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某一天,在車上聽著Podcast的同時,廣志推薦了某一集曾寶儀的節目。
他說聽完好感動,想再聽一次,我想說哪來的那麼厲害要用好好聽來形容?結果只能說:我錯了,真的好感動!
來自〈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EP66,她分享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在節目中曾寶儀評論作者在書中及其可能的「真誠」,曾經是一位出家眾,有些遇到的障礙與困擾,也許在目前社會上很難直接說出來,他盡可能的誠實的陳述他所感受到的生命歷程,甚至曾寶儀在節目的最後,真情流露深深地推薦,有空一定要閱讀這本書,一定會從中得到好處。
曾寶儀在臉書分享到:
「看的過程又哭又笑,旁人看到會心想:不管她吃了什麼都給我來一點,書角的摺頁多到一本書變兩本厚,最私人的形容就是,每一個篇章的領悟都與我心心相印,直說到我心坎裡。」
作者是一位瑞典人,比約恩,原本有著人生勝利組的背景:學經濟、成為經濟學家、在大公司任職、物質條件優渥等,在書中他提到,商學院的課程他沒有真心喜歡過,只是因為「可以賺大錢」看起來蠻穩定的等社會與環境因素,他就理所當然的成為經濟學家,有一天他在冥想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聲音:「你該往前走了」,他就到泰國出家,開始過著森林教派的生活。
作者: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與漢傳佛教不同的是,他們是秉持著當年佛陀出家時的生活方式進行修行,每天需要出門去化緣,以當天化緣到的食物整個僧團一起分享以外,也實行日中一食的嚴格戒律。

少一點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些順其自然

這來自比約恩在泰國森林寺院生活一段時間後,因緣際會下來到英國寺院修行,而英國寺院的制度不盡完善的狀況下,每天有許多凌亂,任何事情都還未上軌道,這使得他一時很難忍受,而睿智的住持告訴他:「混亂或許會讓你不安,但秩序會致你於死地。」
也許這讓人一時之間難以理解,為何秩序會致我們於死地呢?
我們對這個世界存在許多「應該」,總覺得「這件事應該這樣,那件事應該那樣,為什麼他們沒有照著我的預料去發展!!!」過於執著反而讓自己困擾,甚至形成焦慮,影響整體身心。
而在書中其中一章〈可能是,可能不是〉,亦分享了中國古老的寓言故事,關於一位有智慧的老農夫與愛講閒話鄰居對談的精彩故事。
這名有智慧的老人擁有一個兒子,與幫忙耕種的馬,有一天,馬跑走了,鄰居便說:「馬跑走了,你怎麼耕田?實在太不幸了!」
老人回:「你說呢?」
過幾天,那匹馬回來了,還帶了兩匹野馬回來。
鄰居:「昨天你連一匹牲口都沒有,今天到有了三匹,你真幸運!」
老人回:「你說呢?」
過一陣子,兒子為了馴服這兩匹野馬而摔斷腿,鄰居又來了:「你那唯一的兒子也不能幫你農忙了!實在太不幸了!」
老人回:「你說呢?」
後來需與蒙古軍打戰,所有適齡的男子都被徵招入伍,農夫的兒子因腿斷了,而不用上戰場,鄰居:「其中有許多人的兒子都不知道回不回的來!你真幸運,兒子還可以陪在身邊。」
老人回:「你說呢?」
我們對未來知之甚少,客觀地將我們相信與知道的分開來,會獲益良多。

生命會驟然結束,所以我選擇如何生活就很重要

「人總有一天會死亡」,書中提到所有宗教都強調這點絕非巧合,而是希望人能夠依據自由意志,活成自己在世界上最想見到的樣子,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人是能選擇將自己的美善展現出來。
比約恩也用了一個海星的故事去總結這章:
暴風雨過後,許多海星被沖上岸,一位小女孩拾起一個接一個的海星,丟進海裡。
這時,一名脾氣暴躁的老人走過來。
「喂!小朋友,你在做什麼?」
「我將海星丟進海裡,要救牠們啊!」
「好,但拜託,這片海灘有幾十萬的海星,你扔回那區區幾個海星,根本沒什麼作用。」
小女孩不氣餒,又拾起一個海星丟入海中,說:「這對牠很重要。」
我想每個人都開始累積那一點點美與善,這世界一定會越來越好。
閱讀完這本書,套句曾寶儀的話「書中的每個重點句子我都折起來了,結果整本書都比原本還厚兩倍了!」
前一年在學校的風風雨雨,這三年來意想不到的疫情,逼著人慢下來,反思生命中的重要事情,也體現了佛陀說的無常:你沒辦法主宰整個世界要發生什麼事情,這聽起來確實有些許絕望。
有人以為這就是一種宿命論,但是佛陀又說了另一個事情,就是人有選擇權,你可以選擇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甚至整個世界會因為你的想法改變就跟著改變了,這是在佛法中我們能為自己做的。
當生命開始出現風暴時,「覺察」是我唯一仰賴的。
覺察說起來容易,在遇到各種情況時卻不見得能夠意識到這點,覺察自己的念頭、情緒、為何如此、發生什麼事,都有助於我們冷靜下來,不再被情緒所綁架,這一年學佛以來,這也是我學到最有用的一個方法。
在這本書中,比約恩真誠的分享他的生命歷程,好幾個段落常常都讓我感同身受,常常呼喊著「他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隨著他書中生命的進展,甚至到最後遇到確診漸凍症後心情的變化,都讓我學習到很多。
我印象深刻的是曾寶儀在節目中,曾經哽咽地分享
「如果你能夠靜下心來,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聆聽你內心的智慧,其實我們都一樣,…這些書從來都不是在告訴我們,啊!大師高高在上,而是他們彷彿在叢林裡面走了一條路徑,有的時候我們在這個路徑裡面跟他們同行,有的時候他們走的比較前面,我們可以循著他們已經踩下過草地,知道那裡有人走過了,我們可以很安全的往那裡走,但不管怎麼樣,我真摯的請你,踏出那一步,走上那條路,因為其實真的很美好。」
最後,我希望將作者在書中的祝福分享給大家:
成為你在世界上最想要見到的樣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的鐵飯碗會不會有生鏽的一天? 身為一個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穩定」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吸引力,隨著公立學校老師退休年金改革、少子化、退撫基金可能破產等因素,加上本身在私校上班,更加重了不穩定因素,即使招生率每年屢創新高,一種「生於憂患」的意識總揮之不去。 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南嬿:「就原本退撫基金的體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還記得自己升大學時,第一次面對人生大選擇時,你在想什麼呢?心情又是如何? 我確實是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交界點中長大的,家人老師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理想學校,但自己學的又非印象中能賺大錢的相關科系,選擇學習畫畫,家人也支持我學畫畫,並不會質問我將來畫畫能做什麼。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前陣子,我跟家中爸爸因為一些事情大吵一架,至今還未和好。 在家中,爸爸是屬於比較傳統型的爸爸,對家庭很負責任,總給我們衣食無缺的長大,但與子女話很少,總不得溝通要領,有時會因此而跟妹妹有些爭吵,我常常都在居中當和事佬,而這次的一些話,確實戳到心中成為了刺,而少見的與爸爸大吵一架。
你在讀書的時候是否會有焦慮呢? 想到讀書,好像就想起學生時期那個沈重的書包,裡面裝滿了自己不太感興趣的書,為了「未來」著想,得要把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吞下去,內心就會蹦出許多想法諸如:「我學三角函數幹嘛?」「歷史是死人的事情關我什麼事?」之類的疑問。
你的鐵飯碗會不會有生鏽的一天? 身為一個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穩定」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吸引力,隨著公立學校老師退休年金改革、少子化、退撫基金可能破產等因素,加上本身在私校上班,更加重了不穩定因素,即使招生率每年屢創新高,一種「生於憂患」的意識總揮之不去。 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南嬿:「就原本退撫基金的體
由於身處在類公家機關的環境:私立學校,在做事上其實有蠻多眉角。 最近因工作價值觀的不同,與同事有些觀念上的衝突,才發現同事在做事上面,非常在意所謂的人情關係,也致力於處理人情關係,讓他自己有許多麻煩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兩難,實在是相當辛苦。
還記得自己升大學時,第一次面對人生大選擇時,你在想什麼呢?心情又是如何? 我確實是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交界點中長大的,家人老師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以後考上理想學校,但自己學的又非印象中能賺大錢的相關科系,選擇學習畫畫,家人也支持我學畫畫,並不會質問我將來畫畫能做什麼。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前陣子,我跟家中爸爸因為一些事情大吵一架,至今還未和好。 在家中,爸爸是屬於比較傳統型的爸爸,對家庭很負責任,總給我們衣食無缺的長大,但與子女話很少,總不得溝通要領,有時會因此而跟妹妹有些爭吵,我常常都在居中當和事佬,而這次的一些話,確實戳到心中成為了刺,而少見的與爸爸大吵一架。
你在讀書的時候是否會有焦慮呢? 想到讀書,好像就想起學生時期那個沈重的書包,裡面裝滿了自己不太感興趣的書,為了「未來」著想,得要把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吞下去,內心就會蹦出許多想法諸如:「我學三角函數幹嘛?」「歷史是死人的事情關我什麼事?」之類的疑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本書由比約恩的個人經歷出發,完整講述出家十餘年至還俗的親身經歷,從西方國家至泰國成為森林僧人,再於英國、瑞典等國家持續修行,即使擁有如此豐厚的經驗,仍於還俗後經歷了一段憂鬱期,後罹患漸凍症,因而本書由作者好友卡洛琳由比約恩的第一視角代為撰寫,仍完整呈現出比約恩豐富的一生。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26歲就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原是一個經濟學家,即將成為大公司的CFO時,卻選擇出走到泰國森林,開啟17年的修行生活。這本書分享他的僧人生活,以及他對人生的學習、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書評,分享閱讀此書帶給我的 5 個實用智慧。本書是瑞典的著名暢銷書,作者比約恩,在 26 歲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 17年 的出家生活。《我可能錯了》是他還俗後寫下的作品,也是他帶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比約恩. 納提科的人生經歷,從跨國公司高層到成為森林僧人,再回到現代社會。書中誠實地探討了信念、執著、信任和放下的主題,對於人生的思考和面對死亡的智慧有很多啟發。作者的直率真誠,讓讀者能夠跟他的故事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本書由比約恩的個人經歷出發,完整講述出家十餘年至還俗的親身經歷,從西方國家至泰國成為森林僧人,再於英國、瑞典等國家持續修行,即使擁有如此豐厚的經驗,仍於還俗後經歷了一段憂鬱期,後罹患漸凍症,因而本書由作者好友卡洛琳由比約恩的第一視角代為撰寫,仍完整呈現出比約恩豐富的一生。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26歲就事業有成的比約恩原是一個經濟學家,即將成為大公司的CFO時,卻選擇出走到泰國森林,開啟17年的修行生活。這本書分享他的僧人生活,以及他對人生的學習、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書評,分享閱讀此書帶給我的 5 個實用智慧。本書是瑞典的著名暢銷書,作者比約恩,在 26 歲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 17年 的出家生活。《我可能錯了》是他還俗後寫下的作品,也是他帶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比約恩. 納提科的人生經歷,從跨國公司高層到成為森林僧人,再回到現代社會。書中誠實地探討了信念、執著、信任和放下的主題,對於人生的思考和面對死亡的智慧有很多啟發。作者的直率真誠,讓讀者能夠跟他的故事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