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時,常常出現下面的心理台詞:
看到一本未讀的書,「我之後可能會讀,先別丟。」
看到一條白色褲子,「我之後可能會穿,先留著,萬一要穿的話很難再買到類似款。」
看到一副較誇張的耳釘,「之後有場合我可能會帶,先放著,反正也不佔位置。」
「以後說不定會用上,所以就留下來咯,反正就一本、就一條、就一副,不佔位,也沒那麼容易落灰吧,別太小題大做了!」
可事情如果這麼簡單的話,整理收納還有什麼「好玩」的?!
在實踐極簡生活過程中,我發現整理物品的目的並非是追求少一物以獲一方清爽空間,而是藉由整理物品來認識自己。
面對丟不掉的書本,我問自己「書本是為了輔助我的什麼行為?」不管紙質書又或電子書,我的閱讀行為需要藉由紙上或屏幕裡的文字才能發生、透過文字讀取作者思想。
「面前這本買來還沒翻過的書,我會去閱讀它嗎?」說實在的,回答這個問題的只能下是當下的我,下一秒、下一分鍾、下個星期又或下個月的我會不會去讀真的無法確定,我只能感知當下的我是否有強烈的好奇心去翻看這本書。
「我在閱讀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緒感受?」閱讀帶給我平靜、喜悅、感動和滿足。
「閱讀為什麼對我來說是重要的呢?」我繼續問自己。閱讀是我了解他人信念和價值觀的地方,而我可能因為這些觀念而在生活中調整自己的行為,經歷新的挑戰、體驗和改變。
面對一條丟不掉的白色褲子,我問自己「它具體地輔助我的什麼行為?」白褲子讓我搭配出一套新的穿搭,在外出時給我一種新鮮感。
「外出穿白褲子時總是要很小心以避免弄髒的這個缺點是我能忍受的嗎?」一想到白褲子在穿達上考驗功力、穿它活動時還要小心翼翼、穿後要儘快妥善洗去可能不小心沾到的污漬,光是想到這些就讓人心生麻煩感,讓我立馬打消了穿它的念頭。如果穿一條褲子要「在意和管理」這麼多事情,不如把時間和頭腦經歷用在我更熱衷的事情上。
我再繼續問自己「外出的穿搭帶給我的新鮮感是重要的嗎?」經過之前「一週穿同一套衣服」的行動測試後,我發現自己的內心更偏向於出門無需挑選衣服的輕鬆感,而我過去追求的外出穿搭的新鮮感在相較之下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另外,我也相信當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我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新鮮感,這難道不是更棒的事情嗎?
確實,當我開始認真對待整理收納這件事,我發現物品的去留問題,終究要追溯到物品所輔助的那個行為上,以及我在從事這個行為時的情緒感受,甚至到最後勢必要觸碰到促發那個行為的價值觀上。尤其是那些經過幾次大整理仍無法割捨的物品,明明我已經沒有使用這個物品來輔助我的行為了,為什麼還割捨不掉,是哪個價值觀在影響著我。
面對丟不丟的問題,布蘭達和維尼說
「如果無法確定是否該捨棄,或許自己無法確定的不是「需不需要某樣物品」,而是無法確定「自己會從事什麼行為」,例如與其問我到底需不需要瑜珈墊,或許可以問自己到底會不會做瑜珈,甚至是問自己為什麼做瑜珈「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真的不做就不行嗎?」
因為讀到這段話,所以有了如上的反思和文字整理。
我覺察到我持有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一面鏡子,我在它面前,照見了更接近真實自我的自己,這種感受就像是你在博物館裡端看一件文物,它一下子把你拉回到當年發生的歷史事件中,那一刻你會感覺到安靜、驚訝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