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生死思辨EP02|龍德上師:不是命運不改變,而是念頭還沒有轉變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只要聽聞了佛法,即使沒有很通透了解,都會進入我們的阿賴耶識中。

命運的改變,不是只有此時此刻、今生今世;最重要的,是你的「來世」。

有些事,不能錯;有些錯,不能做。

你有正知正念嗎?你的正念可以像是銅板一樣,想要時就拿得出來嗎?

業力大於願力時,你知道會怎麼樣嗎?

podcast 生死思辨EP02

podcast 生死思辨EP02

● 精彩段落

① 深弘誓願,度盡一切有情

② 讓你下墮造業的習氣

③ 帶業可以往生嗎?

④ 你的正念,隨時拿得出來嗎?

本集內容:《佛王誓約》,第162頁。

─────────────────

podcast【生死思辨】— 觀音山播客節目 (每週日更新)

https://sndn.link/fazang

你準備好迎接生死了嗎?不管你忽略或正視死亡,都無法真正地克服它,必須要透過不斷地練習,讓你的心為下一個未知旅程,做好準備。

「生死思辨」podcast,節目內容為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珍貴法義教授,為求生淨土必修的重要教法之一!

─────────────────

● 觀音山 佛法課程

◦ 教材:《佛王誓約》

https://reurl.cc/V6782R

◦ 主講/作者:龍德嚴淨仁波切

https://www.fazang.org/guru

◦ 觀看影音版,訂閱觀音山法藏YouTube

http://bit.ly/2GTXL0b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5會員
2.3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密勒日巴尊者說:「斷除我執外,無餘布施度;斷除狡詐外,無餘持戒度;不畏深義外,無餘安忍度;不離修行外,無餘精進度;安住本性外,無餘靜慮度;證悟實相外,無餘智慧度;所做如法外,無餘方便度;摧伏四魔外,無其餘力度;成辦二利外,無其餘願度;知惑自過外,無其餘智度。」 意思是除去破除我執之外,沒有其他的布
在金剛乘的教法中,有諸多不同的法門,以利於不同根器的人修行。然而,無論四大教派的哪一派傳承都必須與根本上師相應。在修持皈依儀軌時,皈依境的主尊在外境上顯現的是蓮師的身相,但是在本質上,是我們的根本上師;所有本尊的修法,在生起本尊相應時亦同。 《誓言莊嚴論續》:「十萬劫中勤觀修,具相隨好之本尊,不如
觀音山 臺中道場舉辦慶讚偉大的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暨尊貴 龍德上師陞座十五週年紀念日法會,天現雙彩虹異象 無比殊勝 慈悲 龍德上師2023年7月19日蒞臨觀音山 臺中道場,主法 釋迦牟尼佛‧如珍寶加持總集薈供法會,提前慶讚偉大的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暨 上師陞座十五週年紀念日。上師開
觀音山「福慧吉祥‧大護佛法‧圓滿成就專案修法」專案自7月12日至8月9日全球線上舉行。慈悲 龍德上師實體、線上直播弘法,全球善信法友同步共修。 慈悲 龍德上師7月15日蒞臨觀音山 彰化道場開示佛法,強調「一生為己雙手空,一生為眾功德榮。」上師也表示,將舉辦教孝月普度法會,並在中部進行上千桌的普度,
昔日,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苦修時,夜晚的山洞,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那時,祂生起念頭:「這麼黑的山洞裡,不知道會不會有魔鬼啊?」就在祂動這個念頭的時候,一個青面獠牙的岩羅剎女立即現身。尊者害怕地祈請,無論如何持咒、修法,都無法將岩羅剎女驅離。 最後尊者問岩羅剎女:「妳從哪裡來?」岩羅剎女回答說:「我來自
Life is a string of choices.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making the wrong choices as long as you are relying on the wisdom and teachings of Buddha.
密勒日巴尊者說:「斷除我執外,無餘布施度;斷除狡詐外,無餘持戒度;不畏深義外,無餘安忍度;不離修行外,無餘精進度;安住本性外,無餘靜慮度;證悟實相外,無餘智慧度;所做如法外,無餘方便度;摧伏四魔外,無其餘力度;成辦二利外,無其餘願度;知惑自過外,無其餘智度。」 意思是除去破除我執之外,沒有其他的布
在金剛乘的教法中,有諸多不同的法門,以利於不同根器的人修行。然而,無論四大教派的哪一派傳承都必須與根本上師相應。在修持皈依儀軌時,皈依境的主尊在外境上顯現的是蓮師的身相,但是在本質上,是我們的根本上師;所有本尊的修法,在生起本尊相應時亦同。 《誓言莊嚴論續》:「十萬劫中勤觀修,具相隨好之本尊,不如
觀音山 臺中道場舉辦慶讚偉大的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暨尊貴 龍德上師陞座十五週年紀念日法會,天現雙彩虹異象 無比殊勝 慈悲 龍德上師2023年7月19日蒞臨觀音山 臺中道場,主法 釋迦牟尼佛‧如珍寶加持總集薈供法會,提前慶讚偉大的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暨 上師陞座十五週年紀念日。上師開
觀音山「福慧吉祥‧大護佛法‧圓滿成就專案修法」專案自7月12日至8月9日全球線上舉行。慈悲 龍德上師實體、線上直播弘法,全球善信法友同步共修。 慈悲 龍德上師7月15日蒞臨觀音山 彰化道場開示佛法,強調「一生為己雙手空,一生為眾功德榮。」上師也表示,將舉辦教孝月普度法會,並在中部進行上千桌的普度,
昔日,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苦修時,夜晚的山洞,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那時,祂生起念頭:「這麼黑的山洞裡,不知道會不會有魔鬼啊?」就在祂動這個念頭的時候,一個青面獠牙的岩羅剎女立即現身。尊者害怕地祈請,無論如何持咒、修法,都無法將岩羅剎女驅離。 最後尊者問岩羅剎女:「妳從哪裡來?」岩羅剎女回答說:「我來自
Life is a string of choices.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making the wrong choices as long as you are relying on the wisdom and teachings of Buddh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所以人生,一段一段人生生命的過程,我們到底要如何活?要如何活得真正有意義?活得真正有生命的價值?我們從佛的經典中,我們可以處處看到生命的價值觀。 正命者能成道業 發揮生命的價值 反之則造惡業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如何知道往生去處? 一個人死亡後,他的神識會脫離肉體,在還沒有投生到六道前,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這在《西藏度亡經》中有詳細介紹,大約四十九天,此時期,佛經稱為中陰期 若生前沒有修行或是修行不認真者,都必須經過此中陰期,這期間是決定往生到哪一道的關鍵。 本文摘要 如何知道往生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Thumbnail
生死事大~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所以人生,一段一段人生生命的過程,我們到底要如何活?要如何活得真正有意義?活得真正有生命的價值?我們從佛的經典中,我們可以處處看到生命的價值觀。 正命者能成道業 發揮生命的價值 反之則造惡業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如何知道往生去處? 一個人死亡後,他的神識會脫離肉體,在還沒有投生到六道前,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這在《西藏度亡經》中有詳細介紹,大約四十九天,此時期,佛經稱為中陰期 若生前沒有修行或是修行不認真者,都必須經過此中陰期,這期間是決定往生到哪一道的關鍵。 本文摘要 如何知道往生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Thumbnail
生死事大~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