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車廠的自以為是:為何電動車要模擬有缺陷的機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要給電動車加上"假變速箱" 是使用者無法割捨那種舊有的感覺,還是老車廠自以為是?

愛車攝於恆春東門

愛車攝於恆春東門


老車廠表示,為了避免使用者不習慣,所以加入模擬變速,這樣開起來可以感覺到和油車相似的感覺。其實我不覺得這個現像反應人們的情感或是對於變化的恐懼,更大的原因來自於老車廠的自以為是,他們覺得使用者無法割捨,其實是自己無法割捨。變速箱是因應了引擎的缺陷而存在,而換檔是增加了使用上的不便,同時也是學習成本,為了降低這個影響,所以才會出現自排車。而如今為了去配合舊感覺,反而讓一個原本平順的加速,去模擬一個忽快忽慢的感覺;讓一個更完美的機器去模擬有缺陷的機器,這真是一種莫名奇妙的行為。

變速箱的歷史:從必需到選擇

變速箱曾是內燃機車輛的必需部件,因應引擎的缺陷而存在。引擎因為啟動時會伴隨大輻的能量損耗與機械磨耗,早期甚至無法自行發動,需要外力的協助。加上其輸出能力大輻受到轉速影響,高效輸出範圍狹小。因而發展出變速箱與離合器,使得車輛停止時,可以斷開與車輪的連動,使引擎以低轉速維持運轉,避免停止。並且可以借有不同的齒輪比進行變速,使得在不同速度時,盡可能使引擎保持在較有效的輸出轉速。而為了使用變速箱,駕使必需學習如何使用離合器換檔,並注意避免引擎熄火。隨著自排車的出現,換檔的問題才逐漸降低,駕使的學習成本也才得以下降。

電動車的完美機器:不再需要變速箱

電動車的出現本應讓變速箱成為過去式。電機的平穩輸出使得變速箱不再必要,人們擁有了更純粹、更直接的駕駛體驗。從低轉速高扭力,一直到達轉速上升至閥值,扭力才開始下降。並且可以在很大範圍的轉速中維持高效輸出。電動機的效率高達90%,而內燃機則因為機械損耗和熱損耗,效率只有不到40%。而根據2018年美國能源局的研究報告顯示,電動車轉換的效率可達77%至82%,但燃油車輛的能源轉換效率卻僅有12%到30%。

莫名奇妙的選擇:模擬有缺陷的機器

然而,一些老車廠卻堅持要在電動車上配備假變速箱。這個決策反映了他們對使用者無法割捨的假象,其實更多的是製造者無法割捨。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行為,一個更完美的機器竟然要去模擬有缺陷的機器。明明可以平順行駛的交通工具,老車廠卻覺得,需要分區段進行加速,才符合架駛人的習慣,這讓身為駕駛人的我深感不能苟同。

批判與反思:需要一個更開放的視野

這個現象值得我們反思。電動車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駕駛的本質和未來。老車廠的這種自以為是,可能正在限制其自身的想像和創新。使用者並非他們想像中的那麼無法接受改變,這件事就從單踏板也可見一斑。因為電動機具有將動能回收的能力,因此在完全放開踏板使車輛滑行時,會使車度快速的下降,因此除了緊急狀況外,幾乎不需要使用到制動踏板,也因此制動部件的損耗也非常低。這原本是和燃油車相當大的不同,然而使用者卻也快速的適應了,甚至有不少車廠快速跟進,連較早開始開發電動車的比亞迪,早期也是使用偏向燃油車駕駛習慣的踏板,在特斯拉推出後,也跟進推出單踏板模式。

新舊交替是必然

電動車代表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不應該讓過去的習慣和固執的觀念束縛未來的可能性。對於這個莫名奇妙的假變速箱現象,我們應該有更深入的批判和反思,才能真正迎接未來的創新和變革。隨著科技進步速度越來越快,未來還會面臨更多需要改變的舊習慣,如果能夠更好,那又何必執著於舊有習慣?一代新人換舊人,其實…擅長改變,會使的適應力更強,也將在變化更大的未來,更加如魚得水!


avatar-img
36會員
95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龍阿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語言和邏輯,包含了一切知識和智慧!?我在格友的文章中回應到: 語言和邏輯已經包含了一切的知識和智慧。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所以學習的基礎至少要有一種語言,通常是母語,要非常的熟,熟到爛,如此才有辦法發展精準和覆雜的邏輯。 在我還沒接觸AI之前,我從沒想過機器可以承載智慧,我也曾經以為,人類之所以
回應格友 文中提到的觀點。 如果孩子爬欄杆,爬窗戶,告訴他可能發生的危險,這樣算威脅嗎? 如果孩子的挑戰性很強,沒有真正受到傷害前,仍會不斷嘗試,如此你不阻止他嗎? 我覺得沒有完美的手段,威脅利誘也有其必要的時候! 避害驅利是生物的基本本能,問題在於如何引導孩子有更廣闊的視野,而不是只看眼前…
新的吐槽題目又來了,最近一直看到類似的標題,一直重覆,一直重覆,真是看到毛都"牙"起來了! 用伺服器的耗水量,去算出回答一個問題"喝"掉多少水,不知道怎麼算,我真的很好奇。另外,我還很好奇,伺服器怎麼"喝"水?喝完了水去哪?又排出了什麼? 其實伺服器最主要的耗水是冷卻水,而冷卻水是冷水進熱(溫)
帶有亞斯伯格的我,對於共感這樣的能力是較弱的,然而就像是重聽的人,對聲音感受薄弱,戴上助聽器一般。有趣的是,因為這是個外掛技能,當我感到疲累時,可以輕易摘下助聽器…享受一個人的安靜。
在拜讀了格友的文章後讓我更有信心,提起畫筆… 我在國中時,曾進過私校美術班,雖然名為美術班,但其實也只是披著美術皮的所謂資優班(高壓升學班),一個星期有四堂美術課…
最近卡片盒筆記法成為了熱門話題,無數的文章和書籍都在推崇這個工具,甚至有人宣稱它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祕訣(其實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但我們真的應該盲目地追求這個工具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工具和屬於自己的習慣,把一位成功者使用的工具,拿來大作文章,我覺得有點莫名奇妙…我不明白,其實那就是一個工具...
語言和邏輯,包含了一切知識和智慧!?我在格友的文章中回應到: 語言和邏輯已經包含了一切的知識和智慧。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所以學習的基礎至少要有一種語言,通常是母語,要非常的熟,熟到爛,如此才有辦法發展精準和覆雜的邏輯。 在我還沒接觸AI之前,我從沒想過機器可以承載智慧,我也曾經以為,人類之所以
回應格友 文中提到的觀點。 如果孩子爬欄杆,爬窗戶,告訴他可能發生的危險,這樣算威脅嗎? 如果孩子的挑戰性很強,沒有真正受到傷害前,仍會不斷嘗試,如此你不阻止他嗎? 我覺得沒有完美的手段,威脅利誘也有其必要的時候! 避害驅利是生物的基本本能,問題在於如何引導孩子有更廣闊的視野,而不是只看眼前…
新的吐槽題目又來了,最近一直看到類似的標題,一直重覆,一直重覆,真是看到毛都"牙"起來了! 用伺服器的耗水量,去算出回答一個問題"喝"掉多少水,不知道怎麼算,我真的很好奇。另外,我還很好奇,伺服器怎麼"喝"水?喝完了水去哪?又排出了什麼? 其實伺服器最主要的耗水是冷卻水,而冷卻水是冷水進熱(溫)
帶有亞斯伯格的我,對於共感這樣的能力是較弱的,然而就像是重聽的人,對聲音感受薄弱,戴上助聽器一般。有趣的是,因為這是個外掛技能,當我感到疲累時,可以輕易摘下助聽器…享受一個人的安靜。
在拜讀了格友的文章後讓我更有信心,提起畫筆… 我在國中時,曾進過私校美術班,雖然名為美術班,但其實也只是披著美術皮的所謂資優班(高壓升學班),一個星期有四堂美術課…
最近卡片盒筆記法成為了熱門話題,無數的文章和書籍都在推崇這個工具,甚至有人宣稱它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祕訣(其實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但我們真的應該盲目地追求這個工具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工具和屬於自己的習慣,把一位成功者使用的工具,拿來大作文章,我覺得有點莫名奇妙…我不明白,其實那就是一個工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一切的起源都來自一個傳說,流傳於馬達界當中的一項傳說"得槽滿率者必得高效率",造就了新的電動車馬達設計概念。 某一天馬達設計者發現,圓形的漆包線在堆疊時,中間會有明顯的空隙間隔,明顯降低槽滿率;但若是方形的漆包線,就可以避免這些空隙,因此漆包平角線的需求應運而起。 有了漆包平角線,馬達設計者就如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特別標示年度,係因為隨科技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假,在未來可能成真。 發電機的假議題,並非僅針對電動輔助自行車,而是所有的電動載具加裝發電機,其實都很容易不切實際。但不能全盤否定,至少筆者在部分的電動車上有看到正確且巧妙的使用實例;如下圖所示,是利用車子運行時會遇到的額外動能來進行充電,而非直接耦合車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一切的起源都來自一個傳說,流傳於馬達界當中的一項傳說"得槽滿率者必得高效率",造就了新的電動車馬達設計概念。 某一天馬達設計者發現,圓形的漆包線在堆疊時,中間會有明顯的空隙間隔,明顯降低槽滿率;但若是方形的漆包線,就可以避免這些空隙,因此漆包平角線的需求應運而起。 有了漆包平角線,馬達設計者就如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特別標示年度,係因為隨科技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假,在未來可能成真。 發電機的假議題,並非僅針對電動輔助自行車,而是所有的電動載具加裝發電機,其實都很容易不切實際。但不能全盤否定,至少筆者在部分的電動車上有看到正確且巧妙的使用實例;如下圖所示,是利用車子運行時會遇到的額外動能來進行充電,而非直接耦合車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