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李心潔

前言

轉開曾寶儀的音頻,訪問李心潔?算了,藝人有啥好訪問的?再轉轉轉,轉到《理科PD》的音頻,又看到《李心潔專訪》,這是上蒼的暗示嗎?好吧,那今天就是這個了。

不凡的成就

播主提到李心潔不簡單,從歌手,演員,到現在編劇,導演—執導了一部紀錄片—,身份多變,每個角色都相當傑出,好像一直在進步中。接著提到受訪者到香港拍的一部鬼戲,讓她獲得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

為繼女放棄事業

李心潔提到她之所以在事業高峰時毅然退出演藝圈,乃因她先生的小女兒—她的繼女。她先生結過一次婚,有一個小女兒,婚前他們三人一起去泰國玩,那時她一直要孩子叫她阿姨,可是孩子都不肯開口,一直到第三天,她走在前面突然聽到後面傳來那個小女孩怯懦的叫她:「媽媽」,她訝異之餘也意識到孩子可能很需要媽媽的愛吧?因此就毅然決定擔負起這個角色,當時有許多人提出質疑,但她認定小孩需要她,所以雖然當時正是她事業發展的顛峰時期,她仍然毅然放棄,專心陪伴孩子。那時她才二十多歲,也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當媽媽。在教養過程中她使盡全力,結果挫折很大,滿身傷痕…

如何做重大決定

播主問她是如何做決定的?對自己的決定有過後悔嗎?她的回答是她在做重要決定時會跟隨著心裡的聲音,不管是當演藝人員,來台灣當歌手—事實上,她的親友知道都表示反對,認為這個圈子的人都不單純…—然而她堅持自己的意願,父母也沒反對…後來去香港演電影,結婚,在事業的顛峰階段退出演藝圈專心帶孩子…在重要關頭要做決定時,她都根據內心的直覺做出決定,而且事後發現都沒什麼好後悔的,因為她自小似乎就和內心就聯結在一起
播主提到自己好像在三十歲以後去諮商後才慢慢學會自己做決定並為所做決定負責。李心潔則說自己好像很小開始就會自己聽從內心做決定,原因可能是自己生活在一個偏僻的鄉下長大,從小就在大自然中無憂無慮的長大,父母沒有給予什麼太大的要求,每天都可以在鄉野間活動,爬樹,玩水,奔跑,歡笑,心裡沒有負擔也沒有恐懼。而且從小就知道自己想從事演藝工作,因為喜歡表演,喜歡分享。

努力當後母

事實上,當後母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她提起孩子,則是充滿感激的說:那是段學習、成長、歡笑、希望的過程。
李心潔當了後母後,愛孩子就像拚事業一樣認真,一樣努力(為了不讓別人說閒話吧?):說故事、唱歌謠、教英文,凡能力所及者必親力親為,從而給了自己過重的包袱,過重的負擔。為了孩子放下工作,然後透過關係找到最好的學校,沒想到得到的卻是沈重的打擊,因為每次去學校,得到的都是老師的告狀和責備,每次都說她的女兒有問題,李心潔不知道老師怎麼會對5歲的小孩子說:「再不主動一點、活潑一點,就上不了小學,通不了考試⋯⋯」,她不知道老師怎麼會這麼殘忍,教育不是應該是扶持和協助嗎?教育不是應該是在孩子有需要時的陪伴和鼓勵嗎?教育怎麼會變成對孩子的指責和不耐呢…老師要她帶女兒去看心理醫生,結果是李心潔自己去看醫生。她的女兒不開心,她也不開心,所以她想為女兒做出改變。
香港壓力大,競爭也大,似乎不適合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她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在馬來西亞的鄉下長大,外頭是廣濶的稻田和鄉野,可以任由小孩子去玩耍,去探索,去學習,去療癒,她小時候晚餐前絕對不會在家,而是在田野間,她覺得對自己助益很大,因此她毅然帶女兒返鄉…

你快樂嗎?

只是環境雖然改變了,但心態呢?她記得有天8歲的女兒,望著正在旁邊摺衣服的媽媽,對她說:「媽媽,妳是不是不快樂?如果妳不快樂,我也不快樂。」這句話掀起了李心潔心中巨大的漣漪。她雖然事業成功,經濟沒問題,也能顧好家人,可是她內心好像不快樂,心情會隨著外在世界而起起伏伏,為此她接觸禪修,向內探求,面對著內心那個不那麼快樂的自己。女兒的這句話,成了一份最好的禮物。她現在每天睡前習慣花15分鐘來「靜心」,檢討並整理好一天的生活後,再平靜入睡。

繪畫能療傷

李心潔也會繪畫,之所以拿起畫筆乃因外婆過世,她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善良、慈愛的長者會在不到七十歲就得到胃癌,經歷好幾個月的痛苦掙扎後不幸過世…,她的傷痛一直無法平息,後來無意中看到一部影片描述到繪畫,觸動了她,她去買了顏料和畫筆,從此開始繪起畫來,她認為繪畫要有形象,但表達卻是隱藏且私秘的,對她幫助很大,因此迄今仍在持續…

修為不簡單

李心潔提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充滿了感激,播主問她做錯事會跟孩子道歉嗎?李心潔的回答是當然會,而且會描述,說明理由,表達感受,然後理所當然也自然而然的向孩子表示歉意,播主也提到自己前幾天怪罪孩子,後來也鼓起勇氣向孩子表達了歉意。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其實她的生活和經歷並不像她所說的那麼平順,例如她父母時不時會起爭執,剛來台的第一張唱片滯消;老公曾被拍到兩次外遇,撫養繼女更是長期的挫折和磨難,然而在她口中這些都沒有出現。從她口中出來的都是善的、美的,我心裡的感覺是:這人的修為的是不簡單。整個音頻聽下來的感覺是:沒有聽過這麼自自然然,清清爽爽,輕輕鬆鬆的人。這與她的多年禪修冥想應該有關吧?給她點個讚吧!有空的話也可以看看她的紀錄片,以及有關她的訪問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