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二二九:「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

二二九:「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太陽傷寒是表證,本應用汗法,但卻被用吐法或是攻下之法來治療,病邪無法排出體外反而更入裡去,「不大便五六日」,病從太陽進入陽明後,五六天不大便,腸胃津液傷到了,「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下午三點過後會感覺一陣一陣的熱,不會怕冷,會自言自語,胡說八道,好像看到鬼一樣,「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嚴重的時候,人都不認得了,會喜歡摸衣服或是床緣邊,情緒煩躁不安,呼吸很喘,眼睛瞪得大大的,這是快要亡陽的現象,「脈弦者生,濇者死」,弦脈是摸起來像吉他弦一樣,硬硬的,這是實證,代表裡面還有東西;濇脈是按下去空空扁扁的,沒有東西,這是虛證,跟前一條辨說的脈短者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