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自己》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unsplash.com
前些陣子,參與了公司舉辦的劉軒先生(劉墉的大兒子)的職場座談分享,在享受劉軒先生清晰口齒與幽默談吐時,讓我不禁回想到他的父親劉墉先生在西元 1996 年寫的這本《肯定自己》(2007年曾再版)。因此,時隔多年,我再度拿起這本書閱覽,希望在曾經風靡多時的劉墉先生身上,找到更多的啟發。
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看重自己!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這是作者在前言處提到的自己的座右銘,我是這樣解讀的:
一個人的人格和個性形塑,起源於家庭教育。若家庭教育能從小讓孩子養成自信、自重、積極的個性,那未來的成長發展,肯定與未能沈浸在相同家庭教育環境的孩子之間能有更多的不同。
我是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人,回想這觀念也是源自於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母親是非常看重品德、誠信和快樂學習的教育者,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是唯一一位在全班都被氣氛強迫要參與導師補習班(氣氛強迫是指:全班氣氛都不由自主地參與班導的補習,印象中班導並未強迫學生參與),家長卻舉手想讓孩子快樂學習、不願意讓孩子參與補習班的人,即使因為過度開心學習而導致一度成績落到後段,但我父母也仍未嚴厲責怪,因為他們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讓我養成了逼迫自己的態度,自己犯的錯、自己解決。推測我父母親是重視品格教育的學究派父母,因為從小家中總是有許多的快樂學習的書籍,如窗口邊的荳荳、夏山學校等類似森林小學的教育書籍與各種歷史和文學故事書籍,這也讓我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培養出閱讀的樂趣。
父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最最最嚴厲的部分,只會發生在品德和誠信出錯時。還記得小時候因為貪吃貪玩而說謊被抓包時,被嚴厲懲罰挨打的慘痛印象,讓我至今對於品德誠信議題的嚴肅看重,影響的程度也呈現在交友狀況。我對於自己的交友狀況十分慎選,因為深知環境影響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自己想成為自己期待的模樣,那勢必得替自己營造出能讓自己持續成長的環境。
而至於快樂學習的觀念,尤其是我母親在意的。她十分重視快樂學習與事前規劃,因此我的童年生活總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前提是沒有違背品德誠信的原則。有關「快樂學習」這件事的影響,延續到了今日。相信有些朋友有聽過我的教學理念是「好玩、實務和專業」。我認為人類生命中的任何部分(包含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玩樂,任何事情都可以是遊戲。抱持玩樂、遊戲的心態面對難題,就能愉快的衝破任何艱難的挑戰,而每當闖關成功、達成任務時,其帶來的成就感,總能讓內心充滿非常持久的喜悅。
而至於我母親重視的「事前規劃」的這塊家庭教育的始末,我特別有印象。母親在我國小時,曾教導我在事前要先將要做的事情全數列出,並要按照能完成的速度性和緊急性的排序各個事項,接著在執行時,逐一將完成的事項劃掉,以代表完成。因此我養成了「事前先把待辦事項列出,接著按照優先順序排序,接著製作 checkbox,完成一項就刪除一項」的習慣,直到現在,也許從紙本紀錄變成線上工具,但這樣的模式仍未改變過,甚至更佳精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我身上顯而易見,甚至非常顯著。而在這本《肯定自己》的書中,也能看到作者對家庭教育觀念的重視、作者強烈積極的個性,以及對兒子的殷殷期盼。雖然,書中的部分觀念已不太合時宜,比如:
  1. 同性戀常是可以被教導、引誘為同性戀者。尤其是那些還沒有異性戀經驗的少年男女。
  2. 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原因是不面對現實。
  3. 從錯誤中摸索已過時。從一開始,就不要讓它錯。
但我能理解這樣不合時宜的觀念,是來自於當前的環境使然,隨著時代演進,各種資訊和研究總不停地在進步更新,因此,當時觀念與現在有極大落差,仍能體會理解。
然而,重點是,作者想在書中傳遞的價值觀,肯定自己的重要性。作者將這樣的價值觀寫成一本書,傳遞給任何想閱讀的人,在我看來他是誠摯的希望重視家庭教育的觀念能被廣為流傳,並幫助到更多孩子能成長成有自信,且能自我肯定的人,真是功德無量!
備註:
— — —
希望這樣的分享,能幫助大家對好需求怎麼寫能產生啟發,甚至有不同的新觀點!若想給予我feedback,或有受到啟發,或甚至產生行動,請務必讓我知道,我很樂意跟每一位對我的分享有興趣的新舊朋友們聊聊:https://www.facebook.com/kaitlyn.peng.5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28內容數
一生懸命在「改善臺灣職場與職人能力」的使命,有十餘年產品和團隊管理經驗。期待透過推廣產品管理知識與管理實務,改善對臺灣職人能力,讓企業因此而更有競爭力,因此創立臺灣產品人學會 (POA) 。 現任: - 臺灣產品人學會 (POA) 理事長 - 生活和職涯教練 - 臺灣百大企業 Agile Coac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Ktalks 的其他內容
「怎麼隕石又來了!急件又來了?我該怎麼處理?」 面對這件事,你的選擇只能是「加班」和「死命的加班」嗎?有沒有更好、更科學的處理方式,能幫助你不加班的順暢解決呢?我相信是有的,並且整理並條列如下的推薦給你: 有效運用 Yesterday’s Weather:Scrum 是一個大量運用數據的科學...
也許有些人會好奇,這本書到底有什麼心得能分享,畢竟是一本工具書。: ) 然而,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很認同它的確有身為暢銷書的價值。而當初確實也是因為有大量閱讀的需求,再加上它有「暢銷書」的標籤,所以才決定購買這本書。一半出於需求,一半出於標籤迷思。在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三項的重點...
Sprint Review 是跟利害關係人和客戶建立工作夥伴關係,並取得他們對產品的回饋的特別時段。除了 Scrum 團隊的 Increment,更新的 Release Burndown 和更新的 Team Velocity 等這些...
Wow! 只能說…現在能寫這篇文章,真的要歸功於「我沒急著吃棉花糖」! 三個小時前的我,原本因天寒地凍頭痛痛,而只想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看著 Netflix 的影片,舒舒服服的度過年假的尾聲,但由於被年度目標的驅使下,自忖年假沒寫出一本讀書心得,就太遜了!再加上《高效信任力》這本很棒的書至今仍...
在實踐 Scrum 的過程中,總有朋友會聊到:「市面上關於 Product Owner 的書真的很少,Product Owner 到底該具備哪些特質?」或「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當 Product Owner?」的確,目前由 Scrum 創始人的書中或 Scrum Guide 上,並未看到有較詳細且..
從 Scrum 的五個 Event 中,Scrum 實踐者會花最少的時間詳細說明 Sprint。它通常被寫成一個有 Timebox 的 Event,它可以是一到四週的時長。它扮演著其他四個 Event 的容器。Timebox 的優點值得一提,因...
「怎麼隕石又來了!急件又來了?我該怎麼處理?」 面對這件事,你的選擇只能是「加班」和「死命的加班」嗎?有沒有更好、更科學的處理方式,能幫助你不加班的順暢解決呢?我相信是有的,並且整理並條列如下的推薦給你: 有效運用 Yesterday’s Weather:Scrum 是一個大量運用數據的科學...
也許有些人會好奇,這本書到底有什麼心得能分享,畢竟是一本工具書。: ) 然而,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很認同它的確有身為暢銷書的價值。而當初確實也是因為有大量閱讀的需求,再加上它有「暢銷書」的標籤,所以才決定購買這本書。一半出於需求,一半出於標籤迷思。在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三項的重點...
Sprint Review 是跟利害關係人和客戶建立工作夥伴關係,並取得他們對產品的回饋的特別時段。除了 Scrum 團隊的 Increment,更新的 Release Burndown 和更新的 Team Velocity 等這些...
Wow! 只能說…現在能寫這篇文章,真的要歸功於「我沒急著吃棉花糖」! 三個小時前的我,原本因天寒地凍頭痛痛,而只想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看著 Netflix 的影片,舒舒服服的度過年假的尾聲,但由於被年度目標的驅使下,自忖年假沒寫出一本讀書心得,就太遜了!再加上《高效信任力》這本很棒的書至今仍...
在實踐 Scrum 的過程中,總有朋友會聊到:「市面上關於 Product Owner 的書真的很少,Product Owner 到底該具備哪些特質?」或「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當 Product Owner?」的確,目前由 Scrum 創始人的書中或 Scrum Guide 上,並未看到有較詳細且..
從 Scrum 的五個 Event 中,Scrum 實踐者會花最少的時間詳細說明 Sprint。它通常被寫成一個有 Timebox 的 Event,它可以是一到四週的時長。它扮演著其他四個 Event 的容器。Timebox 的優點值得一提,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從小時候母親教導的「孔融讓梨」觀念,探討了長大後意識到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作者與弟弟之間的情感互動,強調了在照顧他人之前要先肯定自己的價值,並提供出自己才能給予他人。該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分享了成長過程中的感悟,並代表作者呼籲人們對自己好一點。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從小時候母親教導的「孔融讓梨」觀念,探討了長大後意識到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作者與弟弟之間的情感互動,強調了在照顧他人之前要先肯定自己的價值,並提供出自己才能給予他人。該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分享了成長過程中的感悟,並代表作者呼籲人們對自己好一點。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