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分享|疫情三年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最近帶領孩子閱讀「冒牌機器人」(林滿秋,未來出版),因為書中以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的故事,因此請孩子說說看,這三年來疫情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2020-2022年)

他們說的都很有意思,整理如下。

.

有一個孩子說,他不喜歡上視訊課程,一直接著上視訊,感覺都差不多,一直連續上,「好像等了一年才下課」(他的用詞)。但是也有人說,我蠻喜歡疫情的,喜歡上視訊課程,這樣子,就不用升旗,吹直笛,也不用練一些比賽競賽。(視訊課程,讓我們檢視一次,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孩子真正要的學習。)

.

關於視訊課程,有一個孩子說了一個小故事,他說,有一次在上視訊課程時,老師認真講課,但是同學好多都沒在聽,老師好像在唱獨腳戲。突然之間,老師不講話。大家過很久才安靜下來,看著老師,然後老師就哭了。因為他們是升學班,老師說,你們都不聽課,怎麼跟其他學校競爭呢?大家都悶悶不敢講話。(老師情勒成功?)

.

最有趣的,莫過下面這個故事了。

有一個孩子分享,說他們學校有一對國一小情侶,下課的時候,躲在暗處玩親親,被他看見了。「重點是....那個男的,下午確診了!」結果那個小女生哭了。問她為什麼哭呢?居然不是難過小男友確診,而是擔心她也要戳鼻子,「聽說那個很痛!」根據孩子的報告,小男生太難過了,決定分手。

.

太有趣的故事啊,可以寫小說了。

.

在這三年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利用這個時候回想一下這三年。您的故事呢?


avatar-img
97會員
871內容數
藍天白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天白雲 的其他內容
本書在宣傳文宣上說:「每個人都告訴我媽媽已經從世界上消失了,但我知道她只是變成新星在天空中守護著我們,而我的任務就是在午夜結束前找到她!」 . 面對死亡,尤其是面對至親的死亡,對孩子來說都是極其殘酷的事情。如何說明孩子面對這樣突發的變故,是一件極難完成的任務。 . 主角阿妮亞才十歲,真的太小
一、「閱讀武俠小說,需不需要學習呢?」 . 我的意思是:所謂的「青少年小說」是讀者邁入成年閱讀的過程,是一種練習與學習。讓讀者習慣一般成人作品的故事情節與用字遣詞。不論是經典世界名著、偵探類、歷史類、校園類,......等,都有所謂的「青少年版」,讓青少年學習與適應。那麼,武俠小說需不需要「
最近帶孩子閱讀「冒牌機器人」(林滿秋X未來出版) 因為故事背景是疫情期間,主角魯非為了去見媽媽最後一臉,假裝成機器人,私自外出,去媽媽的醫院。所以元素有:疫情,隔離,機器人。 . 前兩次讓孩子看疫情期間的影片,回憶一下這三年的疫情狀況,回應一下故事的設定。 . 接下來,要鎖定在「機器人」這
可能因為我常常推薦一些書(很認真推),被某個單位看到,要送我一套書,要我幫忙推薦。因為我常被邀請推薦,也沒有特別留意是什麼書,前幾天收到書,眼睛睜得大大的,太驚奇了。只能說:「書的世界我極其富有」。 . 這套書,名為《STORY FORMS》,是限量書,發售500套。我何其有幸,是這500個之一
前言:帶領的讀書會正在閱讀冒牌機器人(未來出版X林滿秋) . 林滿秋是台灣知名青少年文學的作家,目前旅居英國。而「冒牌機器人」是她在新冠疫情兩年期間所寫的一本故事(2022年3月出版)。要素有:新冠疫情、英國、封城、和媽媽的死亡告別、新冠疫情下的問題,人與人的互動、機器人。為什麼有機器人呢?
疫情趨緩,而疫情的追索正要開始。同時也想清他們說說:疫情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 開始準備週日的「青少年讀書會」,這次讀讀冒牌機器人(未來出版X林滿秋)。 . 林滿秋是台灣知名青少年文學的作家,目前旅居英國。而「冒牌機器人」是她在新冠疫情兩年期間所寫的一本故事(2022年3月出版)。要素有
本書在宣傳文宣上說:「每個人都告訴我媽媽已經從世界上消失了,但我知道她只是變成新星在天空中守護著我們,而我的任務就是在午夜結束前找到她!」 . 面對死亡,尤其是面對至親的死亡,對孩子來說都是極其殘酷的事情。如何說明孩子面對這樣突發的變故,是一件極難完成的任務。 . 主角阿妮亞才十歲,真的太小
一、「閱讀武俠小說,需不需要學習呢?」 . 我的意思是:所謂的「青少年小說」是讀者邁入成年閱讀的過程,是一種練習與學習。讓讀者習慣一般成人作品的故事情節與用字遣詞。不論是經典世界名著、偵探類、歷史類、校園類,......等,都有所謂的「青少年版」,讓青少年學習與適應。那麼,武俠小說需不需要「
最近帶孩子閱讀「冒牌機器人」(林滿秋X未來出版) 因為故事背景是疫情期間,主角魯非為了去見媽媽最後一臉,假裝成機器人,私自外出,去媽媽的醫院。所以元素有:疫情,隔離,機器人。 . 前兩次讓孩子看疫情期間的影片,回憶一下這三年的疫情狀況,回應一下故事的設定。 . 接下來,要鎖定在「機器人」這
可能因為我常常推薦一些書(很認真推),被某個單位看到,要送我一套書,要我幫忙推薦。因為我常被邀請推薦,也沒有特別留意是什麼書,前幾天收到書,眼睛睜得大大的,太驚奇了。只能說:「書的世界我極其富有」。 . 這套書,名為《STORY FORMS》,是限量書,發售500套。我何其有幸,是這500個之一
前言:帶領的讀書會正在閱讀冒牌機器人(未來出版X林滿秋) . 林滿秋是台灣知名青少年文學的作家,目前旅居英國。而「冒牌機器人」是她在新冠疫情兩年期間所寫的一本故事(2022年3月出版)。要素有:新冠疫情、英國、封城、和媽媽的死亡告別、新冠疫情下的問題,人與人的互動、機器人。為什麼有機器人呢?
疫情趨緩,而疫情的追索正要開始。同時也想清他們說說:疫情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 開始準備週日的「青少年讀書會」,這次讀讀冒牌機器人(未來出版X林滿秋)。 . 林滿秋是台灣知名青少年文學的作家,目前旅居英國。而「冒牌機器人」是她在新冠疫情兩年期間所寫的一本故事(2022年3月出版)。要素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學生的真實回饋…感謝同學寫了這麼多… 老師您好:我第一次考試買你的書自己看,有看沒有懂,就去考試差一點點,所以我第2次買老師影片來看,才了解很多口訣的記法,很多地方有比較讀通,雖然災保法很難還是很難消化,但我就記住一些基本觀念,結果這次考試都有考出來。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孩子上幼稚園沒多久疫情就開始了,幾次差點成行的校外教學,讓孩子對校外教學更是滿心期待,就這樣到了三年級,從校外教學的資訊公告出來到成行之前,孩子帶著各種美好想像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國小三年級,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具備分辨危險的能力,這些應該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標配,對我來說校外教學是一場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小傳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卻面臨著語言障礙和讀寫障礙的挑戰。由於錯過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小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與克服,但作者認為只要有開始就會有進步,只要有進步就會有改變,只要有改變就會有希望! 希望故事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理解。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到幼稚園接小孩,全家都出動的準時在下午四點出現在教室門口,結果正男卻不想回家、老師也不停地讚美他。我心想『啊,這個內心細膩、感性的觀察型小孩竟然適應的這麼好?!』在車上,他呱啦呱啦說一堆學校發生的大小事、教室的事、隔壁教室的事、說老師唱了好多首歌、說了好多故事.....還有吃飯前老師唱的感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中,故事班上來了一個新孩子。  還沒上課前,我在教室外第一次遇見她,我花了十分鐘才問出她的名字。一開始,我以為她怕生,又或者是對一切感到不熟悉,所以只是靜靜的望著我笑,卻一直不回答。後來才知道,孩子是單側聽損,右耳聽不見,必須很大聲的跟她說話,或者要在她的左耳範圍發聲,她才能聽得清楚。 
Thumbnail
有二段戀情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學長甩掉學妹的頗常見,但我遇過一件是學妹主動提分手,我班上那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男孩,竟難過到無法上學,打電話給他,聲音就是哭很慘的哽咽感,甚至還說了活不下去的喪氣話,害我不敢掛電話,硬是聊到借同事手機,聯絡學生的媽媽請假回家了解情況。 另一個案例兩個主角都不在我班
Thumbnail
小孩桌上放著一本漫畫,邊看邊笑,老師請他書收起來,專心上課,小孩回答:「可是我都有在聽」。老師覺得哪裡怪怪的...
Thumbnail
這是學生的真實回饋…感謝同學寫了這麼多… 老師您好:我第一次考試買你的書自己看,有看沒有懂,就去考試差一點點,所以我第2次買老師影片來看,才了解很多口訣的記法,很多地方有比較讀通,雖然災保法很難還是很難消化,但我就記住一些基本觀念,結果這次考試都有考出來。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孩子上幼稚園沒多久疫情就開始了,幾次差點成行的校外教學,讓孩子對校外教學更是滿心期待,就這樣到了三年級,從校外教學的資訊公告出來到成行之前,孩子帶著各種美好想像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國小三年級,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具備分辨危險的能力,這些應該是這個年紀孩子的標配,對我來說校外教學是一場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小傳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卻面臨著語言障礙和讀寫障礙的挑戰。由於錯過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小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與克服,但作者認為只要有開始就會有進步,只要有進步就會有改變,只要有改變就會有希望! 希望故事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理解。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到幼稚園接小孩,全家都出動的準時在下午四點出現在教室門口,結果正男卻不想回家、老師也不停地讚美他。我心想『啊,這個內心細膩、感性的觀察型小孩竟然適應的這麼好?!』在車上,他呱啦呱啦說一堆學校發生的大小事、教室的事、隔壁教室的事、說老師唱了好多首歌、說了好多故事.....還有吃飯前老師唱的感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中,故事班上來了一個新孩子。  還沒上課前,我在教室外第一次遇見她,我花了十分鐘才問出她的名字。一開始,我以為她怕生,又或者是對一切感到不熟悉,所以只是靜靜的望著我笑,卻一直不回答。後來才知道,孩子是單側聽損,右耳聽不見,必須很大聲的跟她說話,或者要在她的左耳範圍發聲,她才能聽得清楚。 
Thumbnail
有二段戀情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學長甩掉學妹的頗常見,但我遇過一件是學妹主動提分手,我班上那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男孩,竟難過到無法上學,打電話給他,聲音就是哭很慘的哽咽感,甚至還說了活不下去的喪氣話,害我不敢掛電話,硬是聊到借同事手機,聯絡學生的媽媽請假回家了解情況。 另一個案例兩個主角都不在我班
Thumbnail
小孩桌上放著一本漫畫,邊看邊笑,老師請他書收起來,專心上課,小孩回答:「可是我都有在聽」。老師覺得哪裡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