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展演下的私密體驗—從「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看感官、藝術、醫療的三角共構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2023年初春,一年一度的荷蘭海牙Rewire音樂節(註1)在4/7-4/9舉辦了盛大的國際饗宴,匯集各種音樂和跨領域的藝術展演,諸多表演場地散落在海牙市中心的不同角落,整座城市在此週末成為音樂和聲音藝術愛好者的集散地。而Rewire音樂節中的當代藝術展覽,則是由音樂季和當地的iii荷蘭海牙藝術家機構(Instrument Inventors Initiative, Den Haag)合作,推出結合展演、裝置、錄像作品的「臨場音樂:本能行為」(Proximity Music: Visceral Acts)(註2)聯展,展場包含Amare音樂廳、新教堂、Spui劇院和Trixie空間。
iii荷蘭海牙藝術家機構為一群旅居荷蘭的國際藝術家所組成的平台與組織,重視結合感官、科學、藝術的沉浸式體驗,並提供藝術家駐村與舉辦各式展演活動。在發掘各種聲音、音樂、視覺藝術和戲劇創作的同時,特別關注作品如何以最直覺的方式喚起人類的感官經驗。而今年「臨場音樂:本能行為」的展題,由藝術家/策展人Matteo Marangoni策畫,邀請共13組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參展演出。此展探討面臨健康危機之時,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對醫療知識、器材與儀式的感知?在不同的文化語境裡,當參展藝術家以玩味的角度重新詮釋醫療、健康與身體記憶,我們身為有血有肉的高智慧體,能否從中在傳統儀式和現代醫學實踐上取得平衡,甚或建立新的認知系統?
為了讓觀眾親身經驗沉浸式的表演,展覽作品的呈現以藝術家的現場表演為主軸,在這三天限定的場次裡,邀請觀眾進入藝術家營造出來的時空。作品以近乎本能的聲音與肢體動作,取代繁重的文字解說,觀眾得以在理創作理念的當下,同時疊加屬於個人的感受與領悟,進而帶出多重視角與非線性敘事的觀點。本文觀察藝術家如何回應策展主題,將以筆者現場體驗跨領域實驗與音像表演為基底,探索醫療與健康的多元面向。

以肉身溫度融解醫療器材的冰冷

當我們踏入醫療診間或手術室,看見充滿數據的儀器螢幕,伴隨著不確定是否代表警示的嗶嗶聲響,我們的第一印象為何?有些人視現代醫學與醫療行為為科技的進步,有些人則對冰冷的儀器帶來的未知(諸如意料之外的病變或不確定病情是否好轉)而感到恐懼。醫療行為的介入,可能改變我們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如何判定健康與否,不再基於己身主觀的觀感,乃是由各種測量而來的數值決定。更甚者,這些泯除個體差異的數字,成為我們生活準則的主宰。我們如何飲食、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靈」,與傳統文化中講究記憶與靈性連結的醫病關係愈發遙遠,轉向講究效率但相較冷漠的醫學理論與器械。治療,成為讓人痛苦又害怕的過程。而身體的痊癒,不必然代表心靈也隨之茁壯。
在以色列藝術家Amos Peled的作品〈Phantom Limb〉中,藝術家使用檢查器官或胎兒時常見的超音波儀器,在身體四處抹上水基凝膠,將手持探頭化為攝影鏡頭,皮膚、皮下組織、跳動的心臟等身體各個部位,皆一一展現在儀器螢幕上。當探頭遊走在身體表層時,藝術家撥放事前混音錄製的多段聲音,例如皮膚與海水潮聲的結合,給予觀眾恍若看海的錯覺。透過尖銳的聲音與不斷震動的光影,儀器不再只是客觀地呈現畫面,而是展露出藝術家激昂或痛苦的情緒。觀眾正在觀看等同藝術家個人肖像或寫照的螢幕,卻又彷彿一同與藝術家跳脫視覺與認知限制,想像何為內在、何為表象。
Amos Peled〈Phantom Limb〉展演一景。圖片提供:iii/Pieter Kers。
Karel van Laere〈Reach〉展演一景。圖片提供:iii/Pieter Kers。
有別於Amos Peled將儀器個人化的表現方式,荷蘭藝術家Karel van Laere則是選擇在作品〈Reach〉中,將外科手術搬上舞台,在操演手術工具的過程中展現藝術家個人的趣味。藝術家與助手站立在展場中央的小舞台前,每人保持靜默,互動全靠默契,手持腹腔鏡器械夾取不同顏色的電線,模擬醫生緩慢且專注地進行一場手術。當電線相互碰觸時,即觸發不同的聲音,它可能是一段獨白,也可能是嘈雜的音效。電線有如佈滿人體的血管或是神經,細緻脆弱,卻擔任傳輸的重要角色。而表演中段,藝術家吐出嘴中的口香糖,看似肉紅色的肉塊進入「舞台」,被工具不斷刺探、拉扯,更是留給觀眾更多想像的空間。有趣的是,藝術家在展場中央架設攝影機,並用黑布遮蓋舞台的前方,多數觀眾必須透過四周的大型電視螢幕直播畫面,才能「看見」藝術家的表演。觀眾可以思索這場手術的即時性與真實性,亦可想像當自己需接受手術時,希望用何種心態看待治療的過程。
聽診器,可以是被動地接收生物體內心跳或呼吸聲的器具,也可被視為主動聆聽他人/他物聲音的媒介。比利時藝術家Aernoudt Jacobs的作品〈Glass Vibration Gaze〉將聽診器安置在大型的落地窗玻璃上,當觀眾目視玻璃外的大街與建築,戴起聽診器,即發現窗玻璃成為傳遞聲音的載體。城市的細微聲音被放大聆聽,而外界聲音產生的玻璃振動,同時觸發音頻振動器電子生成音樂與聲響,觀眾在一個空間裡接受內與外兩種聲音。內與外,可以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分野;但在此作品中兩者相互的影響與生成,卻又模糊了其中的界線。而當我們意識到界線有多重詮釋的可能性時,每個人對於內與外的定義與感知,是否又存在著個體性的差異?而我們所謂的聆聽,是全然接受的「聽」,還是挾帶個人偏好、選擇性接收的「聽」?
Aernoudt Jacobs的互動裝置作品〈Glass Vibration Gaze〉。圖片提供:iii/Pieter Kers。

聲音做為療癒和想像的媒介

在人類開始使用語言彼此溝通之前,我們仰仗聲音的原始用途來辨別訊息。發出聲響,可以是表達自身感覺和求偶欲望,也可以是向外來者威嚇,捍衛私領域。在普遍使用語言和音樂之後,當我們聽見不同聲音,能否還具備辨認發聲源和傳達訊息的本能?
來自巴西的聲音藝術家暨音樂學家Vivian Caccuri與音樂作曲家兼製作人Thiago Lanis,在共同合作的聲音表演作品〈Mouth Ghost〉中,Thiago Lanis站立在黑暗的展間中央,以一人之口,模擬在熱帶雨林裡的各種聲音;坐於展場一角的Vivian Caccuri則是將聲響用效果器即時錄製,層層疊加不同聲音,豐富故事線的起伏和飽滿度。觀眾閉眼可聽見驟雨、風嘯、昆蟲振翅、鳥鳴、猛獸喘息,唯獨沒有來自人類的語言,這是單用聲音描摩出來的景色。直到表演末了,藝術家未曾多加解釋自己的作品,觀眾腦海中所浮現的情境和故事情節,皆是觀眾結合個人過去認知和回憶的私密體驗,不足為外人道也。
Vivian Caccuri與Thiago Lanis的聲音表演作品〈Mouth Ghost〉,在新教堂地下室進行展演。圖片提供:iii/Pieter Kers。
擅於實驗音樂和陶瓷創作的墨西哥藝術家的Vica Pacheco,試圖復刻前哥倫布時期的其中一項傳統樂器,透過簡易的擺動,陶器裡的水會流動並激發鳴笛,使之發出聲響。這些陶器被懸掛在她的動力裝置作品〈Mitote〉上,仿生的紅樹雕塑具有動能,供給能量給每件陶器微微搖擺,發出聲音。而舞蹈表演〈Ollin〉,則是結合三位手持陶器的舞者、紅樹雕塑裝置和藝術家即時合成音效的現場演出。三位舞者以極簡和重複的即興動作,讓手中的陶器發出各式細微柔和的聲音,猶如冥想者透過這原始的樂器與儀式,尋求與大自然連結的療癒時刻。在此同時,藏身於舞者與裝置後方的藝術家,則是加入當代的實驗音樂,電子合成音與自然的陶器鳴聲交織在一起,風格迥異卻顯和諧。這促使觀眾思索儀式和療癒的多重形態,以及如何與現代醫療共存的可能性。
Vica Pacheco與舞者的表演〈Ollin〉演出一景,右方的動力裝置為作品〈Mitote〉。圖片提供:iii/Pieter Kers。
整體而言,此展的展演與裝置作品,在藝術呈現的形式上,不止於表面的聽覺與視覺效果,而是透過五感的刺激,帶領觀眾覺察自身因各種感官體驗,所引發的細微情緒與認知,探詢社會賦予「醫與療」的定義,以及自己面對「醫與療」的信任和恐懼。觀察現場的展演與展覽所提供的作品解說資訊,可以感受到藝術家並無意使用沉重的文本和理論,來說服觀眾,改變對於醫療方法與儀器的看法與印象。反之,藝術家使用最直覺的方式,在演出的過程中,提供許多留白的空間,留給觀眾私密的靜謐時刻,回想並思索最適合自己身心靈需求的「健康狀態」為何。
註1 Rewire音樂節官方網站資訊:https://www.rewirefestival.nl/
註2 iii荷蘭海牙藝術家機構「臨場音樂:本能行為」(Proximity Music: Visceral Acts)聯展資訊:https://instrumentinventors.org/project/proximity-music-visceral-acts
*原文〈沉浸式展演下的私密體驗—從「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看感官、藝術、醫療的三角共構〉刊載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線上專文,2023年6⽉14日。https://dac.taipei/article-zh/proximitymusicvisceralacts/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選愛心、分享或留言互動,這都是支持我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展覽並持續書寫的動力。
avatar-img
30會員
30內容數
這是關於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展覽敘事的觀察實錄,希望透過多元角度的討論,挖掘藝術史學者、策展人和藝術家如何將他們的論述與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幸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顧2021年春天,隨著疫情趨緩,歐洲開始逐步開放學校、非民生必需品的商店、餐飲業,接著是博物館、電影院、球場等等娛樂場所。 在2020-2021年裡,面對沒有觀眾、門票收入、展覽檔期延宕或取消,歐洲的博物館及藝文機構如何生存?而藝文愛好者,甚至是從事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又是如何調適突如其來的改變?
除了博物館,荷蘭的獨立藝文機構也相當活絡,各個空間有自己的特性和著重的展覽議題。以探討當代藝術與科學、科技、生物、食物、生態等等關係的代表性藝術單位,自今年五月起,在台夫特新開幕的當代藝術中心RADIUS也加入行列,結合藝術與生態學,成為以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永續經營與氣候變遷的新據點。
在荷蘭境內的博物館中,最常見的亞洲藏品就是瓷器。對於亞洲文物有無窮狂熱的貴族與中產階級,若有足夠的財力取得景德鎮出窯的青花瓷,他們便會竭盡所能地蒐集,而後展示在自家客廳中,常見置於壁爐上方、牆上,也有將整面牆加以設計,成為適合陳列瓷器的展示櫃或展示牆。
此展以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及美國皮巴迪艾瑟克斯博物館既有的典藏,輔以從其他歐洲皇室、博物館、私人收藏等商借而來的藏品共170件,試圖重現在十七世紀號稱「黃金時代」的低地國,如何透過遠洋貿易將亞洲文物帶回歐洲。
東京富士館首度公開展示的新典藏〈里雀巢之暫居所〉,更是繪師對於天保改革時期禁畫演員、妓女風俗等畫像的反動。此作品為吉原大火後,於客地開幕的宣傳作品。為規避禁令,國芳以雀鳥的形態取代人形,呈現風化場所攬客熱鬧的景象,遊女們坐在格子窗內的榻榻米房,等待在窗外張望的客人消費。
葛飾北齋,初師事於京都的勝川春章,學習役者繪及美人畫,爾後改師狩野派的傳人,接觸了中國水墨畫的技法,亦參考當時從歐洲傳入日本的透視法。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多方嘗試不同的構圖和題材,突破了浮世繪既定的內容和呈現方式,其創作在《富嶽三十六景》和《百人一首》系列作品達到最高峰。
回顧2021年春天,隨著疫情趨緩,歐洲開始逐步開放學校、非民生必需品的商店、餐飲業,接著是博物館、電影院、球場等等娛樂場所。 在2020-2021年裡,面對沒有觀眾、門票收入、展覽檔期延宕或取消,歐洲的博物館及藝文機構如何生存?而藝文愛好者,甚至是從事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又是如何調適突如其來的改變?
除了博物館,荷蘭的獨立藝文機構也相當活絡,各個空間有自己的特性和著重的展覽議題。以探討當代藝術與科學、科技、生物、食物、生態等等關係的代表性藝術單位,自今年五月起,在台夫特新開幕的當代藝術中心RADIUS也加入行列,結合藝術與生態學,成為以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永續經營與氣候變遷的新據點。
在荷蘭境內的博物館中,最常見的亞洲藏品就是瓷器。對於亞洲文物有無窮狂熱的貴族與中產階級,若有足夠的財力取得景德鎮出窯的青花瓷,他們便會竭盡所能地蒐集,而後展示在自家客廳中,常見置於壁爐上方、牆上,也有將整面牆加以設計,成為適合陳列瓷器的展示櫃或展示牆。
此展以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及美國皮巴迪艾瑟克斯博物館既有的典藏,輔以從其他歐洲皇室、博物館、私人收藏等商借而來的藏品共170件,試圖重現在十七世紀號稱「黃金時代」的低地國,如何透過遠洋貿易將亞洲文物帶回歐洲。
東京富士館首度公開展示的新典藏〈里雀巢之暫居所〉,更是繪師對於天保改革時期禁畫演員、妓女風俗等畫像的反動。此作品為吉原大火後,於客地開幕的宣傳作品。為規避禁令,國芳以雀鳥的形態取代人形,呈現風化場所攬客熱鬧的景象,遊女們坐在格子窗內的榻榻米房,等待在窗外張望的客人消費。
葛飾北齋,初師事於京都的勝川春章,學習役者繪及美人畫,爾後改師狩野派的傳人,接觸了中國水墨畫的技法,亦參考當時從歐洲傳入日本的透視法。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多方嘗試不同的構圖和題材,突破了浮世繪既定的內容和呈現方式,其創作在《富嶽三十六景》和《百人一首》系列作品達到最高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 日前參加了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CREATORS聲鬥陣、林映辰「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成果發表活動。 果然是具實驗精神的進駐計畫,主張激發聲音與音樂新創意,前衛到20分鐘表演完後,個人還是搞不太清楚狀況。
Thumbnail
藝術治療 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治療的專業方法。透過繪畫、雕塑、黏土等藝術媒材,人們可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想法和經驗,這些通常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藝術治療如何運作? * 安全空間: 藝術治療師會提供一個安全、無評判的環境,讓參與者自由地表達自己。 * 藝術創作: 參與者透過藝術創作,
Thumbnail
身體記錄著人們生活的痕跡,無論是身體特徵或內外傷,我們時常藉由身上的傷痕回憶事件與歷史。疾病與疼痛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有時候是醫院的氣味、急診室的忙與茫、病房裡的嘈雜與呻吟。
Thumbnail
表演,如同一面魔鏡,映照出人性的真實與虛假。而"本能",則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原始程式,是喚醒直覺力量的鑰匙。在我多年的表演教學生涯中,我深深體會到,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老師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與學員的互動和觀察。
以選秀節目的參賽者,也有「療傷系」的類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NWmoJNsKc就這參賽者的嗓音,我所感到的觸感,是有種說不出的「振動」。 反倒是,這舒服的感覺,確實是療傷系的參賽者。 https://www.youtube.com/w
Thumbnail
展覽創造出一種效果,讓我們暫時與熟悉的日常有了些間隙。在此我們打開感知能力,重新觀察、比對著周遭的一切,對生活中的組成及運作,似乎開始多了份覺察。藝術家們在此提供了一種稍事停留、重組認知與思考的空間,讓我們身在現代化所帶來的便利與安穩的生活之際,還能更主動的去感知和體驗關於生命中可能存在的一切。
Thumbnail
在21世紀,頌缽已經成為聲音按摩、聲音治療和平衡脈輪、瑜伽等場合,深受人們喜愛的特殊樂器。有人說,當頌缽靠近人體時,體內最細小的原子也會隨著頌缽的音波震動而變化,包括我們的意念思維。
Thumbnail
聲音療癒這幾年蔚為風潮且走進人們的日常,許多人也會將各種聲音療癒樂器帶進自己的生活裡,像是水晶砵、頌缽、銅鑼或手碟,作為轉換身心壓力的紓壓方法。2024年丹麥靈魂男聲安德斯與伴侶卡西娜將再次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帶領我們唱出最真實的自己,並且憶起那些我們所遺忘的愛與美好。
身體是透明的,每當如此感受,醫學裡一幅人體血管分佈圖就在我腦海浮現,藍色與紅色,粗細不一,仔細看有些像鬚,像一棵樹的根部──此刻,正好是想聽音樂的時候。「音」是單詞,同樣是「符」的根部。最深處的感覺,是不是這樣的狀態?點進播放,音符滲進我的皮膚,猶像絕早的空氣,冷冽與甘美,我小口進食著,揣想身為
Thumbnail
【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 日前參加了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CREATORS聲鬥陣、林映辰「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成果發表活動。 果然是具實驗精神的進駐計畫,主張激發聲音與音樂新創意,前衛到20分鐘表演完後,個人還是搞不太清楚狀況。
Thumbnail
藝術治療 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治療的專業方法。透過繪畫、雕塑、黏土等藝術媒材,人們可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想法和經驗,這些通常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藝術治療如何運作? * 安全空間: 藝術治療師會提供一個安全、無評判的環境,讓參與者自由地表達自己。 * 藝術創作: 參與者透過藝術創作,
Thumbnail
身體記錄著人們生活的痕跡,無論是身體特徵或內外傷,我們時常藉由身上的傷痕回憶事件與歷史。疾病與疼痛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有時候是醫院的氣味、急診室的忙與茫、病房裡的嘈雜與呻吟。
Thumbnail
表演,如同一面魔鏡,映照出人性的真實與虛假。而"本能",則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原始程式,是喚醒直覺力量的鑰匙。在我多年的表演教學生涯中,我深深體會到,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老師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與學員的互動和觀察。
以選秀節目的參賽者,也有「療傷系」的類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NWmoJNsKc就這參賽者的嗓音,我所感到的觸感,是有種說不出的「振動」。 反倒是,這舒服的感覺,確實是療傷系的參賽者。 https://www.youtube.com/w
Thumbnail
展覽創造出一種效果,讓我們暫時與熟悉的日常有了些間隙。在此我們打開感知能力,重新觀察、比對著周遭的一切,對生活中的組成及運作,似乎開始多了份覺察。藝術家們在此提供了一種稍事停留、重組認知與思考的空間,讓我們身在現代化所帶來的便利與安穩的生活之際,還能更主動的去感知和體驗關於生命中可能存在的一切。
Thumbnail
在21世紀,頌缽已經成為聲音按摩、聲音治療和平衡脈輪、瑜伽等場合,深受人們喜愛的特殊樂器。有人說,當頌缽靠近人體時,體內最細小的原子也會隨著頌缽的音波震動而變化,包括我們的意念思維。
Thumbnail
聲音療癒這幾年蔚為風潮且走進人們的日常,許多人也會將各種聲音療癒樂器帶進自己的生活裡,像是水晶砵、頌缽、銅鑼或手碟,作為轉換身心壓力的紓壓方法。2024年丹麥靈魂男聲安德斯與伴侶卡西娜將再次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帶領我們唱出最真實的自己,並且憶起那些我們所遺忘的愛與美好。
身體是透明的,每當如此感受,醫學裡一幅人體血管分佈圖就在我腦海浮現,藍色與紅色,粗細不一,仔細看有些像鬚,像一棵樹的根部──此刻,正好是想聽音樂的時候。「音」是單詞,同樣是「符」的根部。最深處的感覺,是不是這樣的狀態?點進播放,音符滲進我的皮膚,猶像絕早的空氣,冷冽與甘美,我小口進食著,揣想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