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秩序( 原文作者 :卡羅 . 羅維里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晨,我發現時鐘的秒針不走了,時間停留在凌晨的137。為什麼我確定是凌晨而非昨天下午?因為昨晚睡前,我曾看了一眼時鐘,它的指針和我的手機顯示的時間雷同。於是乎,我更換了新的電池,讓秒針又起來,彼時清晨623。我的時間在這個時鐘停止運作的同時並沒有暫停,那是因為我清楚知道我已經睡了一夜。
我的時間在這個時鐘停止運作的同時並沒有暫停,那是因為我清楚知道我已經睡了一夜。」~ 這是亞里斯多德所認為的「 時間只是事物變化的度量。」也是牛頓認為的「 即使沒有變化,時間仍在流逝。」
我們對時間的觀念並非來自我們的感官證據,而是一種優雅的智慧結構,因為大家都曾經在學校學過,這已經成為我們思考時間的唯一方式。( 頁075
本書作者是一位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迴圈量子理論的創建者之一。於時空物理學具有重要的貢獻。( 書封折頁簡介 )
本書內容從「 時間的崩塌 」單元中,以熱力學的定律~如果外界沒有任何變化,熱量不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它區隔了物體掉落,也會反彈的物理定律。它也是唯一可以區分過去和未來的物理基本定律,而用來測量這種熱的單向不可逆過程的量,稱之為「 熵 」。研究結論顯示,過去和未來的區別只適用於我們自己對世界模糊的觀察。( 頁027~035 )
另外,我們或多或少見過家譜的表示方式,也知道我國民法中的財產繼承順位表。親子關係建構了人與人之間的秩序,但這個秩序並不存在於任意的兩個人之間。( 頁051 )家族輩分揭示的時間結構並不含現在,會被列上族譜的姓名,都是早已經發生的過去。如此,「 現在 」並不存在,所以討論「 現在 」是沒有意義的。
第二單元「 沒有時間的世界 」。用簡單的概念來說,世界是由事件所組成的,而我們所說的「 時間 」,代表的只是事件的「 發生 」,那麼萬事萬物皆時間了,同時也可以被認為這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 時間 」。( 頁 108 )
最後一單元「 時間的起源 」。作者從熱力學的視角解釋推動世界的不是能量而是熵。太陽就是個豐富且持續不斷的低熵源,它讓動植物成長,它也驅動了整個宇宙。( 頁163 )如是推動著我往前走的並非叫做「時間 」的東西,而是太陽這個高溫物體的低熵,傳到我這個低溫體而有了高熵,又因為它的不可逆,所以生死循環自然。
每當我探索「 時間 」的所有相關議題時,我總是習慣從物理學研究的結果去思考哲學問題。學說有門派,能夠被廣泛接受的就成為我們的生活常識,而被踢館成功的,就會漸漸被人遺忘。隨著新世代的研究成果,我們得以從不同視角看見事物的本質,這當中也包含「 時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人類的觀點中,見到「 複製人 」而折射出的感覺,究竟他們是「一個人」還是「替代品」?
量化為邏輯背書是科學~這是我在閱讀有關敘述統計書刊時的簡單思維。
就在閱讀這本書的期間,NASA 的毅力號探測器發射到火星,目的在於蒐集生物曾經存在火星的證據。2003年第一次火星探測的時候,發現火星上有水紋,進而推測火星曾經有水,是生命可能生存的環境。我猜想,也許這本書的作者米歇是去了那裏。
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讓行善的社會得以像螺絲般的無限迴圈,可以翻轉的也許是一個生命、也許是一個家庭、更也許是一整個世代。
在人類的觀點中,見到「 複製人 」而折射出的感覺,究竟他們是「一個人」還是「替代品」?
量化為邏輯背書是科學~這是我在閱讀有關敘述統計書刊時的簡單思維。
就在閱讀這本書的期間,NASA 的毅力號探測器發射到火星,目的在於蒐集生物曾經存在火星的證據。2003年第一次火星探測的時候,發現火星上有水紋,進而推測火星曾經有水,是生命可能生存的環境。我猜想,也許這本書的作者米歇是去了那裏。
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讓行善的社會得以像螺絲般的無限迴圈,可以翻轉的也許是一個生命、也許是一個家庭、更也許是一整個世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睜眼,閉眼,一天又過去了。還能有意識邏輯的自言自語,還能有活蹦亂跳的力氣雖然只是躺著,應該算是平安。總是要提醒著靈魂裡的厭世成分,現在是活在太平盛世裡,感謝所有沒讓世界毀滅的人的努力。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時間的意義以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時間對於人們來說是不斷前進的壓力,無法停下來,無法逃離。或許讀者可以停下來反思,時間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是社會賦予的還是自己選擇的。
透過對時間和創造的思考,本文探討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呈現自身的肇因和變化。這反映了作者不斷從未知的角度進行思考,與事物共同成長。文章中包含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時間、創造、地球、生長、意外等。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每一個時刻都是全新的時刻;它告訴我們事件之間沒有連貫性,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立的事件。但是人類心智擅長製造流動的時間,於是事件之間出現了因果關係與連貫性。因為我們的感官無法體驗多重實相,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生命行走在一條單一的軌道上。   切換各種可能性的能力,也就是持續的允許人
Thumbnail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所有的一切紀錄都在當下。阿卡西紀錄如是,宿命通如是,預言如是,愛因斯坦也恍然大悟秘密如是。 在時空的錯覺中,如果我能把時間的片段聚焦,只於當下,那麼... 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沒有對立面的內在。 感受到的喜悅,不再是時時流逝的經驗,而是常住不動的意識臨在。 我不用再欺騙自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試圖擺脫時間束縛的故事。他感到人生短暫,希望能掌控時間,並尋找一種特殊的礦石來幫助他重生。這是一篇反映生命價值和時間意義的文章。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時間的秩序》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所寫,深入淺出地指出時間怪異的本質,以幽默又富文學性的筆觸指出,在宇宙中時間不是統一的、客觀的、標準的,時間並沒有過去與未來之分。透過熱力學、量子重力等概念,最後回到內在感知,探討人如何用記憶與預期來體驗生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睜眼,閉眼,一天又過去了。還能有意識邏輯的自言自語,還能有活蹦亂跳的力氣雖然只是躺著,應該算是平安。總是要提醒著靈魂裡的厭世成分,現在是活在太平盛世裡,感謝所有沒讓世界毀滅的人的努力。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時間的意義以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時間對於人們來說是不斷前進的壓力,無法停下來,無法逃離。或許讀者可以停下來反思,時間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是社會賦予的還是自己選擇的。
透過對時間和創造的思考,本文探討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呈現自身的肇因和變化。這反映了作者不斷從未知的角度進行思考,與事物共同成長。文章中包含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時間、創造、地球、生長、意外等。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每一個時刻都是全新的時刻;它告訴我們事件之間沒有連貫性,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立的事件。但是人類心智擅長製造流動的時間,於是事件之間出現了因果關係與連貫性。因為我們的感官無法體驗多重實相,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生命行走在一條單一的軌道上。   切換各種可能性的能力,也就是持續的允許人
Thumbnail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所有的一切紀錄都在當下。阿卡西紀錄如是,宿命通如是,預言如是,愛因斯坦也恍然大悟秘密如是。 在時空的錯覺中,如果我能把時間的片段聚焦,只於當下,那麼... 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沒有對立面的內在。 感受到的喜悅,不再是時時流逝的經驗,而是常住不動的意識臨在。 我不用再欺騙自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試圖擺脫時間束縛的故事。他感到人生短暫,希望能掌控時間,並尋找一種特殊的礦石來幫助他重生。這是一篇反映生命價值和時間意義的文章。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時間的秩序》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所寫,深入淺出地指出時間怪異的本質,以幽默又富文學性的筆觸指出,在宇宙中時間不是統一的、客觀的、標準的,時間並沒有過去與未來之分。透過熱力學、量子重力等概念,最後回到內在感知,探討人如何用記憶與預期來體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