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本劇很不錯看。作為一部商業劇,本劇在處理台灣選舉的議題非常有技巧,充分呈現了台灣選舉過程各種吸引人目光的元素,但又迴避了台灣商業劇很難處理的政治課題。焦點聚焦在台灣選舉過程所顯現出來的活力與創意,但又隱去淡化了這些活力與創意背後的爭議主軸。
畢竟這是一部面向全球的商業娛樂劇,而不是深度紀實劇。就算主題無法吸引到所有觀眾也沒關係,但至少不能得罪潛在觀眾。
本劇雖然是虛構的,但劇情很多細節都是借鏡與反映了台灣現實政治,如劇中的公平正義黨影射現實中的民主進步黨,兩黨黨名反映了台灣歷史的發展脈絡,1986年創黨的”民主進步”黨反映了當時的時代大背景—台灣黨外勢力希望打倒國民黨,將威權專制體制轉型成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的奮鬥目標。而2023年的”公平正義”黨,則是從民主轉型的歷史背景換場到高舉性別平等,對抗金權政治與官商勾結的主旋律。
《人選之人-造浪者》的時代背景設定,充分反應了台灣追求政治上的民主化目標已經進展到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發展歷程。
如有在關心注意台灣政治與選舉新聞的人,很容易get到裡面各種借鏡挪用現實的設定與場景,如現實中天主教聖殿騎士副總統被改為虔誠佛教徒,或劇中總統的口條與聲線與現實中的蔡總統很像,第一次看到或聽到時讓我不禁一笑。
選舉的表層與深層動力
就我個人,本劇還是有點缺憾,但這缺憾本身也是本劇不得不如此處理的癥結。台灣民主化三十年來的選舉,最大的主旋律被刻意隱形了。不論是統獨,藍綠,或是親中反中的選舉動員口號,中國才是台灣選舉最重要且歷久不衰的背景因素,特別是總統大選。本劇卻很刻意地讓中國消失了,原因當然不言而喻,我也可以理解。
但少了中國因素,劇中公平正義黨與民主和平黨的差異與對抗張力就顯得薄弱許多。看劇時,我都在想這兩黨有啥不同,選民為何要投A黨而不支持B黨就變得有點難以理解。尤其劇中沒有去鋪陳民主和平黨的威權統治過去,所以就更難去理解支持廢死與性平的理想社運青年與傳統沙文主義的政治人物為何會同時支持公正黨,並在黨內引起爭議。台灣主體性是有很具體明顯的對照面,就是中國。不談中國因素,要談台灣的主體性就會變得很空泛。
統獨意識基本上就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最深層的動力,是號召動員選民出來支持政黨最穩固而很難動搖的動力。統獨意識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政黨板塊的位移。
相較於統獨爭議的缺席,《人選之人-造浪者》則專注於選舉過程的表層動力,不論是廢死,同性婚姻、環保議題甚至個人私德外遇議題,都成為劇中選舉操縱的元素。造浪者基本上就是操作這些表面的波浪,讓海面上候選人乘坐的船可以前進,達到他的目的地。
表層的浪花就像劇中造浪者宣傳部,利用文宣,活動造勢,網路水軍與測翼對於各種議題的操作,猶如繽紛的萬花筒,讓人目不轉睛,這也是本劇最好看的地方。而統獨或親中反中的對抗則變成海面下的洋流,在劇中完全看不到。頂多是可以從民主和平黨黨名聯想到兩岸和平的主張。
劇中呈現了台灣各種選舉文化特色,就像繽紛絢爛的浪花,在Netflix播出應該很容易吸引外國人的目光,畢竟台灣的選舉真得很熱鬧,很有創意,動感十足。對外國觀眾而言,本劇應該是一部窺探台灣民主選舉政治文化的絕佳窗口。
心志倫理與責任倫理
看本劇的過程,腦中一直浮現韋伯〈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演講內容。作為學術人,韋伯相當成功。但作為政治人,韋伯應該算很失敗。韋伯在〈政治作為一種志業〉分析了政治人物所需要的人格特質,也區分了政治人物的兩種倫理:心志倫理與責任倫理。韋伯區分這兩個倫理其實是要探討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係。
心志倫理就是從政者依據個人信奉的理念、道德、價值與信仰而行事,而完全不考慮其後果,人格者大概就是屬於這一類。責任倫理則是從政者要考量自己行動的後果而行事,馬基維里的君主大概就是屬於這一種。
韋伯認為政治人物需同時具有這兩種倫理,並加以平衡,但這很困難,畢竟韋伯也失敗了,因為二者常處於張力之間,往往需要犧牲一者成就另一者。面對多變複雜的政治情勢,內外壓力交迫的緊張狀況,政治人物要在什麼地方要堅持心志倫理,在什麼時候要有責任倫理的考量,其實很難做出正確判斷。
本劇裡的很多張力都來自於心志倫理與責任倫理之間的權衡與拉扯。譬如說廢死議題,政治人物即使本身就支持廢死,但民意有八成反對廢死,如果公開表態支持廢死,大概總統大選就落選了,後續要做啥改革都不用談了。劇中進步派學生與社運份子就是依據心志倫理的邏輯,要求公正黨及其候選人做政治表態。但候選人則依據責任倫理含混其立場,避免被攻擊。
劇中沒有演繹的是如果沒有心志倫理的話,政治人物就會淪為完全以勝選為目標的政客,不會做出任何改革,對於啥議題的表態完全依據民意大勢所趨。本劇中的角色多多少少都帶有心志倫理的特質,但又依循責任倫理去打選戰。
因為還有存有心志倫理的思考,劇中的政治人物與幕僚遇到了很多難以抉擇或需要痛苦妥協的情境,譬如黨內的性騷擾案以及各種選戰議題的攻防。劇中的各種情境其實在台灣現實政治中也常看到,譬如年輕有為的黨工因為黨對於廢死的不表態而陷於掙扎,甚至被學弟妹視為叛徒,這在我當學生時候就很常看到,社運人士進入民進黨後必然會掀起的批鬥戲碼。
新政治與舊政治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也反映了民進黨近年來發展面臨的轉型課題,就是年輕有為的進步支持者,與老派傳統支持者之間的矛盾。1990年代我還是閒閒沒事幹的米蟲學生時,就當過幾次選舉免費的打雜工,包括省長,總統以及市長選舉,甚至連金孫第一次選國代,還曾被朋友邀去幫忙發傳單。當時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打倒國民黨。那時的支持者很多都帶有某種程度父權沙文主義的傳統價值,這些支持者通常是民進黨主要的鐵票區,劇中的組織部成員應該屬於這類支持者出身。
不過歷經政黨輪替與台灣社會經濟的演變,現在青年參與選舉的動機複雜多了,然而這些青年的想法明顯與1970年代支持黨外勢力、1980年代支持民進黨的選民以及1990年代支持民進黨的學生有明顯不同,他們支持很多進步價值,顯示出更強烈的心志倫理特質,不願因現實而妥協。因此民進黨在吸納了這些年輕選民的支持也對傳統支持者造成很大震撼。不管是廢死或多元成家的議題,都與民進黨傳統支持者的價值有很大不同。
本劇的主角就因為同性伴侶的問題與父親的樁腳出現暴力衝突,並因此而落選。主角很明顯具有強烈的心志倫理的特質,因為攸關個人生活的權利。不過經過劇中一連串事件,女主角也接受了舊政治的存在,因而決定再次投入民意代表的選舉,舊政治的里長雖然還是無法接受同性戀。還是為了大局接受了主角釋出的善意(以上我個人解讀)。
劇中處處顯露出公正黨舊政治支持者與新政治年輕支持者之間對立。對於新政治與舊政治的影射,最有趣的大概是社會系畢業的黨工,這幾年因為社會系學生常常高舉進步價值參與各種抗議運動,往往被拿來當箭靶,取笑讀社會學系不食人間煙火,讀那個有啥屁用,畢業找不到工作等等。所以劇中社會系畢業的黨工對著在學的學弟妹自嘲高喊著“社會學系畢業找得到工作”時,讓我有點啼笑皆非。雖然我是半途轉到社會學研究所,至少混到個理工科系學歷,但相較於理工科系,社會學的畢業證書真得比較不好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