孫子培養一下祖孫情。等我有空的時候,孫子就會請我跟他玩大富翁的桌遊。我在玩之前就會跟孫子約法三章,只玩幾局之後就結束不玩。 有一次玩到最後一局,孫子輸了他就不甘心說要再玩一次,我說我們不是已經講好了嗎?結果馬上孫子就哭了出來,這時沒有
Thumbnail
2024/12/20
我終於瞭解語言跟文字會帶來情緒,但是,沒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情緒。最近在fb上看到酸民的不當流言,引起我極大的情緒反彈,我心情鬱悶了一整天。整個過去所學的、所修煉的完全拿出來用,繞了一整天才走出來啊,我就在想,它刺激到我的那條神經,引起我這麼大的情緒反彈。 那其實仔細的觀照過之後,發現問題非常的簡單
Thumbnail
2024/12/20
我終於瞭解語言跟文字會帶來情緒,但是,沒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情緒。最近在fb上看到酸民的不當流言,引起我極大的情緒反彈,我心情鬱悶了一整天。整個過去所學的、所修煉的完全拿出來用,繞了一整天才走出來啊,我就在想,它刺激到我的那條神經,引起我這麼大的情緒反彈。 那其實仔細的觀照過之後,發現問題非常的簡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佛陀教導無常、苦、無我。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明白呢?因為無明與愛。為何會有無明與愛呢?因為我們給於目標價值。比如這個東西很好,由於無明,我們給於它價值,然後愛昇起,東西變成了常、樂、我的。 所以,當我們修習不淨觀
Thumbnail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佛陀教導無常、苦、無我。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明白呢?因為無明與愛。為何會有無明與愛呢?因為我們給於目標價值。比如這個東西很好,由於無明,我們給於它價值,然後愛昇起,東西變成了常、樂、我的。 所以,當我們修習不淨觀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看到孩子在臉書的動態PO出『靜觀』這兩個字,這時我就聯想到上課時,老師有講到『淨觀跟不淨觀』。雖然『靜』跟『淨』,這兩字是不一樣的。 老師說以修法來說,年輕的時候到底要修什麼?年紀大的時候要修什麼?為什麼有的人沒有辦法解脫,有的人可以解脫。 其實來說這兩個東西,同時都要修,第一個叫做淨觀,第二個叫做
Thumbnail
看到孩子在臉書的動態PO出『靜觀』這兩個字,這時我就聯想到上課時,老師有講到『淨觀跟不淨觀』。雖然『靜』跟『淨』,這兩字是不一樣的。 老師說以修法來說,年輕的時候到底要修什麼?年紀大的時候要修什麼?為什麼有的人沒有辦法解脫,有的人可以解脫。 其實來說這兩個東西,同時都要修,第一個叫做淨觀,第二個叫做
Thumbnail
當你內心塞滿雜亂的「外緣訊號」,則如同你的房間裡堆滿「垃圾」,如何能安住其間? 很多人以為「衰老」,只是單純「生物層次」的退化。 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 早在幾千年前,佛法已說出了「萬物,包括色身在內,都只是心念的投射」,的這個實相。 也就是說,我們的「法性光明」入胎後,即使生物層的「色身程式」開
Thumbnail
當你內心塞滿雜亂的「外緣訊號」,則如同你的房間裡堆滿「垃圾」,如何能安住其間? 很多人以為「衰老」,只是單純「生物層次」的退化。 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 早在幾千年前,佛法已說出了「萬物,包括色身在內,都只是心念的投射」,的這個實相。 也就是說,我們的「法性光明」入胎後,即使生物層的「色身程式」開
Thumbnail
我說過,眾生的「本來面目」,都是「不生不滅」的「法性光明」。即是不生不滅,何來衰老呢? 如果靈魂會衰老,那是因為,凡夫的無明,凡夫的貪執妄想,如同「有色濾片」,一層層遮住其「法性光明」,即使「本來面目」沒有任何衰減,但從凡夫的層次來看,這就是衰老敗壞了 如同普照萬物的陽光,不曾減滅衰微,只是烏雲遮
Thumbnail
我說過,眾生的「本來面目」,都是「不生不滅」的「法性光明」。即是不生不滅,何來衰老呢? 如果靈魂會衰老,那是因為,凡夫的無明,凡夫的貪執妄想,如同「有色濾片」,一層層遮住其「法性光明」,即使「本來面目」沒有任何衰減,但從凡夫的層次來看,這就是衰老敗壞了 如同普照萬物的陽光,不曾減滅衰微,只是烏雲遮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最近有個體悟,以前我的體質太敏感,導致對許多事情都很在乎、神經質;現在,我換個角度看事情,覺得看見了就處理,不用太在乎什麼。以前還很會鑽牛角尖,想要知道個什麼,硬是要查個徹底;現在心境不同了,覺得看見了就是想辦法去處理就對了!不要想那麼多。 分享二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最近有個體悟,以前我的體質太敏感,導致對許多事情都很在乎、神經質;現在,我換個角度看事情,覺得看見了就處理,不用太在乎什麼。以前還很會鑽牛角尖,想要知道個什麼,硬是要查個徹底;現在心境不同了,覺得看見了就是想辦法去處理就對了!不要想那麼多。 分享二 (分享完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