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父親節談孝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楊道還 10/26/2022 (6/18/23改編)
孔孟理論中一個重要的發明是人倫。人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其原則。這裡的關系指施之於人而反之於己的輪轉關系。這些關系,最基本的,就是五種: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其余的關系可以通過將這五種類比、組合、拼合、或湊合而成。
這五種人與人的關系是任何一個社會都有的,幾乎像物理學裡的物體一樣。但不同的是,這五種是人類特有的,從研究蜜蜂、螞蟻、白鼠、或猴子是不可能得到的。這類動物研究,最多只能得到猴倫理,卻不會得到人的倫理。比如說社會進化論,就屬於猴論,需要將人變為猴子,然後可以實施。這類理論可能很美好,但准備工作,即將人變為猴子或其他任何東西,是血腥的。
在這個觀察和歸納上,又有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與五倫是兩套東西。五常是為人倫能夠繼續、永續輪轉而提出的義,即適宜之義。這與那些破壞輪轉的東西形成對立,那些東西不義,不宜去做。
在某些情形下,利益與倫理發生沖突,需要選擇,這時雖然出賣可以明顯地得利,但破壞輪轉,屬於不義,就不宜去做。這是「反理性」的。以朋友為例,不以義,而以利和黨同,就是狐朋狗友。利會變化,無法平均,人會變化,無法總是一致,所以狐朋狗友只能暫時苟合,不能長久。義,雖然有的時候會導致損失,但會維持輪轉,效用可能以利得形式表現出來,也可能不會。
孟子的五常,與五倫對應得更好,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孝包含在了「有親」裡,父慈子孝。孟子的意見,顯然是更成熟的思考。
五常不是嚴格的,不是像數學那樣嚴格,而是在有「常」的經營下,五倫才能輪轉下去。這樣看五常,就知道,雖然五常是個限制,但是不能拋棄。否定五倫,人就沒法有「正」和「常」地正常生活。所以孟子說,「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這句話即是說,考察人倫這一對象,然後得到仁義,不是先有仁義,拿來造出人倫。
禮是具體的,有其器物技術條件、理論來源、和歷史。禮包括了五常、五倫,但涵蓋的范圍更廣大,至少包括有個人、家、鄉、國。個人層次有宗教、思維方式等內容,家層次對應於五倫五常和具體的社會交往等,鄉對應於文化,國對應於文明一類的問題。
這些內容,除了個人層次的東西,其余的都有超出個人能經歷的歷史淵源深度和復雜度。歷史積淀難以移植。歷史有反之動,新秩序中因舊秩序崩潰方式留下的遺跡,如何仿制?難道能重復崩潰得到嗎?復雜難以移植,即便像AI這樣的相對簡單的系統,也有其暗知識,是人無從了解或復制的。而人類社會的復雜性,比AI要高出若干個層次。「夫代大匠斫者,希不傷其手」。代大匠斫者,實際上只能靠想象、靠嘴定勝天。求變卻去模仿和移植是平庸、懶惰、反新生的,其中沒有任何想象力,有利而不義。
除去五倫、五常的社會,使社會自然或按某種設計形成新型人與人關系,會更美好嗎?《蠅王》即是此類的比喻,而烏托邦是其實驗。
普通人沒有時間、動機、機會學習這些大道理,所以制定一個禮,民能由之,就很好了。這是禮的必要性來源。
知道了這一套的來由,那麼這一切從何談起?從神、宗教、大自然、物理、數學開始?顯然不能。人的東西,要從人談起。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五倫未必都有,但有父母是必然的。這就將起點定在了父子這一倫上,孝就成了「先」。
古代皇帝講,以孝治天下,是因孝為百善之先,而不能將五倫五常及其它全講一遍,提一而概括其余。民真正被忠孝控制的少,馬斯洛的需求體系,就足夠民忙活的了。對皇帝的控制,幾乎沒有,除了神之外,所以皇帝肯服從他的祖宗,是對其能發生影響的為數不多的渠道之一。皇帝自由嗎?真正意義上的獨裁者,是現代化的產物。民主是個補丁,需要不斷地去努力維持,古希臘歷史早已說明了這一點。
不能理解儒家,不能尊崇儒家,將人倫和善的高地被皇帝佔有,那是自作孽,夫復何言?民國以來,儒家不再得到遵崇,新文化新秩序下,國人是很自由了,但這樣的《蠅王》世界,國人又失去了多少。不舉例。
孝為先的這一套,是保護草民的:就像一夫一妻制一樣,沒有這樣的限制,很多窮人就娶不上老婆;沒有五倫,很多善良的人就被淘汰、出賣。道理很簡單,你不能出賣朋友,又嗤笑孔孟講那些「仁義」、「朋友有信」的酸腐,這樣交到同三觀的朋友,又被這樣的朋友出賣,豈不是再「正常」沒有的了?
孝為先這一套,不是僵化的,通其變,則民不倦。「人才由於學術」,無學術,應時得利的材可有,但沒人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3內容數
對現代科技、科技文明、哲學、和未來的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ohuan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50年,一個哲學系學生的文章被教授指是由AI生成。學生不服。學校組織了一個委員會聽證。現場記錄……
根據墨菲定律,人工智能如果可能被濫用,就一定會被濫用。在一般情形下的正常應用、好心的情形下,即便「無咎」,「事情變壞」也會發生。那麽人工智能的「事情變壞」會怎樣發生呢?這要從彼得原理來看。
兩個駐地球觀察站的外星人,湊在一起閑聊。 甲說:「這工作真無聊啊。」 乙說:「無聊是無聊,但現在工作條件好多了,上上他們的網,就可以了,知足吧。上個世紀,在外太空弄個破望遠鏡觀察地球,生活單調,工作更無聊,他們居然搞出了個『地球主要的生物是汽車,裏面爬滿了一種叫做人的寄生蟲
2050年,一個哲學系學生的文章被教授指是由AI生成。學生不服。學校組織了一個委員會聽證。現場記錄……
根據墨菲定律,人工智能如果可能被濫用,就一定會被濫用。在一般情形下的正常應用、好心的情形下,即便「無咎」,「事情變壞」也會發生。那麽人工智能的「事情變壞」會怎樣發生呢?這要從彼得原理來看。
兩個駐地球觀察站的外星人,湊在一起閑聊。 甲說:「這工作真無聊啊。」 乙說:「無聊是無聊,但現在工作條件好多了,上上他們的網,就可以了,知足吧。上個世紀,在外太空弄個破望遠鏡觀察地球,生活單調,工作更無聊,他們居然搞出了個『地球主要的生物是汽車,裏面爬滿了一種叫做人的寄生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百善首推孝為先,孝心可感格蒼天,人能行孝吉祥報,財子壽臻福澤全。」古聖說:「百善孝為先。」又說:「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立身之道。」 「孝」字涵義至廣,自「立身行道,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至「究竟涅槃,度親出苦。 」 無一不與孝道有關。 一般人但知儒家提倡孝道,卻不知佛教也最注重孝道,孝道是佛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百善首推孝為先,孝心可感格蒼天,人能行孝吉祥報,財子壽臻福澤全。」古聖說:「百善孝為先。」又說:「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立身之道。」 「孝」字涵義至廣,自「立身行道,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至「究竟涅槃,度親出苦。 」 無一不與孝道有關。 一般人但知儒家提倡孝道,卻不知佛教也最注重孝道,孝道是佛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