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相信大家都有被塞在車陣中的經驗吧?8:30上班打卡時間,超過一分鐘就被扣一分鐘的薪水,但前方車子就是不動,寸步難行…..與客戶約10:00見面,但前方出了車禍,警察正在協調處理…..天空下著大雨,視線模糊,所有車輛都緩慢進行,但救護車的鳴笛出現在後方,但已經沒有空間進行迴避….種種跡象讓自己焦急如焚,恨不得自己有一雙翅膀遠離;此時心中出現一個念頭:若有警察或是義交來幫忙指揮交通該多好?
🔔但是,你是否想過?指揮交通的人只能是警察與義交?為何不能是你?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層出不窮的問題,有些事我們可以解決的,但有些卻無法立即解決,遇到類似狀況時,你會如何面對及處理呢?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中關於個人成功的三大習慣。

習慣一:主動積極

專注做好你能控制的事
人類與動物的最大不同,在於人類可以控制自己面對刺激時的反應。如同作者著作[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中提出:刺激與反應中有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自由與力量。這個短暫的空間,是可以自由選擇,甚至是力量的展現。活在這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我們每天面對著許多不同的資訊,也免不了需與不同觀點的人相處與溝通。既然是不同觀點,就容易產生衝突與矛盾,當衝突發生的當下,或許據以力爭是一貫的處理方式,但當下若能仔細觀察當下受到刺激與我們產生據以力爭中間短暫的空間間隔,控制自己的耐心與脾氣,換個角度與說詞,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甚至換一個做法,是否更能改善你當前面對的處境?
控制自己並不是懦弱的行為,相反的,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善用此力量,仔細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未來的你將會越來越強大。
造成影響,不要被影響
書中提到,我們會面對外在環境可分為關注圈與影響圈。所謂關注圈是指我們關注的範圍,而影響圈則是關注圈中我們能掌握的部分。而人生面對的問題也可分為三種:可直接控制的問題,可間接控制的問題及無法控制的問題。面對直接控制的問題就改變現有習慣就可;可間接控制的問題就必須改進自己影響力,甚至擴大自己的影響圈;而面對無法控制的問題,不管自己有多們委屈,解決之道在於學習處之泰然,著實不要讓委屈在心中不斷地腐蝕心靈,因為如同[****委屈是一道隔夜菜]書中所提:****委屈只有一種狀況下值得存在:那就是你還可以看到改善與希望。因為此時的委屈是心智鍛鍊與共識鍛練。

習慣二:以終為始

從開始就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
現在讓我們想想,若你現在身在台中,目的地為台北,至少會知道自己要往北走,而非向南行駛。即使因故有所延誤,必須中途休息,甚至最後只能停留在桃園,但至少離台北也是越來越近。所以,書中提及,著手任何一件事,要先認清方向,如此就可對目前所處的狀況瞭解的更加透徹,也不會再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誤入歧途,白費功夫
改寫人生腳本
人生方向的確立,需要有智慧與力量才能達成。智慧代表對事務的認知、理解、判斷能力,力量代表採取行動及達成目標的能耐。一旦確立人生方向,就可以運用智慧與力量來建立決斷依據原則。建立原則的人會保持客觀的態度,不受情緒及其他因素干擾,然後從整體角度通盤考量,進而賦予行動的意義。
改變觀察世界的視角
正如作者提出,當你用力思索生命中真正重要的部分、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成為的面貌,你才會自尊自重,也才能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當下與未來。也就是說當真正想做的目標一旦確立,相對該做的事也就會出現,以後的生命取捨,便會以此為圭臬。

習慣三:要事第一

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
知名的美國前總統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曾提出著名的「四象限法則(又稱艾森豪法則)」理論,也就是將任務依據兩個維度-緊急程度、重要程度分成四個象限,分別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 及不重要且不緊急等四類事情。面對日常生活,無論是工作或個人範疇,都會有此四種任務出現在生活中。作者將其中[重要但不緊急任務]則定義為有價值、有利於實現個人目標的相關事件。事實上,一旦確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後,相對重要但並不緊急的事就會立竿見影呈現出來,此時我們更應將處理重要但並不緊急的事的優先順序往前移動,因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不去執行就會很容易變成緊急又重要的事。
勇敢開口說不
正如作者所說,看待時間與優先順序的定義,決定了你如何運用時間。若優先事項來自於中心原則與個人使命,不緊急但重要的事物就成了你最想投資時間的位置,所以此時你將會有心中的一把尺,它會給你勇氣去拒絕那些對你長期目標而言並不重要的事,因為畢竟許多急迫的事往往都是對別人而非對自己很重要。
總之在《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中,提到三個針對個人成功的習慣特別重要。
首先是主動積極的習慣。我們應該控制自己的反應,不受外界刺激的影響。當我們面臨衝突或困難時,應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而改善局勢。甚至是專注於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外界的影響所左右。
其次是以終為始的習慣。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走入歧途,並更好地處理眼前的困難。確定目標後,我們可以運用智慧和力量來制定行動計劃,並改變自己的生活腳本。
最後是要事第一的習慣。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配時間和資源。將任務區分為緊急和重要的,不緊急但重要的,緊急但不重要的以及不緊急也不重要的四個象限,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辨別哪些事情真正對我們的目標和使命有價值。我們應該勇於說不,將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放在優先處理的位置。
這些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提高效率和成就感。無論面臨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以主動積極、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的態度去應對,並不斷成長和進步。
希望這些習慣能對你有所啟發,並在你的生活中帶來積極的影響。記住,你有能力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舵手,邁向成功的未來!
avatar-img
8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MIEHON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狐狸與獅子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個小故事。其內容是說有隻狐狸總是圍繞在獅子周圍,而他的工作總是驅趕周圍小動物,而使獅子能輕鬆獵取食物。但狐狸總是不甘心,覺得自己這麼努力卻無法多得獵物。所以有次,他就背著獅子自己去獵食時,找到一隻羔羊,正當他高興的時,就被獵人給宰殺了....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但事實是如此嗎?
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書名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在生活中,無論是工作、家庭、甚至是婚姻,都有許多時候讓人感到不公平或委屈。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有時會感覺到被困在一個永遠無法爬升的位置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就失去了動力和目的,感到自己逐漸老死。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書本中關於溝通和表達的方式。溝通和表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們涉及到人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通過溝通和表達,我們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與他人建立聯繫,並獲得他人的共鳴。
如何讓自己配得上擁有想要的事物? 心態如何設定?
狐狸與獅子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個小故事。其內容是說有隻狐狸總是圍繞在獅子周圍,而他的工作總是驅趕周圍小動物,而使獅子能輕鬆獵取食物。但狐狸總是不甘心,覺得自己這麼努力卻無法多得獵物。所以有次,他就背著獅子自己去獵食時,找到一隻羔羊,正當他高興的時,就被獵人給宰殺了....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但事實是如此嗎?
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書名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在生活中,無論是工作、家庭、甚至是婚姻,都有許多時候讓人感到不公平或委屈。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有時會感覺到被困在一個永遠無法爬升的位置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就失去了動力和目的,感到自己逐漸老死。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書本中關於溝通和表達的方式。溝通和表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們涉及到人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通過溝通和表達,我們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與他人建立聯繫,並獲得他人的共鳴。
如何讓自己配得上擁有想要的事物? 心態如何設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上一篇我們有談到制定計畫(Goal Setting)在心理學裡是一項提升自我動力和行動的工具。 一個有效的好計畫能協助我們「choose the right moves, at the right time, and in the right way」,選擇對的行為、在對的時間、往正確的方向 1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有許多待辦事項等著我們去執行,有時候會覺得我們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但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提供了我們一個辨別要做的事情的方法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 1.急事:重要緊急 如應酬、開會、即將截止的工作等 2.要事:重要不緊急 如看書、運動、學英文、培養興趣技能等 3.雜事:不重要緊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8 要對抗混亂的生活,你需要建立習慣系統   有的人很難建立習慣,甚至生活一團亂,是因為沒有固定行程的概念。   多數人能夠固定的行為通常為上班與睡覺兩者,而剩下的三成時間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約是 4~7 小時不等。   如果你每次習慣下班後在找有什麼事可以做,那往往都會飄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上一篇我們有談到制定計畫(Goal Setting)在心理學裡是一項提升自我動力和行動的工具。 一個有效的好計畫能協助我們「choose the right moves, at the right time, and in the right way」,選擇對的行為、在對的時間、往正確的方向 1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有許多待辦事項等著我們去執行,有時候會覺得我們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但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提供了我們一個辨別要做的事情的方法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 1.急事:重要緊急 如應酬、開會、即將截止的工作等 2.要事:重要不緊急 如看書、運動、學英文、培養興趣技能等 3.雜事:不重要緊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8 要對抗混亂的生活,你需要建立習慣系統   有的人很難建立習慣,甚至生活一團亂,是因為沒有固定行程的概念。   多數人能夠固定的行為通常為上班與睡覺兩者,而剩下的三成時間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約是 4~7 小時不等。   如果你每次習慣下班後在找有什麼事可以做,那往往都會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