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畢業三四年後,同學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1:我在大一的時候,非常沉迷於享受那種「多元感」。
我會一點PS,會一點繪畫,懂一點寫作,又懂一點健身……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一點,又什麼都懂一點。
我發現我的同齡人都完全不懂,和他們對話的時候,我總是在輸出的那個,於是我開始飄飄然了,覺得自己就算懂得不深也夠用了,計劃着還要去學更多領域的技能,嘗試更多維度的東西,做一個更斜槓的多元青年。
醒悟來源於一次我幫人解決問題時不小心遇到了專業人士……那種感覺就像是一種降維打擊。我是被降維的那個。
我還在結結巴巴想怎麼說的時候,他已經流暢的說出了原理。我還在冥思苦想怎麼解決的時候,他已經列出了好幾種方法的優劣問你要選哪個。我還在像原始人一樣不靈活操作的時候,他已經搞定放下鍵盤去一邊喝茶了。
這就是真正的專業人士和我這個所謂「斜槓青年」的差距。被打擊後,我狠狠的在心裏鄙視了一把自己。此後我開始深耕寫作,專注知乎,當然其他的我也一直在學,但我再也不會拿我不精通的技能出去吹噓。
隨着這段人生經歷,我發現了「什麼都會一點,但都不精通」的本質真相:
其實大部分幾乎沒什麼專精與特長的人都會對自己有這個評價。這個評價就是對自己其實一無所長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2
這在現代也有一個所對應的概念,叫做「達·芬奇詛咒」,是所謂的聰明人最容易犯的一種思維錯誤。
「達·芬奇詛咒」一詞出自書籍《達·芬奇詛咒》,作者用他的親身經歷來探討:他自詡是一個聰明人,爲什麼卻沒有達到如達·芬奇一般的成就?
衆所周知達·芬奇是一位畫家、建築師、在科學和技術領域上也有許多偉大的成就,還有很多發明創造,尤其擅長人體解剖和機械製造。在後世人的眼裏,達·芬奇是個普世意義上的「全才」。
作者在書裏提到,在達·芬奇那個年代,世界上幾乎99%的人連字都不識。那個時代的聰明人,只要稍微多花一些時間研究一些東西,就極有可能在某個領域內獲得一些顯著的成就。
圖1
但放眼今天的社會,由於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如果你還想在如今的某些學科領域內或者工作領域內取得一些成就,往往需要更加專注的投入和更加深入的鑽研。
具有「達·芬奇人格」的人,感興趣的領域實在太多了。他們看什麼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總是會被更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以至於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專注於一個領域。
所以當代的「達·芬奇」,往往形容一些起點很高,對各個領域和學科的涉獵極廣,卻終其一生都沒有取得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哪怕是世俗中的一些小成就)的聰明人。
現代的職場中喜歡管這種人叫「萬金油」。
我三叔是個平平無奇的中年男人,他職位不高,偏偏又很喜歡到處湊飯局,和人家談論國家大事金融股票,作爲一個四十多歲了還月薪四千的人,他反而最愛說這種特宏觀偉大的事。
相比起來我爸:政治廢&金融廢。
但他非常喜歡歷史,小時候每次和我搶電視都是爲了看歷史頻道的紀錄片,沒事也在頭條上刷刷歷史文章,經常把連朝代都背不明白的我侃得頭頭是道。
而且因爲見多了歷史長河中的浮沉,我爸的心態和氣場都相當豁達,還經常用一些古言古語教育我,思維已經被馴化得相當李杜化了。
那麼我三叔呢?還在天天湊飯局扯國家政治大事,但就是沒人聽了他吹的東西給他漲點工資。
3
那麼「達芬奇詛咒」到底是從哪些方面影響人的一生的呢?
第一:只有興趣沒有作品,就無法兌換現實價值
「興趣」其實是最好拿來充數僞裝的東西。哪怕還不會,但只需要一句「我對古典音樂/西方藝術很感興趣」,不懂的人立馬就會投來崇拜的目光。
但現實是,僅僅是有興趣隨便學了點,而不去長期的積累作品與經驗,是無法兌換現實價值的。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提出過一種興趣叫「專業興趣"。這種興趣是指只有當你專注深入到一個領域內,才能體會它給你帶來的很微妙的反饋快感,刺激你繼續深入鑽研,久而久之,在這個領域內就可以有所成就。
但若是僅僅是會一點,但不精通,沒什麼成就和作品,別人就始終無法注意到你,你也就永遠無法通過「興趣」,在現實中兌換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作品才能體現你的創意,你的才華,你的深度。只有成爲一個靠作品來證明興趣的人,才能兌換到真正的現實價值。
第二、始終停留在自娛自樂的水平面
很多人玩王者榮耀,學會了基本規則和操作,玩的也還行,開了幾把黑還拿了個MVP,但沒有深入下去又換了和平精英,當然拿了一次第一後也覺得自己很厲害了。
從DOTA到王者榮耀,越是受衆面廣的遊戲,操作便會不斷的簡單化,因爲簡單的遊戲纔有娛樂性,才能讓誰都可以輕易上手,這也這注定了娛樂性的東西是門檻越來越低的。
但如果人始終都只去玩一些門檻低的東西,學到入門拿點成績就滿足了,而不去琢磨和深耕,雖然這樣確實也可以享受到遊戲的快樂,但終究逃不了被大神完虐,被其他人的操作所秀到的命運。
一生氣,卸遊戲,明天還得下回來。又菜,癮又大。
像這樣一直只享受入門級的那點成績,和自娛自樂沒什麼區別,停留在淺層的普適快感中,便無法超越誰,也無法指導誰。
最後,也是最遺憾的一點:不精通一樣東西,就永遠享受不到「深入紅利」。
淺嘗輒止,自娛自樂,就很難獲得因爲深入一件事,而不斷挑戰自我,大開眼界的體驗。
爲什麼很多人都享受那種「什麼都懂一點」的感覺呢?
因爲開始學一樣東西時,你是從0基礎小白開始的,學到什麼都是新鮮的,一開始的正反饋也是最多的,你會感覺自己突飛猛進。
但是再往後,進步感就不那麼明顯了,你對正反饋刺激的閾值也高了。甚至再深入,還會遇到瓶頸期和谷底,無法突破,裹足不前的停滯感會讓你懷疑人生。
於是不能維持熱情的人就率先退下來,換下一件事,尋找新的新鮮感和刺激。
但如果你能突破瓶頸期,會發生什麼呢?——「深入紅利」出現了。
你會發現,你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了。
——比如,我們大多數人在夜空中看到的都只是星星,而天文學家看到的,卻是由恆星組成的星座之間更浪漫,更豐富的樣子。
圖2
不懂國際象棋的人,他們只能看到一盤被胡亂擺放在棋盤上的棋子。但對國際象棋高手來說,只需看一眼就能看見驚險刺激的戰略和佈局。
你會發現,你處事的態度不一樣了。
——那些淺嘗輒止的人,一開始只是因爲心態上不願意深入,後來就逐漸變成了深入能力的缺乏,在遇到困難時更容易一直慫。
而願意深入者,不斷接受挑戰的經歷會讓他們習慣於自我突破,他們明白在跨越黑暗之後定會有更加耀眼的深入紅利,於是會更加沉得住氣平穩下心態,等待跨越里程碑時機的出現。
越是年歲漸長,這兩種人的差距就拉得越開。這就是爲什麼許多人會感覺「大學時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畢業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會突然這麼大?」
4
「短板理論」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這句話——
一個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短板理論深信不疑,本着短什麼補什麼的要求,千方百計地去補齊那塊短板。
在應試教育時期,每當你的某一科取得了高分時,老師相比起誇獎你,更會擔心你的偏科問題,語重心長的要你把自己的弱項補起來才能拿到綜合高分。
於是許多人哪怕有自己的特長,進入社會後也會擔心:「我光有長板是不行的,我必須想方設法彌補我的短板纔行。」
但隨着時代的發展,短板理論已經完全落伍,相反,長板理論卻脫穎而出。
所謂長板理論,就是在所有的木板中,你只要不斷地使自己那根長板一直保持領先的優勢,而其他的短板則由別的長板來替代,則會產生比一般個體更大的效能。
比如馬雲幾乎不懂電腦,有一次,馬雲在韓國接受訪談時被問:「您對電腦一點不懂怎麼還能成爲中國電商界的老大?」馬雲淡定的說:「我不懂電腦,我34000名手下懂就行了啊。」
馬老闆真正精通的,是商業思維和管理手段,在這方面,他已經厲害到不需要在乎不會電腦的這種「弱勢」了。
若是你有足夠精通一件事的「長板」,那就完全可以彌補你一點都不懂另一件事的「短板」。未來你也不用強迫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會有擅長那方面的人去負責的,不必是你。
如果你在英語上沒有興趣,就去做做數學,或者你對寫作不感興趣,就喜歡短視頻,那就去刻意練習,好好精進這方面就好了。
唯有精通,纔是王道。
一塊板子短,那就加長其他的長板,把木桶傾斜一下,甚至可以裝更多的水。
圖3
5
此處就是別處。
學霸和學神的區別,在於學霸是學什麼都能很努力,而學神是學什麼都能很輕鬆。而這之間的差距在於,若是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學神一定會有一個自己極度擅長和精通的領域。
數學學得極好的人,往往學起物理和化學也會相當輕鬆,啃得下某本著作的人,往往學起英語和語文也得心應手,連交往中的邏輯表達能力也能得到極大的賦能。
這其實就是世間之事,只要你足夠深入,就能發現他們之間有許多共通之處。你做這件事跟那件事,儘管表面上是不同的兩件事,但是它們的解決邏輯是一致的。
比如一個很懂金融的人,他去做營銷或者運營也會相當厲害,因爲對金融這事瞭解到一定地步,就會明白所有推動經濟的本質都是人性。像股神巴菲特,他看似是金融大師,其實他更是個駕馭人的人性大師。而人性這件事,是可以用到一切領域中的。
你能把一件事做到精通,也能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可遷移能力。
所以,此處就是別處。別再用看似「多元」來麻痹自己失責「不精」的事實。
6
如果有人說自己什麼都會點,但都不精通,某種層面上,好像還有點小炫耀自己聰明的成分。
但現實就是,這種狀態一點都不浪漫,尤其是遇到現實的那一天。
我們不是達芬奇,也不是處在達芬奇時代,所以也不太可能有達芬奇式的成就。但若是能夠專精,專注的去做一件事,現實也會給予你應有的回報。
希望能帶給你思考,也給你一些勇氣,讓你早點意識到自己該飛的地方,讓你在幾年後,也可以成爲那個被別人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