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短評】之前的我們 |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的我們》電影海報

《之前的我們》電影海報

《之前的我們》用因緣一詞涵構了愛情關係(親密關係),今世的偶然相戀,很有可能都是前世的久別重逢。電影的步調緩慢,環繞著三個人的關係,一對夫妻(諾拉和亞瑟)和太太小時候的親梅竹馬(海聖)。

這並不是個三角戀的猜忌情誼,而是藉由這三者的關係,訴說「選擇」所帶來的可能未來、失去與獲得。過去以人生抉擇為主題的電影不少;《媽的多重宇宙》、《樂來樂愛你》、《心靈捕手》我個人認為 2018 年的劇情長片《後來的我們》最貼合《之前的我們》。

《之前的我們》的一大亮點就是移民,移民為個體所帶來的不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遷移,更是文化、語言、學習、自我定位的重新適應。《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之前的我們》的一大亮點就是移民,移民為個體所帶來的不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遷移,更是文化、語言、學習、自我定位的重新適應。《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後來的我們》聚焦在相戀之後的彼此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而《之前的我們》則呈現了截然不同的彼此如何由因緣串起彼此的相遇。不過《之前的我們》的一大亮點就是移民,移民為個體所帶來的不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遷移,更是文化、語言、學習、自我定位的重新適應。

諾拉說到自己和海聖在異地相遇時,看見一個被韓國文化完美規訓的成年人,一個平凡的上班族,卻也感覺到自己變得更「韓國」了一些。當諾拉和她的枕邊人,亞瑟,躺在同一張床上時,睡夢中的諾拉卻說著韓語,那是亞瑟無法進入的語言。

在身分上,諾拉的確是個美國人;在文化上,她有著美韓文化交融的基因;然而,在原生的個體記憶裡,她的血液裡仍舊是個韓國人,一個不能否認的身分象徵。

在身分上,諾拉的確是個美國人;在文化上,她有著美韓文化交融的基因;然而,在原生的個體記憶裡,她的血液裡仍舊是個韓國人,一個不能否認的身分象徵。《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在身分上,諾拉的確是個美國人;在文化上,她有著美韓文化交融的基因;然而,在原生的個體記憶裡,她的血液裡仍舊是個韓國人,一個不能否認的身分象徵。《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之前的我們》不像《後來的我們》有著大量的虐心台詞,如: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兩人在生活瑣事的沖刷之下,似乎也只能無奈與彼此道別。但是,就算「我們」可以走到最後,那就會是個比較好的結局嗎?

《之前的我們》以人生抉擇溫柔地回應了這個大哉問,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正如諾拉、亞瑟、海聖三人的關係。

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諾拉、海聖,情投意合的青梅竹馬,最後只能在外地短暫相見後訣別;諾拉、亞瑟,偶然因興趣交織的兩人,最終牽著彼此的手走向了婚姻。夾在中間的諾拉,只在亞瑟投射了「我們」的想像,而海聖只能以「不在場的在場」存於諾拉的未能延續的人生裡。

《媽的多重宇宙》說道,每一個選擇都是中性的發展,並沒有好與壞的論辯。《之前的我們》延伸了這個話題:雖無好壞,卻有遺憾。

而這正是《之前的我們》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三人的關係裡都淺淺地藏著一些遺憾,然而,也是現階段對彼此而言最好的選擇。在短短的今世,只能好好的把握這段因緣。正如柏拉圖曾說:人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

在短短的今世,只能好好的把握這段因緣。正如柏拉圖曾說:人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在短短的今世,只能好好的把握這段因緣。正如柏拉圖曾說:人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之前的我們》電影劇照


avatar-img
96會員
216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口罩,這個專屬臉部的物件,在疫情之下催生出了許多跟容顏有關的現象:ZOOM 畸形症。大抵跟我們的自信有關,奇妙的是,戴口罩可以為我們增加自信,卻也不可避免地剝奪了我們的自信。
行動電源的原文 portable charger 可直譯成「可攜帶的充電器」不過我更喜歡另一種說法: Power Bank「能源的銀行」,也就是「將能源存入之後,可以隨意提領」的意思。
近期阿嬤的吃飯速度越來越慢,甚至連胃口也是每況愈下。阿嬤吃飯大多不會自己夾菜,需要別人主動夾菜給她,不然阿嬤就會默默把整碗白飯吃完。
在賽博龐克的作品,經常描繪個體的意識可以被保留甚至被植入大腦,而在科幻作品中,記憶/意識則是角色區分「我是誰?」的重要判準。
賽博龐克作品的人們癡迷於人體改造,用大量的科技植入物增強人體特定器官的能力。在許多賽博龐克的影視作品裡,我們能看到這種技術被瘋狂的濫用,彷彿人類與生俱來的四肢隨時都能被冰冷的機械義肢替換/取代。
在廣告密布的世界,人們幾乎沒有自由,只能被接連不斷的廣告牽引著生活。構成賽博龐克的浮華世界,有兩個重要的關鍵要素:消費主義文化、社會權力控制。
口罩,這個專屬臉部的物件,在疫情之下催生出了許多跟容顏有關的現象:ZOOM 畸形症。大抵跟我們的自信有關,奇妙的是,戴口罩可以為我們增加自信,卻也不可避免地剝奪了我們的自信。
行動電源的原文 portable charger 可直譯成「可攜帶的充電器」不過我更喜歡另一種說法: Power Bank「能源的銀行」,也就是「將能源存入之後,可以隨意提領」的意思。
近期阿嬤的吃飯速度越來越慢,甚至連胃口也是每況愈下。阿嬤吃飯大多不會自己夾菜,需要別人主動夾菜給她,不然阿嬤就會默默把整碗白飯吃完。
在賽博龐克的作品,經常描繪個體的意識可以被保留甚至被植入大腦,而在科幻作品中,記憶/意識則是角色區分「我是誰?」的重要判準。
賽博龐克作品的人們癡迷於人體改造,用大量的科技植入物增強人體特定器官的能力。在許多賽博龐克的影視作品裡,我們能看到這種技術被瘋狂的濫用,彷彿人類與生俱來的四肢隨時都能被冰冷的機械義肢替換/取代。
在廣告密布的世界,人們幾乎沒有自由,只能被接連不斷的廣告牽引著生活。構成賽博龐克的浮華世界,有兩個重要的關鍵要素:消費主義文化、社會權力控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部戲讓我強烈的感受到,一廂情願的執著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要學會放棄才能讓自己擁有彼此最美的回憶
Thumbnail
「在韓文中有個詞,『因緣』,它的意思是天意或是命運,特別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他應該來自佛教和輪迴的信仰。即使只是在路上擦肩而過的偶遇也是一種因緣,因為他們在前世一定有些關係,他們才會相遇。」
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真的很難說…… 今日相識的這段緣份,其實是牽起了一段又一段的緣起緣滅。 「所謂的大時代,不過就是一個選擇。或去或留。」
Thumbnail
往事如煙,幽微苦澀—現實情懷,早就把妳留在身邊。 往事如煙,卻難以走出--願來世,我們都有好的結局。
Thumbnail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靈魂,都是不斷在投胎轉世,很多今世所遇到的人,其實在前幾世當中,也曾經跟你有過連結,只是用不同的身分出現在你身邊。 之所以會在今生相遇,有可能是前幾世,你跟對方的連結當中,產生了因果。 我們曾經為一位女孩用塔羅釐清感情關係,發現她跟自己前夫始終藕斷絲連,無法往新的感情邁進。 我
Thumbnail
如果這一世成為前世,下一世的我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明明是彼此最特別的存在,卻沒有理由再爲對方停駐;明明還是深愛著對方,這份情感卻只能永遠塵封在心底—我沒有身份對你說「我很想你」,你也沒有立場對我說「我還愛你」。
Thumbnail
對我來說,在女生十二年前提出不再聯繫的要求時,這段戀情就隨著流下的眼淚劃下了句點,接下來只能一路向前。而男生則是十二年後,在紐約、在認知到女生現在過得很幸福、先生是個很愛她的好人,感傷之餘才理解了自己一直以來放在腦海裡的那些「如果」自始至終都不會實現。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
Thumbnail
本片作為席琳宋的導演初作,展現其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富含詩意的鏡頭語言,沒有戲劇化的對白、亦無蓄意打造的鏡頭感,以最為寡淡的方式,講述複雜又濃厚、人與人之間的「因緣」。前世今生,因緣相織,現實生活並非典型愛情故事,也許故事就該於此戞然而止,也許你是前世非今生之因,或是來世而非今生之緣,都罷。
Thumbnail
這部戲讓我強烈的感受到,一廂情願的執著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要學會放棄才能讓自己擁有彼此最美的回憶
Thumbnail
「在韓文中有個詞,『因緣』,它的意思是天意或是命運,特別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他應該來自佛教和輪迴的信仰。即使只是在路上擦肩而過的偶遇也是一種因緣,因為他們在前世一定有些關係,他們才會相遇。」
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真的很難說…… 今日相識的這段緣份,其實是牽起了一段又一段的緣起緣滅。 「所謂的大時代,不過就是一個選擇。或去或留。」
Thumbnail
往事如煙,幽微苦澀—現實情懷,早就把妳留在身邊。 往事如煙,卻難以走出--願來世,我們都有好的結局。
Thumbnail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靈魂,都是不斷在投胎轉世,很多今世所遇到的人,其實在前幾世當中,也曾經跟你有過連結,只是用不同的身分出現在你身邊。 之所以會在今生相遇,有可能是前幾世,你跟對方的連結當中,產生了因果。 我們曾經為一位女孩用塔羅釐清感情關係,發現她跟自己前夫始終藕斷絲連,無法往新的感情邁進。 我
Thumbnail
如果這一世成為前世,下一世的我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明明是彼此最特別的存在,卻沒有理由再爲對方停駐;明明還是深愛著對方,這份情感卻只能永遠塵封在心底—我沒有身份對你說「我很想你」,你也沒有立場對我說「我還愛你」。
Thumbnail
對我來說,在女生十二年前提出不再聯繫的要求時,這段戀情就隨著流下的眼淚劃下了句點,接下來只能一路向前。而男生則是十二年後,在紐約、在認知到女生現在過得很幸福、先生是個很愛她的好人,感傷之餘才理解了自己一直以來放在腦海裡的那些「如果」自始至終都不會實現。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
Thumbnail
本片作為席琳宋的導演初作,展現其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富含詩意的鏡頭語言,沒有戲劇化的對白、亦無蓄意打造的鏡頭感,以最為寡淡的方式,講述複雜又濃厚、人與人之間的「因緣」。前世今生,因緣相織,現實生活並非典型愛情故事,也許故事就該於此戞然而止,也許你是前世非今生之因,或是來世而非今生之緣,都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