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 繪圖創作不可避免的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毋庸置疑,AI是一種工具。

制度和觀念跟不上AI腳步,卻也顯而易見。

既成與趨勢,其衝突與矛盾日益緊繃。

從跟不上腳步的法規到藝術家集體抵制AI,在在突顯AI工具之強大--以及人們對其強大原理的諸多疑慮。


通用|狹義智慧

抄襲、臨摹、模仿,筆者認為是一種「光譜」--問題在於相似到什麼程度叫做抄?

人類藝術家提升技術的方法,說穿了就是臨摹、臨摹、再臨摹。

AI繪圖工具訓練神經網路的方式,說穿了也是臨摹、臨摹、再臨摹。

不同的是,
人類是通用智慧的生物,學習且熟悉後會拿捏尺度還能再進一步綜合所學,發展出差異性大到能稱為原創的級別
--有頭有臉的創作者的抄襲爭議仍屢見不鮮就是。

而,
繪圖AI是狹義人工智慧 (ANI - 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它,只懂模仿人物、背景、物件、畫風,有將不同元素融合成新內容的能力,但現階段無法發展出原創級別的差異性、融合時常常缺乏「通用邏輯」(異形手腳),且不懂判別和原作像到什麼程度該踩剎車

但筆者認為,未來十年內--甚至可能五年內,就會有能在抄襲前踩剎車的繪圖AI。

到那時,繪圖AI的作品,該不該有著作權?


現在進行式--Adobe

上方影片中11分22秒處:「首先必須是人的創作才具有著作權

然而,全世界市占率最高、走在最前端的影音繪圖創作軟體/服務公司Adobe,卻是以風馳電掣之勢將AI功能融入在其軟體中,且AI功能更是其最近的行銷重點

Adobe Photoshop

Adobe官網〈利用 Adobe Photoshop 中的 AI 強大功能〉

有親自玩過Stable Diffusion或其他生成式AI的讀者,想必點進上方Adobe官方網頁後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我們來看看該網頁最下方所列出的Photoshop AI功能(以下點列式清單節錄自該官方網頁):

  • 移除工具:只要刷過您想要移除的部分,就能以類似內容取代影像中不想要的區域。
    --AI取代的部分,沒有著作權嗎?
  • 曲線鋼筆工具:以直覺的方式繪製直線和平滑的曲線,然後輕鬆進行修改。
    --畫出來的直線或平畫曲線,沒有著作權嗎?
  • 比對字體:尋找符合影像或相片中的喜愛字體。
    --輔助功能,跳過
  • 保留細節 2.0:調整影像大小,而不會造成重要細節和紋理扭曲。
    --輔助功能,跳過
  • 天空取代:只要按幾下就能變更影像中的天空,Photoshop 將自動遮色處理及混合替換內容。
    --AI取代的天空部分,沒有著作權嗎?
  • 「物件選取」工具和「調整邊緣」:輕鬆建立精確的選取範圍和遮色片。
    --和生成內容無關,跳過
  • 神經濾鏡:利用機器學習支援的濾鏡資料庫,簡化大型工作流程,只要按幾下即可。
    --輔助生成內容,跳過


Adobe Stock

Adobe Stock是Adobe提供的素材資料庫,當中主要是使用者生成且販售的內容

Adobe Stock AI Generated Search | Adobe Stock AI生成內容搜尋結果

有Adobe帳號者可登入後進入上面連結查看,點進任何AI生成內容的頁面,不難發現這些AI生成內容是販售中的

例如以下作品,可以清楚見到其說明下方的進階授權有標示價格,且其授權包含「新聞報導用途資產以外的待售商品」(用於新聞報導有假新聞疑慮):

水彩風櫻花樹

截圖來源:https://stock.adobe.com/tw/search?k=AI+generated&search_type=recentsearch&asset_id=623497991

截圖來源:https://stock.adobe.com/tw/search?k=AI+generated&search_type=recentsearch&asset_id=623497991


結論|趨勢所在

AI生成內容沒有著作權嗎?

Adobe似乎不同意呢。



avatar-img
82會員
105內容數
筆者探索各種感興趣事物的紀錄。 *副帳非主流政治沙龍《黑米BR不政確》:https://vocus.cc/salon/BRice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米B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Google最近如火如荼地訓練它的AI文字生成工具BARD,最近也開始在Google文書工具中(Google文件、Google試算表、etc.)提供AI生成功能。該功能仍處於實驗階段,且只支援英文指令和英文生成,若要轉為中文需要額外的工序。
*內文無18禁內容,但介紹的AI肯定會用在18禁的內容上|簡易圖片解碼AI「Hent-AI」和「DeepCreamPy」的使用心得。
筆者第一次嘗試 AI Cover 唱歌,僅是看了部 YouTube 簡易教學影片,所以稱不上是心得有成,但還是想分享給大家。
因為最近 Vlad 頻繁出問題,且Img2Img算一張1024x2048、Denoising Strength 0.45 的圖要整整兩個小時,想說暫時先用 A1111 應急。沒想到 A1111 現在也是半斤八兩,沒有 --no-half --no-half-vae u 一定出問題不說,Img2Img
實作心得 | AI是畫家,使用者是責編 即使套用超強大的插件 ControlNet,在相當於從草稿→完稿的 Img2Img Upscale 過程中,仍時常會損失初始小圖想保留的特色,以及產生奇怪的部分,就好比畫家和責編,對需求的了解總會相隔一層薄霧的差距。 於是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篩選,一張
高解析度寫實風 這是以大主題「婚紗」衍伸各種「人設」的嘗試。 心得①用於放上最滿意的成品。心得②將分享過程秘辛與趣事,以及未選為Amazon上架的相冊內容的圖片。
Google最近如火如荼地訓練它的AI文字生成工具BARD,最近也開始在Google文書工具中(Google文件、Google試算表、etc.)提供AI生成功能。該功能仍處於實驗階段,且只支援英文指令和英文生成,若要轉為中文需要額外的工序。
*內文無18禁內容,但介紹的AI肯定會用在18禁的內容上|簡易圖片解碼AI「Hent-AI」和「DeepCreamPy」的使用心得。
筆者第一次嘗試 AI Cover 唱歌,僅是看了部 YouTube 簡易教學影片,所以稱不上是心得有成,但還是想分享給大家。
因為最近 Vlad 頻繁出問題,且Img2Img算一張1024x2048、Denoising Strength 0.45 的圖要整整兩個小時,想說暫時先用 A1111 應急。沒想到 A1111 現在也是半斤八兩,沒有 --no-half --no-half-vae u 一定出問題不說,Img2Img
實作心得 | AI是畫家,使用者是責編 即使套用超強大的插件 ControlNet,在相當於從草稿→完稿的 Img2Img Upscale 過程中,仍時常會損失初始小圖想保留的特色,以及產生奇怪的部分,就好比畫家和責編,對需求的了解總會相隔一層薄霧的差距。 於是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篩選,一張
高解析度寫實風 這是以大主題「婚紗」衍伸各種「人設」的嘗試。 心得①用於放上最滿意的成品。心得②將分享過程秘辛與趣事,以及未選為Amazon上架的相冊內容的圖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創意產業,這篇文章探討了2024年最佳的AI工具,從圖形設計和影片編輯到寫作、行銷、音樂創作、網頁設計、遊戲開發和虛擬實境等多個領域。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AI圖形工具 今天分享一些常用的AI圖形工具。現在的圖形工具非常多,不可能全部都熟悉,因為真的太多了。所以介紹幾個比較常用的工具來供參考。算是我工作室的員工。 取代部分繪圖的工作 AI圖形工具基本上可以取代一部分繪圖的工作。就像速寫一樣,本身長年在畫速寫,但再怎麼說速度也不會比AI生成圖片來得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AI技術成就卓越,尤其AI生成器在繪圖、文案和影片創作中蓬勃興起。本文深入介紹領先AI生成器,重點關注MyEdit的免費AI繪圖工具,以及Midjourney、Fotor、Artguru等出色選擇。這些工具讓用戶輕鬆將文字、指令轉換成驚豔的繪畫、影片和文案,為創意提供無盡可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創意產業,這篇文章探討了2024年最佳的AI工具,從圖形設計和影片編輯到寫作、行銷、音樂創作、網頁設計、遊戲開發和虛擬實境等多個領域。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AI圖形工具 今天分享一些常用的AI圖形工具。現在的圖形工具非常多,不可能全部都熟悉,因為真的太多了。所以介紹幾個比較常用的工具來供參考。算是我工作室的員工。 取代部分繪圖的工作 AI圖形工具基本上可以取代一部分繪圖的工作。就像速寫一樣,本身長年在畫速寫,但再怎麼說速度也不會比AI生成圖片來得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AI技術成就卓越,尤其AI生成器在繪圖、文案和影片創作中蓬勃興起。本文深入介紹領先AI生成器,重點關注MyEdit的免費AI繪圖工具,以及Midjourney、Fotor、Artguru等出色選擇。這些工具讓用戶輕鬆將文字、指令轉換成驚豔的繪畫、影片和文案,為創意提供無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