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3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可以不追隨主流,接受真實的自己

日前看見徐曉梅老師 每日閱讀與寫作一篇貼文「練習拒絕別人,是對自己的負責與尊重」,頗有感觸,遂也寫下自己的一點想法。
目前主流價值觀都鼓勵我們踏出舒適圈,擴展生命,才能持續不斷地進步與成長。雖然這是好的鼓勵,卻也要看每個個體的考量。
說實話,很多基礎的建設都立基於很多穩定不變的事物,才有辦法運行。
比如很多基層工作,如清潔隊員、修路工人、建築工人…如果這些人也跟隨潮流,爲了擴展,然後放掉目前的工作,而這種吃力又有風險的工作又不是一般人對於「好工作」的想像,試問,當這些基層服務鬆動時,難道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除非有天智慧型機器可以接手這些基礎工程)
自然,也有的人想好好把本業做好,基礎扎好,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做的是百年樹人的事,影響更巨。
誠然,有的人性格跳脫,適合不斷冒險創新,自然也比較有機會有看似較亮眼的表現(就是因爲如此,才會被強化成焦點),有的人適合逐漸轉型,慢慢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也有的人一直保持不變,堅守崗位(其實這對有的人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也因爲不同的性格交錯互補,這世界才會達到某種平衡吧?
你會不會想念巷口某家小館或小吃攤的口味?如果有天那種口味變了或消失了,你會不會覺得遺憾?
人格分類都有十六型了,價值觀怎麼可能只有一種?只能說可以設法達成某種共識吧?
如果所有的人都朝相同的方向或價值觀前進,真的能夠做自己?還是事實上是被另一種化妝過的集體意識所影響呢?
圖片:網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喬宜思的觀察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