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 將 才 學 》

一、開宗明義

韓信被以意圖謀反逮捕,帶到劉邦面前。劉邦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與他閒談,話題談到軍事才能方面,韓信評論了各個開國將領的統兵能力。

說完,劉邦問:「你看我能統領多少兵馬?」

韓信回答:「陛下您最多能統領十萬。」

劉邦又問︰「那麼,你呢?」

韓信回答︰「我是越多越好。」

劉邦笑著說︰「既然你本事那麼大,怎麼還會被我捉來?」

韓信回答︰「我雖善『將兵』而陛下您善『將將』,這就是我被你捉來的原因。」

藉由「將將」與「將兵」之分,彰顯劉邦統御能力的高人一等,這或許是韓信對劉邦的恭維之詞,卻也道出了統御對象層次差別的事實。

回顧中外歷史,群雄逐鹿,成王敗寇,憑藉的是權謀與武力。如今,自由市場經濟風行全球,企業取代王國,商品取代武力,通路取代領土版圖,行銷取代征戰攻伐。然而,儘管時代變遷,不同的時空背景,人才始終是歷史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爭天下者唯人才是賴」依舊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從歷史典故我們了解了「將將」與「將兵」的意義,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如今誰具備「將才」能力便是職場的統帥角色。

固然當今社會教育普及,人人皆有機會在學校學得一技之長,畢業後進入職場在工作崗位上成為專業人才。但是無可諱言的,體制教育內並沒有提供培養「將才」的課程,大學裡的《企業管理學》並不能與《將才學》畫上等號,箇中差異參與學習本課程之後自可完全明瞭。

《將才學》課程意旨,在於為自許定位為職場統帥者揭示學習和修練之道。 「學習」指的是具體的學問,「修練」指的是抽象的人格,不論是學問或人格,都不會是速成的技術模仿操作,而是透過實踐、內省、領悟、修正、實踐的潛移默化,因此有志者求學之餘務必內觀自性、反求諸己。

二、課程目標

使學員具備【識人之明】與【用人智慧】,學會【自我修練之道】。

三、課程綱要

(一)【識人之明】

1.[了解人性]

2.[識人的九個基本原則]

3.[識人十八面向]

4.[識人六法]

(二)【用人智慧】

(三)【自我修練之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理德信終身學習教室] 講師張子晏將其人生經歷與學習心得,整理規劃為終身學習課程,名之為《生涯學》。期待能作為個人追求自我實現的學習指南。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