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龐克|意識上傳 vs 社群媒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誰?」

在賽博龐克的作品,經常描繪個體的意識可以被保留甚至被植入大腦,而在科幻作品中,記憶/意識則是角色區分「我是誰?」的重要判準。如《銀翼殺手》和《攻殼機動隊》的 Deckard 和素子都是因為發現到記憶與現實的不對稱,產生了對自我身分的懷疑。

而在美國科幻作家 Philip K. Dick 筆下的作品《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裡,記憶控制的技術反而成了外星人箝制全地球人的手段,讓地球人活在外星人的陰謀下而不自知。

在賽博龐克的作品,經常描繪個體的意識可以被保留甚至被植入大腦。Photo by Wilmer Martinez on Unsplash

科幻作品經常挑戰「記憶/意識 — — 自我」的界線,記憶是辨別自我的重要規依,意識到清晰的自我才能根據其身分而行動。不過,在高度發展科技的賽博龐克,意識反而變成可以被外部化的客體,個人的自我認同永遠可以抽換

換言之,在記憶和意識可以隨時被抽換的世界,身分認同將會成為一種危機,更甚者,世人將不再認為「記憶/意識 —  自我」有其重要性。

動畫《攻殼機動隊》的主角素子得知電子腦的記憶可以被駭客入侵竄改後,開始懷疑自己記憶的真實性,是否也曾被動過手腳(來源:動畫劇照)

動畫《攻殼機動隊》的主角素子得知電子腦的記憶可以被駭客入侵竄改後,開始懷疑自己記憶的真實性,是否也曾被動過手腳(來源:動畫劇照)

與自我失根的人

賽博龐克為我們投射的「與自我失根的人」其實早在 40 年前便有線索。專門研究科技與社會互動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Sherry Turkle 在她 1984 年的著作《電腦革命》(The Second Self)指出,資訊科技(特別是電腦)所創造的數位空間,賦予人類編輯自己身分的能力,如同原文書名 “The Second Self”(第二自我)。

用社群媒體做為例子,就很好想像 Turkle 的隱喻。我傾向將社群媒體視為舞台(當然,不是只有我這麼認為)每個註冊的使用者,從最初的純粹展現,最終都成了的精緻展演。長期使用下來就會產生「線上的自我/線下的自我」的身分矛盾。

尤其,當我們越是想要獲得虛擬的掌聲、眾人的擁戴、全球的關注,而選擇只展現某個部分的自己,或是刪除不符合「線上人設」的照片,就越是會產生身分矛盾。隨之而來的,開始對線下的自己感到不滿意,甚至錯把數位空間當成自我的救贖

你在 Facebook 上也有分身嗎?(來源:網路)

你在 Facebook 上也有分身嗎?(來源:網路)

在數位空間編輯自我

社群媒體呈現了 Turkle 的洞見:

我們與科技不僅僅只是功能上的互動,它甚至會影響人格的發展。

使用者可以在數位空間打造專屬於「這裡」的記憶和意識,發展出一個與現實毫無關聯的自我,而人人都可以在數位空間編輯自我。不論是《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或是《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都設定只有把持權力/技能的少數人才能編輯他人的記憶和意識,如:資本家、駭客、外星人。

然而 Turkle 所看見的世界卻不盡如此,她認為只要連上網人人都可以編輯自己的記憶和意識。比起高端的記憶控制技術的邪惡外衣,社群媒體的設計顯得和藹可親、滿富活力,只消更低的成本即可達成,而且 24 小時全年無休。

看似連結全人類的社群媒體,卻達到了比記憶控制技術更可怕的效果;不僅模糊了現實與虛擬的界線,甚至在數位空間為我們建構了如烏托邦的幻夢,讓使用者甘願更動現實,就為了成就自己在數位空間的虛擬化身。

— 

當我們對現實不再留戀,即使變成一片廢墟也無妨,從那時刻起,人類社會便走向了高端科技、低端生活(High Tech, Low Life)的道路。來源:《Cyberpunk 2077》遊戲畫面

當我們對現實不再留戀,即使變成一片廢墟也無妨,從那時刻起,人類社會便走向了高端科技、低端生活(High Tech, Low Life)的道路。來源:《Cyberpunk 2077》遊戲畫面

我們早已走入的未來

當我們對現實不再留戀,即使變成一片廢墟也無妨;那麼,我們便能欣然地接受數位空間的虛擬浮華,擁抱科技為我們鋪設的康莊大道。從那時刻起,人類社會便走向了高端科技、低端生活(High Tech, Low Life)的道路。

正如美國科幻作家 Paolo Bacigalupi 所說:

“Human beings weren’t going to the moon; we were going digital.” 
人類不會登上月球,我們會進入數位世界。)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3/07/28
感謝分享!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16會員
250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3/25
切卡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個由演算法塑造的文化生態中,這些所謂「個人化」的推薦機制,其核心邏輯並非拓寬大眾的文化視野,而是加強可預測性與舒適性。
Thumbnail
2025/03/25
切卡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個由演算法塑造的文化生態中,這些所謂「個人化」的推薦機制,其核心邏輯並非拓寬大眾的文化視野,而是加強可預測性與舒適性。
Thumbnail
2025/02/25
合成數據並未能緩解數據缺乏的焦慮,隨著模型幾代的演算,生成的作品愈趨同質、失去多樣性;甚至,最後陷入模型自嗜的狀況。
Thumbnail
2025/02/25
合成數據並未能緩解數據缺乏的焦慮,隨著模型幾代的演算,生成的作品愈趨同質、失去多樣性;甚至,最後陷入模型自嗜的狀況。
Thumbnail
2024/11/12
因為 Spotify 的推薦機制,當代歌曲的副歌都有往前的現象;甚至,現在歌曲的時長也正在縮短。
Thumbnail
2024/11/12
因為 Spotify 的推薦機制,當代歌曲的副歌都有往前的現象;甚至,現在歌曲的時長也正在縮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流星群撞上地球時,我撞到頭,失憶了,還臉盲。 但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人說最好的偽裝術是讓人「看過就忘」,萬一只是有人希望,我記不起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呢?或者更糟,萬一他們原先希望我不單是失去記憶呢? 對,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萬一這一切,其實是人為操縱的意外呢?
Thumbnail
在流星群撞上地球時,我撞到頭,失憶了,還臉盲。 但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人說最好的偽裝術是讓人「看過就忘」,萬一只是有人希望,我記不起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呢?或者更糟,萬一他們原先希望我不單是失去記憶呢? 對,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萬一這一切,其實是人為操縱的意外呢?
Thumbnail
你相信記憶是可以被改寫的嗎?我是這樣相信的。不覺得記憶就像一團可塑性很高的黏土嗎?不同的狀態下探頭回去感受,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發生。而《再見機器人》正是一部這樣的電影,它讓我理解到,記憶是可以重新修改的。
Thumbnail
你相信記憶是可以被改寫的嗎?我是這樣相信的。不覺得記憶就像一團可塑性很高的黏土嗎?不同的狀態下探頭回去感受,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發生。而《再見機器人》正是一部這樣的電影,它讓我理解到,記憶是可以重新修改的。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一、架構 1.設定世界觀與其原則 設定:現實異能 2.確定其中可能發生的遺憾與美好 主題:人生總有不完美 3.先寫純劇情,強調意外與好事的碰撞 劇情:物極必反,各種鳥事 4.融入角色動機與心境,讓人同情 人物:有缺陷的英雄 5.設計畫面畫出故事 畫風:寫實魔幻 二
Thumbnail
一、架構 1.設定世界觀與其原則 設定:現實異能 2.確定其中可能發生的遺憾與美好 主題:人生總有不完美 3.先寫純劇情,強調意外與好事的碰撞 劇情:物極必反,各種鳥事 4.融入角色動機與心境,讓人同情 人物:有缺陷的英雄 5.設計畫面畫出故事 畫風:寫實魔幻 二
Thumbnail
『所有故事,我們說完了。』她說。
Thumbnail
『所有故事,我們說完了。』她說。
Thumbnail
你第一次讀到或認識到「繼承前世所有祖先的記憶」這個概念時,是怎麼想像或理解的?「哩洗咧公三小?」至少我自己是上句的反應啦!比黑人問號還要黑。不過現在沒有古代文言文那麼難想像了,多虧導演丹尼維勒納夫,他是非常大的推手。
Thumbnail
你第一次讀到或認識到「繼承前世所有祖先的記憶」這個概念時,是怎麼想像或理解的?「哩洗咧公三小?」至少我自己是上句的反應啦!比黑人問號還要黑。不過現在沒有古代文言文那麼難想像了,多虧導演丹尼維勒納夫,他是非常大的推手。
Thumbnail
把日常看不見的結構,在虛擬世界觀裡打開,讓人刺痛到不得不正視,正是科幻的價值。
Thumbnail
把日常看不見的結構,在虛擬世界觀裡打開,讓人刺痛到不得不正視,正是科幻的價值。
Thumbnail
《同步戰記:失竊的原型機》的確有《潰雪》、《神經幻術士》、《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等名作的影子,但它也有這些名作所沒有的角度、所涵蓋不到的視野。
Thumbnail
《同步戰記:失竊的原型機》的確有《潰雪》、《神經幻術士》、《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等名作的影子,但它也有這些名作所沒有的角度、所涵蓋不到的視野。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