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什麼記錄人生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宅在家會覺得很無聊,但對於我來說,一個人在家,不用擔心有人干擾,若是也沒有隔天必須完成的稿子或任務時,有個完完整整一長段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時光可以揮霍,真是太開心了!

    其實我也沒什麼想「揮霍」的事情,頂多就是可以自由自在地隨便亂看書,把深陷書架裡層的書重新搬出,從那些被遺忘的書追索著曾有過的時光。書是一本一本買的,當初會買下那本書,一定有著那時相關的興趣或追尋吧?

    記得在談到閱讀相關的演講時,偶爾會問聽眾:「以前賣底片的廣告會鼓勵我們用照片寫日記,的確,現在每個人也都習慣隨時隨地記錄生活中的每個時刻。但是我們重新看到五年前十年前的相片時,可以知道當時的裝扮穿著,髮型變化或者是胖是瘦,但是從相片中往往無法看出當時的煩惱或內心的狀態,如果我們用相片寫日記,那麼我們用什麼記錄人生呢?

    我的答案是書,把自己喜歡的書留在身邊,隨著歲月的成長,那些書就是自己的生命記錄。

    因為我們喜歡一本書,一定是對書裡的內容或論點有共鳴,也就是當時我們的生命情境與書裡展現的氣度是相合的,因此把喜歡的書買下來,放在身邊,就是留存自己難以言傳的心靈成長歷程。

    當我們再回頭看年輕時很喜歡的書,或許會啞然失笑覺得當年怎麼那麼天真浪漫,這時或許可以映照出現在的成熟或者變得現實冷酷?當然,也有可能重讀之際依然內心澎派,那麼也許表示我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但是不管如何,如果沒有這些書提醒,生命中一段又一段的心路歷程與轉變,也許就淹沒在流失的記憶中。因此,宅在家最開心的是整理過往的書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追劇或上網看各有立場的政治評論,關注當下的處境是人之常情,而且網路訊息的「無限推播」程式,也讓我們一直一直往下滑,無止盡的新訊息,我們也就一直滑希望看到有趣或精彩的,時間就這麼滑掉了。

    記得看過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人們在看電視或上網後,情緒都會比原來差,而看書的人,情緒會比較正向。

    但是我知道假如平常沒有閱讀習慣的人,要忽然安靜下來看書是很難的,現在很多影音串流平台幾乎有無止盡的精彩節目,此時不追劇,尚待何時呢?偶爾若有人覺得追的心力俱疲,想換點其他事情來做,但一下子也找不到想看的書,那該怎麼辦?

    我建議可以看童書繪本。

    假如你家裡的繪本沒有轉送給親朋好友的小孩,那麼現在就從書架或箱子裡挖出來吧!繪本的字少,容易閱讀,但也因為字少,所以有點像是詩,字句中蘊含很多想像與畫面,而且繪本的故事通常都是溫暖而充滿希望的。

    在這個容易讓人沮喪的時代,我們最需要的,不就是溫暖與希望嗎?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到新北市的丹鳳中學的老師備課日演講,上午是4節環境教育的課,下午3節是由輔導室辦的研習,他們挑的題目是電影裡的愛情學分. 丹鳳中學有一位很出名的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老師.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中午曾慧媚校長請吃便當,她也是位認真有氣質的教育前輩。據校長說今天老師們的出席率算是很高,不過有趣的是,幾乎
聽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崇拜「大咖」,也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地位或企業創辦人這類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因為這些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他們現在崇拜的是「大神」,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做到極致的人,即便那個領域很冷門,或者往往也談不上有什麼名利地位。 這種價值的轉變,應該跟他們習慣看短影音有關,他們從五花八門
 前一陣子衛生福利部邀請我去演講,原先承辦官員指定的題目是希望我講「練習一個人的生活」,大概他們觀察到社會趨勢已逐漸朝向終身單身,往一人一戶的方向前進,所以一個人生活的練習也是新時代的課題。     不過在演講前幾天,承辦單位有點不好意思地跟我說,後來長官在核示時,認為這個題目若被外界知道了,恐怕
最近看了天下雜誌採訪麻省理工學院的黃亞生教授,談到他最近的新書「EAST的起落」,深有所感。 書名的EAST並不是「東方」的意思,而是四個英文單字,E是科舉,A是專制,S是穩定,T是科技。他認為共產黨能夠維持長久的穩定,跟自古以來的科舉文化有關。在千年科舉制度影響之下,人人崇拜權威,沒有抽象思維和
這十多年來,只要我一出新書,就會接到來自飛碟廣播電台宜蘭分台的主持人彭瀞儀的電話邀訪,因為她提問的問題都很有深度(表示很仔細地閱讀過這本書),讓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三年前,她建議是否能當每個月固定採訪的來賓,我也就欣然同意。 每個月都要訪問,我出書的速度沒那麼快,瀞儀就會從我臉書或部落格寫的文章
在數位時代出生成長的孩子,跟長輩的確有很多的差異,單以認知學習方面來說,他們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瀏覽掃描與快速辨識選擇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長輩,常打電玩的孩子周邊視野以及偵測物件的能力也較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好處是否重要到值得犧牲大腦在閱讀、持續專注力與思考力……這些領域的發展呢?   
今天到新北市的丹鳳中學的老師備課日演講,上午是4節環境教育的課,下午3節是由輔導室辦的研習,他們挑的題目是電影裡的愛情學分. 丹鳳中學有一位很出名的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老師.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中午曾慧媚校長請吃便當,她也是位認真有氣質的教育前輩。據校長說今天老師們的出席率算是很高,不過有趣的是,幾乎
聽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崇拜「大咖」,也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地位或企業創辦人這類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因為這些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他們現在崇拜的是「大神」,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做到極致的人,即便那個領域很冷門,或者往往也談不上有什麼名利地位。 這種價值的轉變,應該跟他們習慣看短影音有關,他們從五花八門
 前一陣子衛生福利部邀請我去演講,原先承辦官員指定的題目是希望我講「練習一個人的生活」,大概他們觀察到社會趨勢已逐漸朝向終身單身,往一人一戶的方向前進,所以一個人生活的練習也是新時代的課題。     不過在演講前幾天,承辦單位有點不好意思地跟我說,後來長官在核示時,認為這個題目若被外界知道了,恐怕
最近看了天下雜誌採訪麻省理工學院的黃亞生教授,談到他最近的新書「EAST的起落」,深有所感。 書名的EAST並不是「東方」的意思,而是四個英文單字,E是科舉,A是專制,S是穩定,T是科技。他認為共產黨能夠維持長久的穩定,跟自古以來的科舉文化有關。在千年科舉制度影響之下,人人崇拜權威,沒有抽象思維和
這十多年來,只要我一出新書,就會接到來自飛碟廣播電台宜蘭分台的主持人彭瀞儀的電話邀訪,因為她提問的問題都很有深度(表示很仔細地閱讀過這本書),讓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三年前,她建議是否能當每個月固定採訪的來賓,我也就欣然同意。 每個月都要訪問,我出書的速度沒那麼快,瀞儀就會從我臉書或部落格寫的文章
在數位時代出生成長的孩子,跟長輩的確有很多的差異,單以認知學習方面來說,他們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瀏覽掃描與快速辨識選擇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長輩,常打電玩的孩子周邊視野以及偵測物件的能力也較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好處是否重要到值得犧牲大腦在閱讀、持續專注力與思考力……這些領域的發展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書籍是每個人最好的朋友。 當我們一個人無事可做的時候, 我們可以看書。 當外面下雨的時候,我們可以拿出未讀的小說,重新開始。 從一天的開始到結束,一本書可以為家裡帶來最寧靜的時光。 某些雜誌和文學作品是每個藏書家的親密部分。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一定想過你的軟封面和硬封面在雜誌架內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最近聽到有人分享感恩日記,來分享每日遇見事情的感恩,練習內省心中的情緒才不會一直低落或對自己感到失望,也能把每日小確信紀錄下來。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我還存留不少紙本日記,大都斷斷續續的,寫完一整年的僅16本,顯示我堅持精神還是很不夠的。年少的日記,基本記錄的是感情生活。青年時期,我記錄很多孤獨、迷惘,對人情世態的不解;不乏失敗的挫折,成功的欣喜,開悟的成長,自以為是的執見。
Thumbnail
嗨,過年期間都還好嗎? 今天想聊聊,關於書的話題...
這一輩子,我會始終如一的感謝書本帶給我的安心和穩定。
Thumbnail
書籍是每個人最好的朋友。 當我們一個人無事可做的時候, 我們可以看書。 當外面下雨的時候,我們可以拿出未讀的小說,重新開始。 從一天的開始到結束,一本書可以為家裡帶來最寧靜的時光。 某些雜誌和文學作品是每個藏書家的親密部分。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一定想過你的軟封面和硬封面在雜誌架內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最近聽到有人分享感恩日記,來分享每日遇見事情的感恩,練習內省心中的情緒才不會一直低落或對自己感到失望,也能把每日小確信紀錄下來。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我還存留不少紙本日記,大都斷斷續續的,寫完一整年的僅16本,顯示我堅持精神還是很不夠的。年少的日記,基本記錄的是感情生活。青年時期,我記錄很多孤獨、迷惘,對人情世態的不解;不乏失敗的挫折,成功的欣喜,開悟的成長,自以為是的執見。
Thumbnail
嗨,過年期間都還好嗎? 今天想聊聊,關於書的話題...
這一輩子,我會始終如一的感謝書本帶給我的安心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