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從何而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50 歲時對人際關係最滿意的人在 80 歲時最健康。

前言

有項針對千禧一代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是致富和成名。換言之,多數人認為:「"名、利"能讓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真的是這樣嗎?

哈佛的成人生活研究

哈佛有項研究自1938年開始,迄今仍在進行,是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成人生活研究,研究主題是:讓人們感到快樂和健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研究對象分兩組,一組是當時哈佛大學的二年級生,另一組是波士頓最貧困社區的男孩。當初的樣本有724名男性,到此研究的第四任主任在TED上發表此研究之發現時,尚有60人還活著,仍在參與這項研究。
成為研究對象後,這些青少年都接受了採訪,也接受了體檢。研究人員更進入他們家採訪了他們的父母。其後每兩年,這些被研究的對象都會接到電話,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再向他們發送一組關於他們生活的問卷。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些人的生活,問卷外。研究人員還親自前往訪談,在他們同意下拿到他們的病歷,幫他們抽血,掃描他們的大腦,訪問他們的妻子和孩子,甚至邀請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參與研究。

研究結論

好,那麼到目前為止,得到的結論是什麼?結論既意外也不意外,意外的是名利與健康快樂的關係不大;不意外的則是人人都多少有察覺到的: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上述良好人際的啟示有三,其一社交聯繫多的人—不管是與家人、朋友、或社團—較快樂也較健康;而孤獨則既傷心又傷身;二。關係的質重於量,有人可以依靠或信賴,較快樂也較健康;三。人際關係好對大腦也有幫助。

所以呢?

好,我們已經知道人際關係很重要了,所以呢?然後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兩天的音頻聽到的都與幸福有關, 因故離開公司,突然沒了工作,一時無法適應,時間多到不知如何是好,無聊的感覺油然而生。突接電話,家人生病需人照顧,然後就這樣陷入照顧的深淵中,睡也睡不好,煩心事接踵而來…突然覺得無聊也是一種幸福。家人健康無事更是一種幸福。 表哥出家已久,對工作有些倦怠的受訪者,因此去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一書中,南非的幸福關鍵字是Ubuntu Ubuntu是相互連接、互動和分享的意思,我在你身上找到我的價值,你也在我身上找到你的價值。 現代人強調獨立自主,又因訊息多元,生活各方面都很方便,因此有時難免會排斥相互干擾。過往社會則不然,例如農業社會,彼此殷勤往來,相互協助,互通有無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前言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的作者為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族群…間,對幸福的看法有何不同?因此跑了30個國家或地區,訪問當地人,請教朋友或專家,請他們用最簡單的語彙來描述該國或該地區對幸福的定義。如此做法能準確描述嗎?老實說,我存疑。原因很簡單,即令是長期相處
一. 有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生在百貨公司走丟了。逛街客看到了,問她,她好像聽不太懂也說不清楚,只好請來警察,問題是:警察來了,情況相同…,因此只能邊哄邊祈禱她家人趕快出現。慌張焦急的父母帶著四歲大的大女兒終於找來了,感謝旁人幫忙之餘,父母告訴小女生以後要牽好爸媽的手,旁邊的姐姐也奶聲奶氣的大聲說,「也
有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前言 陳雪是位作家,黃大米說她家書櫃有一格全是陳雪的著作,陳雪的演講或座談她也都會參加,因為喜歡她的風格。那陳雪的獨特風是什麼呢?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陳雪寫愛,精闢、溫柔而有見解,她直面創傷,承認自己在愛裡的無能為力,傷痕累累地成為一個難以承接愛的人,爾後又再度醉心於愛,
想像一下:年幼的雙胞胎姐弟,因為地震,被一塊石板壓住了,緊急狀況下,只能救下其中一個,你要救那一個? 前言 看過《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嗎?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什麼?應該就是上面那一幕吧?雙胞胎姐弟被壓在石板下,只能救一個,那,要救誰?媽媽必須立刻下決定,她要救誰才好呢?…媽媽不肯搬離舊家,因為怕爸爸和姐
這兩天的音頻聽到的都與幸福有關, 因故離開公司,突然沒了工作,一時無法適應,時間多到不知如何是好,無聊的感覺油然而生。突接電話,家人生病需人照顧,然後就這樣陷入照顧的深淵中,睡也睡不好,煩心事接踵而來…突然覺得無聊也是一種幸福。家人健康無事更是一種幸福。 表哥出家已久,對工作有些倦怠的受訪者,因此去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一書中,南非的幸福關鍵字是Ubuntu Ubuntu是相互連接、互動和分享的意思,我在你身上找到我的價值,你也在我身上找到你的價值。 現代人強調獨立自主,又因訊息多元,生活各方面都很方便,因此有時難免會排斥相互干擾。過往社會則不然,例如農業社會,彼此殷勤往來,相互協助,互通有無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前言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的作者為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族群…間,對幸福的看法有何不同?因此跑了30個國家或地區,訪問當地人,請教朋友或專家,請他們用最簡單的語彙來描述該國或該地區對幸福的定義。如此做法能準確描述嗎?老實說,我存疑。原因很簡單,即令是長期相處
一. 有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生在百貨公司走丟了。逛街客看到了,問她,她好像聽不太懂也說不清楚,只好請來警察,問題是:警察來了,情況相同…,因此只能邊哄邊祈禱她家人趕快出現。慌張焦急的父母帶著四歲大的大女兒終於找來了,感謝旁人幫忙之餘,父母告訴小女生以後要牽好爸媽的手,旁邊的姐姐也奶聲奶氣的大聲說,「也
有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前言 陳雪是位作家,黃大米說她家書櫃有一格全是陳雪的著作,陳雪的演講或座談她也都會參加,因為喜歡她的風格。那陳雪的獨特風是什麼呢?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陳雪寫愛,精闢、溫柔而有見解,她直面創傷,承認自己在愛裡的無能為力,傷痕累累地成為一個難以承接愛的人,爾後又再度醉心於愛,
想像一下:年幼的雙胞胎姐弟,因為地震,被一塊石板壓住了,緊急狀況下,只能救下其中一個,你要救那一個? 前言 看過《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嗎?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什麼?應該就是上面那一幕吧?雙胞胎姐弟被壓在石板下,只能救一個,那,要救誰?媽媽必須立刻下決定,她要救誰才好呢?…媽媽不肯搬離舊家,因為怕爸爸和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哈佛跨世代幸福研究揭示了人際關係對我們幸福感的重要影響。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人際關係的多個面向,包括情感親密、安全感、學習成長等,以及如何通過理解 W.I.S.E.R 模型來改善這些關係。從慷慨的力量到保持強烈好奇心,這些建議為提升幸福感提供了實用的工具與見解。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品質與快樂的關聯,強調人際關係在幸福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據哈佛的研究,贏在起跑點並不保證成功,童年經驗也非唯一因素。文章回顧了社交連結對減少死亡風險的影響,並分析為何男性在情感表達上可能面臨困境。最終,文章鼓勵讀者珍惜人際關係,透過與他人分享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是百萬富翁,我一定很快樂」 「如果我是世界首富,我就會很快樂」 「如果我足夠成功,開豪車,買名牌,我就是一個快樂的人」 你是這樣定義你的幸福嗎?還是這個如今的社會幫我們定制了這個幸福的框架?
Thumbnail
說到好朋友,浮出你腦海的有那幾位呢?他們對你而言有多重要? 根據史上最長期的「哈佛幸福感研究」,讓人類真正健康快樂的秘密是:好的人際關係。 在不同人生階段,朋友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年輕時,朋友(同學)是玩耍和上課學習的夥伴。進入職場後,朋友成為支持系統,當我們遇到工作、生活上的難題時,可以幫我
Thumbnail
追求財富和名望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最終影響生活幸福快樂的關鍵因素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哈佛最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讓人生更快樂,還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質量和數量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嗨~這篇文章要進入PERMA幸福的第三個元素 Relationships 正向關係 講到這個元素,就要回到這個系列文章一開頭我提到的,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幸福研究,這項研究對人類的幸福有相當大的貢獻,而且持續的時間長度現在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無別的專案可以相提並論,現在這個追蹤研究還在持
Thumbnail
這本《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是兒子送給家人每人一本的書,顯見兒子希望這份禮物可以讓我們都更快樂、更幸福。本書作者班.夏哈是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教授。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有個對千禧世代的研究,問他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超過八成說主要的目標是變得富有,另有五成的說另一個主要的目標是有響亮的名聲;我們被灌輸概念-為了有美好的生活,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追求的。 大家做出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為他們帶來什麼結果幾乎無從得知;我們對人生所知道的絕大部份來自於訴請別人記起過
Thumbnail
#不要將就 #而要成就 人世間走一遭,生活目的到底為了什麼? 哈佛大學為了這個問題進行一個長達75年的研究,其中研究對象高達將近五百多人,最後收集了三百多人的資料。 結果最後幾乎大家闡述生活目的都指向一個關鍵詞,那就是追求幸福的「關係」(Relationship)。 什麼樣
Thumbnail
哈佛跨世代幸福研究揭示了人際關係對我們幸福感的重要影響。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人際關係的多個面向,包括情感親密、安全感、學習成長等,以及如何通過理解 W.I.S.E.R 模型來改善這些關係。從慷慨的力量到保持強烈好奇心,這些建議為提升幸福感提供了實用的工具與見解。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品質與快樂的關聯,強調人際關係在幸福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據哈佛的研究,贏在起跑點並不保證成功,童年經驗也非唯一因素。文章回顧了社交連結對減少死亡風險的影響,並分析為何男性在情感表達上可能面臨困境。最終,文章鼓勵讀者珍惜人際關係,透過與他人分享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是百萬富翁,我一定很快樂」 「如果我是世界首富,我就會很快樂」 「如果我足夠成功,開豪車,買名牌,我就是一個快樂的人」 你是這樣定義你的幸福嗎?還是這個如今的社會幫我們定制了這個幸福的框架?
Thumbnail
說到好朋友,浮出你腦海的有那幾位呢?他們對你而言有多重要? 根據史上最長期的「哈佛幸福感研究」,讓人類真正健康快樂的秘密是:好的人際關係。 在不同人生階段,朋友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年輕時,朋友(同學)是玩耍和上課學習的夥伴。進入職場後,朋友成為支持系統,當我們遇到工作、生活上的難題時,可以幫我
Thumbnail
追求財富和名望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最終影響生活幸福快樂的關鍵因素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哈佛最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讓人生更快樂,還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質量和數量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嗨~這篇文章要進入PERMA幸福的第三個元素 Relationships 正向關係 講到這個元素,就要回到這個系列文章一開頭我提到的,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幸福研究,這項研究對人類的幸福有相當大的貢獻,而且持續的時間長度現在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無別的專案可以相提並論,現在這個追蹤研究還在持
Thumbnail
這本《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是兒子送給家人每人一本的書,顯見兒子希望這份禮物可以讓我們都更快樂、更幸福。本書作者班.夏哈是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教授。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有個對千禧世代的研究,問他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超過八成說主要的目標是變得富有,另有五成的說另一個主要的目標是有響亮的名聲;我們被灌輸概念-為了有美好的生活,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追求的。 大家做出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為他們帶來什麼結果幾乎無從得知;我們對人生所知道的絕大部份來自於訴請別人記起過
Thumbnail
#不要將就 #而要成就 人世間走一遭,生活目的到底為了什麼? 哈佛大學為了這個問題進行一個長達75年的研究,其中研究對象高達將近五百多人,最後收集了三百多人的資料。 結果最後幾乎大家闡述生活目的都指向一個關鍵詞,那就是追求幸福的「關係」(Relationship)。 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