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在晚上睡前,在思考著
「我今天到底做了什麼?」
到底我們的時間跑去哪裡了 ?
《生時間》這本書跟我們說,
我們的時間都被 「預設值」花走了
▋ 什麼是「預設值」
每周一的週例會 預計兩個小時
收到E-mail ,預計三個小時之內要回信
回家太累,所以預計放鬆一下,追一下劇
載入 IG、Youtube、Facebook 預設執行 時間
就是這些 「預設值」 把我們的時間吃掉了
那要怎麼樣把時間找回來了
▋ 第一步驟【精華】
每天只選出一件事情
作為今天的最優先順序
可以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也可以是想做的事情
精華 不是今天唯一做的事情
而是我們第一要務要做的事情
才不會被一些雜事,吃掉我們的時間
精華的目的就是 「生出時間完成它」
▋ 第二步驟【雷射】
就像我們去美容一樣
把不好的東西 「雷射」 掉
什麼是平日干擾我們的東西
email、社群媒體、新聞快報 等
一堆讓我們分心的事情
但我們不是要不用它,
而是 調整我們使用的科技
「我們不要被工具帶著走」
▋ 第三步驟【活力】
為了要生時間給真正重要的事
所以我們要給大腦充電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電量是0 %
怎麼可能有精神
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又或是專注做要做的事情
就讓我們學會如何插上插頭
▋ 第四步驟 反省
最後在上床睡覺前,我們要做點筆記
我們有沒有生時間給我們的精華
有什麼事情讓我們覺得開心
有沒有雷射掉該去除的東西
今天嘗試過 / 明天可以嘗試 的事情
今天感激的片刻
這就是 挑選、測試、再做一次
書裡面從這四個步驟中
教我們一些策略
讓我們可以在這些步驟中去執行
下面來跟大家分享更詳細的內容
▋ 為什麼要找到【精華】
其實我們常以爲所謂有效利用時間
就是提高生產力,做更多的事情
幫自己設定很多「任務」
但通常的結果就是
讓自己的生活焦頭爛額,毫無品質
要不然就是設立一個「長遠的目標」
雖然長期目標指引我們往正確方向前進
但使我們難以沿途享受每個時光
所以作者建議
著眼在這兩者之間的「居中」
位於目標與任務之間的這個「行動」
這就是【精華】
所謂【精華】就是 :
在每一天的開始時,想想我們希望這天會有什麼「亮點」
在這天結束時有人問你:「你今天的精華是什麼?」你希望答案是什麼?
回首這天,你希望回味哪項行動、哪個成就或哪個片刻?
「精華」不是每天唯一要做的事
「精華」是可以給予每天一個焦點
透過選擇我們要關注的事情,來創造自己的實現
作者建議我們用三種不同的標準,
來找到今天的【精華】
急迫性 : 我今天必須做的最迫切的事情是什麼?
滿足感 : 哪一項「精華」能帶給我最大的滿足感呢?
樂趣 : 當我回想今天種種,哪一件事會帶給我最大的樂
沒有最好,就是信任直覺,
選擇需要花費60到90分鐘
就是最好的【精華】
雖然我知道要做重要的事
但我就是「待辦清單」上有一堆要做的事情
作者認為待辦清單上給完成事項打勾的感覺很好
但真相是- 大部分的待辦清單只是在回應他人的優先事項,
我們只是在永久延續糾纏現代生活「做不完」的感覺。
作者建議一個做法是
把【待辦清單】轉成【擬辦清單】
就是把一連串要做的事情列出來後
先放在【擬辦清單】裡
一大早看著【擬辦清單】
再用三個【精華】標準
來篩選什麼是今天要作的重要工作
最後看【行事曆】的時間
規劃安排在那些具體時間
譬如下午三點到五點
完成這些重要的事情
這才能協助我們保持刻意和專注,
讓我們在結束每一天時能有深深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有人可能會問我已經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事情
但我真的很忙,沒有時間作
作者提出幾個建議方法
1. 找到自己的生產力最好的時間之後鎖住只給【精華】使用
2. 有時候提早無法履約,將一些行程取消,把自己找出一些更值得的事
3. 幫自己找到生產日高的時間,成為「晨型人」或「夜衝人」
以上就是書本裡頭對於【精華】我自己的學習
當我們像雷射般
將專注力放在了【精華】
感覺真的是棒透了
但通常沒有這麼容易
因為各式各樣的東西
會想要吸引我們的專注力
像email、FB、Line、線上影音等科技產品
不斷地修改它們的演算法
就是想要獲得我們的青睞
如果有機會看一下我們手機的使用時間
你會無法想樣我們花了多少時間與它相處
因此這個部分就是作者提供我們一些
減少得到「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的方法
作者希望我們成為手機的主人
只把需要的東西才放在手機裡
所以請減少下列這些東西的數量
社交及遊戲App
串流影音軟體
主畫面的東西
(不要喜歡吃到飽)
偶爾可以登出的兩類產品
社交APP與社群帳號
E-mail 及網路
斷絕分心殺手
關掉通知訊息及新聞通知
一早起來不要看手機
學習創造擁抱
個人無干擾空間
設定時間控制器及截止日期
作者介紹了很多的方法
而我覺得底層邏輯就是
1. 釐清使用這些東西的目的
2. 計算想要花多少時間,其餘請關掉
3. 只保留真正重要和有用的
以上就是【雷射】的重要提醒
當我們理解這些可行的策略之後
作者要提醒我們要做紀錄
因為做紀錄
可以幫助我們更老實地面對自己的成果
也可以修改自己的下一次要走的路
只要每天回答這幾個問題:
1.今天的精華是什麼 ? 我是否為了它生時間完成 ?
2.我今天的專注顆度及精力分數,1~10分 在哪裡 ?
3.我嘗試做哪些事情,幫助我自己完成【精華】與【雷射】?
4. 成效如何,明天可以嘗試什麼 ?
5. 今天那一個時段讓你滿懷感激 ?
以上就是作者在【反省】要我們做的事情
閱讀完之後,我自己的感想是
當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時
就會知道專注深根越來越重要
知道什麼不要,學會拒絕放下
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人與事
才不會讓自己覺得忙碌
但又不知道在忙碌什麼
作者在這本書裡
提供了八十幾個策略
絕對不是要照單全收
找到我們自己的生活模式
思考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模式
在放入我們覺得有助於實踐理想的生活模式
最後實踐及調整
才能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精華人生
把時間花在我們的【精華】
才是這本書《生時間》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