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底ChatGPT的推出面向大眾的服務後,因為簡便好上手的服務,2個月用戶人數便突破1億,並帶起全世界對於人工智慧議題的狂熱討論,同時也將這個科技發展白熱化。而觀察到不到一年間,各種AI也開始百花齊放,從原本的引起話題的語言生成科技ChatGPT或是AI生圖的Midjourney,到現在各式各樣的服務都可以加入AI應用,網路上也不乏各種應用教學,甚至到可能對人類產生的威脅討論等。
隨著AI的熱度上升到有逐漸趨緩,雖然尚不致於變成2000年代網路泡沫化的幻影,但已經可以深深反映出人們對於AI已經從驚嚇欣喜,變成逐漸習慣接受。
記得小時候有一個對話網頁,是從史蒂芬史匹伯的電影《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啟發而來的,當時對於有網站(並有人)可以練習英文對話感到非常的開心,但後來不知何時因網路泡沫化也消失在洪流之中了。
所以當ChatGPT問世時,也搭上第一波使用潮,一開始感嘆其功能的強大加上被取代的害怕,到利用它做各種翻譯及發想來提升工作效率,最後開始學習與它溝通協調減少錯誤,讓人覺得它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夥伴。好處是不用像跟助理溝通一樣,隨時要擔心且安撫它的情緒變化,但對於一直出現的錯誤偏見要再而三的溝通,也是讓人有點惱火。
但隨著越多的人工智慧生成應用誕生,同時也觀察到周遭人及媒體對AI的看法,發覺其中大致可以分成四類人群:
後悔沒買股票派
5月輝達Nvidia的暴漲,將這波股票行情帶上史無前例的高峰,儘管市場整體對經濟有著升息跟衰退的疑慮,依舊無法阻擋人工智慧概念股的飛漲,大部分的網民們也紛紛哀號喪失了上車的機會,眼看著股價暫時無大跌回落的跡象,帶著深深的惋惜,無時無刻關注著AI,試探著再次進場的時機。
不用就沒傷害的躺平派
相較於股票派緊盯科技是為了好進場投資,這一派面對未知,選擇了躺平。有點像當初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剛開始普及時,一些老人家一直排斥說自己不會用,「反正我就不會用啦!」「手寫報表還不是做了十幾年!」因為害怕學習新事物而排斥,甚至是視人工智慧為惡魔,覺得它以後一定會先淘汰人類然後控制地球等。
什麼都試危機重重派
而這一派則有著極高的危機意識,深怕被世界變化的腳步所淘汰,也很害怕未來人類工作都被AI所取代,因此他們努力的鑽研各種生成工具,看遍所有AI教學影片,一直努力跟上各種推陳出新的新功能及應用,甚至加入了各種不同的服務會員,卻把自己搞得越來越混沌。
好好用上癮派
而危機重重派延伸來的,可能就是這群AI上癮症患者,什麼都說「用AI試一下!」或「這個讓ChatGPT寫就好!」非常的依賴人工生成科技。這群人他們依賴的程度宛如過去什麼都問Google一樣,或是總上網找懶人包的內容,並且通常他們對所得到的資訊沒有任何懷疑,覺得這些科技是偉大的發明,既方便又快速好用,一定是人類發展的福祉。
這四大族群是近期從身旁的人及媒體觀察而來歸納的四個主要族群,當然還有其他可能性或是混和體。
而從一個資深行銷企劃及文字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適當的使用人工智慧,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補足平常想不到的創意靈感,在使用過一段時間後,對於如何應用AI的方法也有幾項建議,而這也或許是打造「人類」vs「非人類」的關鍵點。
以下是幾個使用AI人工生成的方式:
不需要每個都用,選順手的就好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就像手機一樣,安卓或蘋果都各自有強大粉絲,端看消費者上手跟喜好的程度不同。
不要擔心沒有跟上時代,只要有辦法得到想要的結果,選擇一個喜歡並順手的工具就好,不需要通通使用。就像Illustrator和Photoshop一樣可以做設計,選擇的交通工具不同,只要能到達目的就行。另外也要培養一個認知,適當的分配工具給會使用的人,也是人類藉由「管理」來提升自己層級的一個辦法。
整合應用比會用很多工具還重要
另外延續前面的工具使用,如果只會輸入指令—得到結果,那麼恭喜你就要被AI取代了!因為換誰來做都可以,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並只做局部的工作,如此是十分輕鬆但也容易被取代,未來甚至有可能由AI下指令給AI! 身為人類,應該學習以一個綜觀的概念去整合應用不同的科技,就像企劃或策略專家一樣,整合可以應用的資源,將其價值最大化,也創造自己無可取代的地位。
發現問題並下對指令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解決問題,因為需要的答案有很多人(及非人類)都可以回答,但發現問題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曾經看過一篇Instagram上的Po文道:「設計師們不用擔心AI會搶走你的客戶,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他們要什麼。」就像一個好的行銷人員,只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搶先發現客戶痛點,才可能帶出人貼近目標的解決方案,發現問題,問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培養整合、辨別及查證的能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如何整理應用所得資訊及成果。畢竟AI不是肚裡的蛔蟲,有時候給出的內容和資訊還是很鬆散的,加上人類在訓練上導致的偏見及誤差,很多時候看似完整的內容其實只是語意通順的幹話(相信用過ChatGPT的人很有感)。
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學會如何批判性思考能力,查證資料來源,將是所有人都應該有的基本素養,而人類獨有的思考能力,可能也是防止人類被機器取代的解方,因為我們的意識才能控制科技發展及使用的方式。
根據BBC在2019年一文<人工智能未來可能會摧毀人類的真正原因>引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斯圖爾特·羅素教授Stuart Russell的書《人類相容:人工智能與控制問題》,未來可能人類會被滅絕的原因不是因為機器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而是人類為其設定了錯誤的目標進而導致人類毀滅。
因此在帶著正確的思考去分析、整合、評斷、應用從AI得到的訊息,變成重要且關鍵的一步。
總結來說,科技與技術的誕生本是為了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及改善生活,或許我們也該回到發明的本質,去擁抱接受它,並學習如何正確使用來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況且做行銷的人應該知道,在這個年頭,爆紅造成的話題或是熱銷商品往往是無法掌握的,尤其是那消費者善變的心思,更是讓人難以捉模。
那些因為病毒影片造成的炫風,像是為了支持街邊饅頭阿伯造成的熱銷,或是白飯事件影響的快炒店話題,這些因為人類情感波動產生的七情六慾,目前還是機器無法預測到的地方,而這也將成為我們最寶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