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當身心科醫生需要有的特質

    話說今天去桃園療養院的第一天,總結來說就是

    完全有一種被打到的感覺

    就是自己的狀況就是非常的有被嚇到的感覺。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要往上去蘆洲相關的區域去見習,結果我發現那個護理師看起來非常兇。大約就是你一看到就不會想靠近,氣場非常強大。

    結果我的同行就主動上去問問題(不知道她哪來這麼多問題哈哈)然後發現他其實也不會兇人(不過莫名其妙被兇也是蠻奇怪的)

    然後我們就去探訪了許多家庭。結果發現,有許多家庭的狀況都不太好,有一個家庭,家中五個人有三個都有思覺失調症,就是非常困難啦

    中間我也談到我的家庭狀況,媽媽有強迫症、自言自語、會在手上寫字,嗯...就是經典的思覺失調症症狀

    話說思覺失調症並沒有一個完整的data可以去證明他一定有,就像是光譜一樣。

    所以一般在看診時會採取問卷的方式去進行

    中間我也跟精神科醫生聊到「吸渣體質」,結果依照依附理論是真的有可能的。也就是說,你可能是不安全型依附,就很容易會有不安全的伴侶

    知名的精神科醫生有鄧惠文跟王俸鋼醫生兩個人

    什麼樣的適合當精神科醫生

    我們下午的診有跟總醫生聊天,結果發現相對來說生活的狀態比較好,就是會比較悠閒(?,我中間因為醫生有點小小抱怨,不過我的說這就是所謂的雜音,不要去在乎,要去相信自己。

    假設你要擔任精神科醫生,第一點就是情商要好,就是不要太容易被所謂的情緒所煽動。例如病人生氣你就生氣,這樣很能持續下去

    再來,就是你要對於病人有好奇心。因為看診中間不會中斷,這樣的話假設你對人沒有好奇心,你是很難持續下去的

    當然精神科醫生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你想要病人住院,但是病人可能不願意


    話說精神科是夕陽產業?因為現在在推所謂的一般外科,也就是嚴重的反而精神科醫生會治不到。不過不會被AI取代,因為需要時間

    精神科可以學以致用,這點倒是可以看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人生沒有健康,什麼都沒有」是我寫作的座右銘。今年19歲,來自桃園,現在就讀醫學系大二。我把感性的我放在性感的麵包(另外一個帳號),希望在讀醫學系的過程中能夠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醫學知識。有問題可以直接私訊:hys921031@gmail.com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