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邏輯投資週報2023.09.17(合併號)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心得與觀念分享(含週報),目的是作為學術討論與知識分享,未有推介股票意圖,亦非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亦無任何目標價或買賣建議,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針對公司的研究心得,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基本介紹與公開資料整理,訂閱戶則可進一步解鎖作者的深入研究。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研究、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按下「追蹤」按鈕,並追蹤「邏輯投資」臉書粉專,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近期發布文章



※ 「邏輯投資」不是老師,而專欄是「知識」分享!

成立臉書粉專與專欄一年多,追蹤跟訂閱人數大幅增加,開始有許多追蹤者或讀者叫我「老師」。

我覺得自己在投資領域,還遠遠沒有資格冠上「老師」這個稱謂,即使自己已經在股市打滾多年,在面對詭譎多變的市場,我始終覺得自己仍是「學生」,還有許多學不完的事情,甚至常常被市場這位真正的老師教訓。

在「價投三次方」分享會台北場,有參加者問道:「你怎麼判斷一檔股票的合理價值?」

其實光就這個問題,我到現在仍然找不到「最合適」的答案,因為光是估值的方式就五花八門,而市場給予評價的方式也變化莫測,所以我常常會自問:

「你估算的合理價值真的合理嗎?」
「是否你過於樂觀,而市場才是對的呢?」

又或者你認為股價已經跌到「甜甜價」,但看到董監持股、大戶持股水位不斷減少,你是否又能真正相信自己心中的「估值」呢?

甚至很多時候,你覺得股價已經超漲,你找到了某些技術或籌碼指標佐證自己的看法,結果股價卻又再大漲一波,原因可能只是某位具影響力的人物發表了他的樂觀看法,又或者某個存股社團認為股票殖利率非常高,因此帶動散戶大量進場拉抬。

光就「估值」這件事情,你就可能遇到各種麻煩,甚至被市場煽耳光,打得你臉腫腫的。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再換個情境,當你研究產業與公司時,你遇到的狀況可能更為複雜,例如你觀察到某家公司產品極具競爭力,下游需求強勁,因此判斷「平均單價」(ASP)可能提升,結果遇到原料成本增加,反而侵蝕掉毛利率;又或者你很看好某項具有強大優勢的新技術,預期下游業者會開始導入,滲透率將不斷上升,結果大客戶嫌貴根本懶得用,鉅額的研發或資本投資得不到回報,利多變利空。

既然我的所知有限,能力是如此「不足」,我又有什麼資格稱自己為「老師」呢?

哈哈哈~你這種水準怎麼敢自稱老師呢?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有趣的是,當我跟幾個「價值投資」的朋友們聊天,他們也都有類似的經驗與看法,或許這也反映出投資人個性與選擇投資策略之間的關聯性,作為「價值投資人」,我們已經習慣對市場保持敬畏,並將風險納入優先考量。


最近訂閱人數持續增加,還是要醒新訂閱專欄的讀者們(老讀者應該都很熟悉了),「邏輯投資」專欄的定位是「知識分享」,主要是作為一位投資人,分享我個人對於市場、公司的看法以及個人的研究資料。

為什麼每篇「潛力股分析」都會寫到上萬字,如果你看後台數據,「完讀率」根本不到20%,代表我其實只要寫重點就好了,相信讀者也會買單,但比起坊間訂閱專欄介紹公司利多或財報數字,我其實更想要將自己的思考方式、推論過程與分析方法向讀者做介紹,並期盼與讀者交流,一起學習與成長。

而這一年多來,我自己真的學到不少,包括很多分析師、資深投資人或價值投資圈的好朋友,都給了我各種指導與資訊,真的受益良多。

所以我覺得自己不需要當老師,當一個持續學習、精進、不預設天花板的投資人,反而收穫更多,投資道路更充實,更有成就感。



※ 關注記憶體產業-景氣循環股的邏輯

讀者可以考慮關注記憶體族群,以下我會提供自己的想法,但重申這不是買賣建議。

Trendforce發布報告,指三星宣布9月起擴大減產幅度至50%,媒體稱為史詩級減產,而其他供應商也將跟進擴大第四季減產幅度,加速庫存去化,因此預估4Q23 NAND Flash均價有望持平或上漲,漲幅為0~5%。

資料來源:Trendforce

NAND Flash(非揮發性快閃記憶體):
快閃記憶體的一種,其資料儲存方式與DRAM記憶體不同,DRAM 記憶體必須持續通電才能保留資料,而NAND快閃記憶體即使在電源關閉的情況下,仍可以保留資料,使其成為理想的可攜式裝置,被廣泛應用於手機、電腦、筆電、數位相機、隨身碟等電子產品。


9月12日Trendforce再度發布報告,指2Q23因三星加入減產行列,市場預期3Q23將擴大減產幅度,供給收斂同時也在醞釀漲價,供過於求的狀況可望獲得改善,預估3Q23 NAND Flash 全產品均價跌幅收斂至5~10%,位元出貨則會隨著旺季備貨動能上升。

根據Trendforce的判斷,第三季NAND Flash均價跌幅收斂,第四季有望持平上漲,形成報價觸底反彈的明確路徑,因為市場看的是「未來」,這時候將不再關注報價,認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反而會開始關注手上有「存貨」的業者,認為它們未來有機會受惠報價上漲,帶動獲利回升。

我們可以去看記憶體族群當中的群聯(8299),你會發現它的獲利不斷下降,但本益比卻持續拉升,最新的本益比已超過40倍。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本益比河流圖更有趣,可以看到K線直接沖破河道。

這剛好可以作為「景氣循環股」-「買在高本益比,賣在低本益比」的探討案例。

從前面的圖表中,你可以看到群聯獲利持續衰退,但股價卻不跌反漲,逐漸走強,這也造成本益比大幅拉升,而背景環境則伴隨上游減產,報價復甦,這其實預示這一波的庫存調整循環有機會反轉。

另外我們也可以直接看看群聯執行長潘健成怎麼說?

潘健成表示:

  1. NAND原廠已全力推動價格止跌反轉。
  2. NAND原廠已陸續宣布擴大減產規模。
  3. NAND價格已經處於相對低點,推動NAND儲存模組容量大幅上升,在現今整體NAND供給下降的情況下,未來只要需求回溫,將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而潘建成7、8月分享的觀點,正好跟目前三星以及其他上游原廠擴大減產的作法不謀而合,他對NAND報價的觀點確實值得參考。

而近期群聯的走勢確實符合我們先前在臉書粉專或討論區的觀點,9月15日還以大漲超過6%作收,股價再創新高。

但這裡還是要提醒讀者們,投資景氣循環股聽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並不容易,這涉及到要掌握產業趨勢、報價變化、供需情形等,所以如果你對這類循環性質明顯的產業感到難以介入,那我覺得不需要勉強自己,記憶體也只是一種投資選項而已。

但如果你了解循環性產業的遊戲規則,你會發現投資機會一直都存在,像是「邏輯投資」在訂閱專欄討論區聊過的製鞋業、房屋代銷業,最近股價也都轉強,當時也有分享為何認為市場觀點可能反轉的脈絡,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看看。


※ 關於「時間成本」的思考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最近看到某些討論區投資朋友聊到投資的「時間成本」這個話題,因為不論你是根據消息面或價值面操作,你都會很自然地考量持股的時間,白話翻譯就是:

「抱多久才會漲?」
「漲了之後還要繼續抱著嗎?」

對這個問題,我也分享自己的看法給投資朋友參考。

首先,「時間就是金錢」,所以時間成本是一定要考慮的。

如果我認為會翻倍,但等了10年才達到目標,平均年化報酬率僅約7%,考量中間還要承受股價波動,且報酬率未必能打敗同期的指數ETF,那這樣的投入就未必划算。

上面提到了一個概念「平均年化報酬率」,這一點希望讀者納入考慮,儘管時間成本雖然很難量化,但我們可以根據持股時間以及預估報酬率,進一步估算平均年化報酬率,這樣就能夠作不同標的或策略的比較。


例如某檔股票,目前17元,你預估2年後能夠有機會達到25元,不考慮股利的狀況下,單純做價差的總報酬率約為47%,平均年化報酬率約為21%,如果這符合你追求的報酬率目標,那持有並等待對你來說,就不是浪費時間。

所以你會聽到有些投資人早期布局的案例,他們會說他們正在等待一個五年翻三倍的投資機會,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標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約25%,對他們來說,等待應該是值得的。

但困難點在於你很難真正掌握股價反映價值或題材的時間,所以有一派投資人認為應該將「催化劑」這個概念納入考慮。

簡單說,當你在思考題材或價值面的同時,也應該要將未來可能催化股價的潛在因素納入考慮,例如記憶體的報價轉折、特定分點持股增加、接到某公司訂單、新產品帶動新規格、疫情結束、生技展/半導體展、奧運題材發酵的歷史規律等,如果能夠找到潛在的「催化劑」,在催化劑發酵前再來佈局,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可以有效降低持股成本。

但根據我自己的投資經驗,我認為「催化劑」的概念很好理解,但實際上同樣很難判斷,因為如果你認定的「催化劑」,其實已經是市場普遍已知的資訊,那應該視為股價已反映會比較合理,所以「催化劑」的運用前提,必須是掌握市場少數人知道的資訊才是。

所以講回「時間成本」這個課題,到底一檔股票多久之前該進場布局?何時該賣?最終仍取決於你對這檔股票價值、利多題材、公司營運的理解,如果你認為公司潛力足夠大,現在價值足夠低,那可以早期布局,即使中間看似浪費時間成本,但你的最終報酬率未必會比較低。

然而,如果你對公司缺乏足夠信心,也不會判斷價位與時機,更不懂或找不到潛在的催化劑,那早期布局是有可能會害你支付過多的時間成本,所以如果可以輔以技術面、籌碼面做判斷,或許是更合理的策略。

「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才有機會在股票市場賺大錢啊!



※ 理解「預期落差」概念才能在投資市場上「趨吉避凶」

我在「價投三次方」北、中、南區三場分享會,都花了很多時間跟參與者介紹「預期落差」這個概念,我認為不論是作為價值投資者或一般投資人,都應該要將這個觀念確實放在心上。

我們用實際的例子來談「預期落差」。

例如當你高度看好某個產業的前景,但相關概念股價已經飆升,市場給予相對歷史更高的估值,法人跟散戶也都蜂擁入場,這時候我認為參與者應該要思考的是:

  • 大家都進場了,誰會再追高股價?(會有更多法人或散戶追高嗎?)
  • 我是否有看到跟其他參與者不一樣的地方?(我的能力或資訊比其他參與者更強嗎?)
  • 我現在進場,成本高於其他參與者,那我有能力比他們賺得更多或跑得更快嗎?(我的能力或資訊比其他參與者更強嗎?)
  • 這真的是目前更好的選擇嗎?(是否其他產業或標的的潛在報酬更高?)
  • 是否存在因資金殺出而估值偏低的產業或標的?(是否其他產業或標的的潛在報酬更高?)

如果我們把產業或個股當作一條賽道,當大家資金都進場,這條賽道變得非常擁擠且強者如雲,你的優勢是什麼呢?

如果能充分理解這件事情並融入自己的操作思考,我認為個人的投資績效是有機會再提升的,或者至少能避開一定程度的風險。

實際的例子是什麼呢?

我們以美股半導體產業指標個股的股價變化為例,下圖是今年1-6月的股價變化(報酬率),可以看到以輝達(Nvidia)為首的半導體公司,股價都有大幅的增加。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假設我們是看到AI題材熱度大增,在6月底想進場的投資人,遇到的是什麼狀況呢?答案是如下圖,除了輝達還有正報酬外,其餘都有明顯的跌幅,而這可能會讓你的資產受傷,並再次打擊你的投資信心。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請注意!

這裡我不是要說AI題材已經過熱甚至泡沫化,而是提醒讀者,當你看到某個題材已經大幅反映未來的利多,且參與者比比皆是,門庭若市,如果你能反射性地思考你跟市場參與者之間是否有差異?你們彼此之間的「預期」是否存在「落差」?如果你找不到差異甚至強項,那你要如何脫穎而出呢?

只要能想通這一點,至少你就有可能避開下半年7-9月這段的風險,例如我自己在6-7月就陸續出掉辛耘(股票代碼:3583,這檔股票是與AI題材相關的CoWoS封裝製程概念股,請詳見「市場觀察解讀|AI的「iPhone時刻」與投資機會」)跟美股的AMD,雖然後段更多漲幅沒有賺到,但也避開高點回檔的威脅。

至於半導體產業當中,目前我個人還持有的,主要是台股的群聯(8299)與美股的美光(Micron),這是基於不同的策略與目的投資的,並非以AI題材為出發點(以上無涉推薦或買賣建議)。



※ 「存股派」投資網紅的觀點正確嗎?分享我的個人看法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價值投資」或「主動投資」的立場與觀念,我們這裡擷取「存股派」網紅的投資觀點,同時我會分享我對其觀點的看法,提供讀者參考。

請注意!這裡我的目的並非批判或攻擊該名投資網紅,投資領域本來就是相互交流為主,對於跟我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我一向都採取尊重的態度。


  • 觀點一:
建議大家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勸你身旁還在選個股賺價差的親友:
如果他在某某上市上櫃公司上班,你可以問他:「你知道公司的內線嗎?」
他應該會回:「不知道。」
你就回他:「你連自己公司的內線都不知道,怎麼會相信自己知道別家公司的內線而去買它呢?」
如果他不在任何一家上市上櫃公司上班,你可以問他:「你又沒有在那家公司上班,你不可能真的了解這家公司,那怎麼還敢買它的股票?」
所以我只買0050、0056,因為至少不用再買個股了。

-我的想法:

投資個股是否只能靠內線?我認為不是,至少我不完全是這樣。

而在公司裡面工作是否就有機會得到內線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絕對不是!」實際上你更常看到的場景是,股價一直在漲,但內部人一直覺得莫名其妙,這是因為投資人跟內部人看的「重點」完全不同,前者看趨勢與轉機,而後者更重視訂單與業績。

而有內線是否就等於穩賺不賠呢?我認為不一定,如果你看的股票夠多,你會知道很多上市櫃公司的大老闆,他們的內線來源無數,但操作績效就跟散戶一樣,這也再次映證,資訊沒辦法完全決定投資績效⋯

那是否要在公司裡面工作,才有能力投資該公司的股票?我想這題你可以問巴菲特,他應該不會同意。

  • 觀點二:
「台灣經濟明明很差,為什麼股市還一直漲?」
「我明明做了這麼多的研究,確信這家公司前景非常看好,但為什麼股價卻漲不動?」
「這公司明明這麼爛,為什麼股價還一直漲?」
「這個產業明明就是未來的大趨勢,為什麼股價卻下來了,害我套這麼慘?」
「我的計算明明沒問題,買這支以後一定睡公園,怎麼有人買這支卻去買了房子?沒道理啊!」
股市如果有道理,還會有人賠錢嗎?

-我的想法:

並非「股市沒道理」,而是某些投資人從來都沒有真正弄清楚「股市的真‧道理」。

股市的股價反映的是當下交易者對未來的預期,如果投資人僅僅是依據已知的消息或後照鏡的財務資料來進行投資決策,自然會輸多贏少。

這就像你跑到「躲貓貓」的遊戲現場玩「一二三木頭人」,怎麼會有任何勝算呢?只要是「人」參與的遊戲,而參與者還保持「理性」時,這遊戲就一定有規則,但諷刺的是,投資股市的人從來沒弄懂股市的規則。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 觀點三:
持有0056的人,到底是希望AI概念股漲呢?還是希望它跌呢?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希望它跌。今天緯創一度破百、技嘉一度跌停,AI已經變BI(悲哀),未來應該是很難再漲了。
AI跌,0056才會跌回以往的價格區間,大家才比較願意買。
如果你希望AI漲來帶動0056漲,那乾脆去買AI概念股就好了,不是嗎?
因此「領股息」和「賺價差」的邏輯根本就不一樣。

最後一題請讀者自己先思考一下,因為我覺得是有趣的問題,「領股息」和「賺價差」的邏輯真的截然不同嗎?

我們先回到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我想主要是「保持資產成長」、「對抗通貨膨脹」、「達到理財目標」。

那不論是領股息或賺價差,其實都是為了達成這些目標,那又有什麼實質差異呢?最終你還是必須回到「投資報酬」這件事情來做思考,簡單說,不論是「存股領股息」還是「炒股賺價差」,都只是一種策略或路徑,最終你的目的是賺取報酬,所以這兩者沒有「不能比較」,真正好的投資者應該是客觀冷靜地分析不同策略與報酬,而非堅持特定的做法。

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能堅守一個做法,一個可能是他完全不懂其他的投資策略,另一個可能就是他真的這樣想,但你未必要被他的想法所束縛,你是你,老師是老師,網紅是網紅,不要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被其他人的想法所支配。



※ 探討華為Mate 60 Pro熱賣的後續發展

我們關注乘載中國榮光的「民族手機」-華為Mate 60 Pro。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這裡參考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觀點,他認為 Mate 60 Pro自8月29日開賣後,需求強勁,2H23出貨計畫已提升20%至550至600萬台。12個月預估出貨量可達1,200萬台。按中國2022年全年手機銷量2.86億台來算,該機型可達到4.2%的市佔率,不容小覷。

參考Counterpoint的資料,今年第2季中國手機市佔第一名為Vivo,佔17.7%,第2、3名為蘋果、OPPO,各佔17.2%,再來是榮耀HONOR、小米,各佔15%、14%,華為目前佔中國市場份額佔11.3%,有機會搶食其他中國品牌份額。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

另外按郭明錤的推估,華為2023年手機出貨量為3,800萬台,2024年出貨量至少可達6,000萬台,增長高達58%,這裡值得關注的是華為與台灣有關的供應鏈,郭明錤點名華通,但我沒有研究這家公司,無法評論,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點選連結了解其觀點。


這裡我想展開來談後續可能的劇本,以下都只是推測,僅供參考。


  • 高通、聯發科可能發生價格戰,但中芯量產能力是關鍵

「價格戰」是郭明錤的觀點,我覺得值得留意。

郭明錤6日發文指出,華為於2022、2023年分別向高通採購2,300-2,500萬、4,000-4,200萬顆手機SoC,但鑒於麒麟9000S處理器晶片的成功,以及中芯量產能力的提升,2024年華為的新機種可能全面採用自研麒麟系列處理器,預估高通對中國手機品牌SoC出貨將減少5,000-6,000萬顆,且將逐年增加。

另外三星Exynos 2400處理器在自家手機的使用比重高於預期,加上蘋果2025年改採用數據晶片等,這都不利於高通未來業績表現(不過近期高通已與蘋果達成協議,5G晶片將供應至2026年)。

另外郭明錤預期高通將於4Q23啟動價格戰,此舉將導致利潤下降。

我認為華為確實高機率會在自家手機擴大採用自己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但因其旗艦規格處理器約落後高通、聯發科2-3個世代,旗艦手機仍有可能使用高通或聯發科的處理器,短期難以彌補差距。

至於中低階手機對高通的處理器訂單是否全滅,我也抱持疑問,關鍵在於中芯的量產能力。


  • 中芯量產能力超乎預期,可能引發美國進一步制裁

根據TechInsights的分析,他們發現中芯N+2製程生產的麒麟9000S處理器,其FinFET結構上的溝道、柵極、接點都看起來很乾淨,評估中芯已掌握到相當不錯的工藝技術。

資料來源:TechInsights

所以我們可能不能小看中芯透過DUV光刻機開發的先進製程工藝,儘管成本一定更高,良率也會受限,但應該已具有不錯的量產能力與良率水準。

這裡要思考其中潛在的風險:

  • 華為及更多中國品牌可能擴大採用中芯製程生產晶片,影響中國營收比重高的成熟製程與封測業者訂單。
  • 美國可能加大制裁範圍,影響半導體設備業者與供應鏈對中國的出貨量。

總之,華為與中芯的橫空出世,一定會對半導體產業各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有更多資訊,我們會在週報跟讀者探討,並分享我個人的看法。



※ 投資「簡單輕鬆就好」?這真的是你想追求的目標嗎?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投資圈最近出現一絲煙硝味,乍看是兩派不同取向的投資人開戰,但在我來看,其實反映的是多數投資人的偏好與選擇。

以前跟親戚或朋友聊到「價值投資」,他們的回饋常常是:

  • 還要研究財報,太麻煩了
  • 我沒這麼專業啦!
  • 為什麼不存金融股就好?
  • 我只敢買ETF,因為夠分散
  • 要做一堆功課跟比較,哪有那個美國時間

然後跟出版社的朋友聊天時,他們也是提到,如果要在國內出書,建議寫「存股」或「ETF」相關的主題,不然賣不動,所以你可能會在市面上看到「槓桿存股」、「可轉債存股」這類「有趣」的書名,這未必是作者本意,可能是基於銷售策略的考量。

總之,對於多數的投資人或「小資族」來說,存股跟ETF以外的投資策略實在「太麻煩了」!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而為了迎合市場主要參與者的偏好,各種標榜「簡單」、「單一性」、「容易複製」、「五步驟篩選」、「金融股就好」、「0050就好」、「0056、00878就好」、「月月配、每月加薪」的投資網紅、書籍、課程、APP工具、ETF產品應運而生,而這其實就是市場供需帶來的結果。

但投資真的應該「輕鬆」、「簡單」嗎?

如果只是要獲得「投資」的滿足感,那「投資」這件事情是很輕鬆的,因為你只要會開戶、會下單,你就是在做股票投資。

但真正困難的是什麼呢?難關在於長期報酬率打敗「大盤」這件事情。

然而只要你願意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多數的投資人或網紅都避開或不談這個問題,反而是標榜被動投資的投資者會正視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相信只要觀念與投資標的操作,是有能力獲得接近大盤的長期平均報酬率(當然也放棄長期打敗大盤的機會)。

所以我覺得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投資要打敗大盤,是不可能輕鬆、簡單的!

但我們都知道,能打敗大盤的贏家很少,因為那代表你必須打敗絕大多數的投資人,但當你往後退一步去觀察整個台灣投資圈,你會發現,有趣的是已經有很多投資人完全不考慮打敗大盤這件事情了,所以如果你願意多努力一分,你離目標可能就會更近一分。

對於願意努力的散戶來說,你真正的對手只有「專業的法人」,但他們也是有弱點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投資策略思考|新年到,投資觀念翻新了嗎?2023年你該思考的是發揮「散戶優勢」」這篇文章。

最後我希望讀者可以想想下面這個問題。

我們在讀書、工作上,都被要求要「認真」、「學習」,多數人也認同這個價值,那為什麼到了「投資」這件事情上,我們就會想選擇「輕鬆」、「簡單」?

這真的是你認同的價值?還是市場希望、鼓勵、洗腦、說服你追求的方向呢?

值得深思。



※ 面對「槓桿」的合理態度

覺得「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這篇討論「槓桿」的資料整理與心得分享真的很棒,而且我很喜歡文章最後的結論:

知道越多,你的武器也會越多、視野更廣,並會更謙虛。

還記得當初剛踏入股市時,對於「槓桿工具」最常聽到的說法不外乎「借錢投資、血本無歸」、「期貨很危險」、「玩選擇權玩到出人命」,所以我一開始也是堅持絕對不借錢投資,並且完全避開期貨、選擇權這些工具,對當時的我來說,這些工具就像「毒品」或「賭博」一樣,作為一個「乖寶寶」,我絕對不能碰也不會碰。

但之後讀了更多書,認識更多「強者」後,我開始接觸各種不同的槓桿工具,包括融資、借貸、質押、股票期貨、可轉債選擇權(CBAS)等,我的體悟跟鮪爸很像,我的心得是:

只有當你懂得越多,你才能看到市場全貌,並且做出更好的投資決定。

請注意!這不是說讀者們應該要開槓桿,而是希望讀者理解,所謂的槓桿工具其實就真的只是「工具」,就像火藥,可以拿來傷人,也可以用於開鑿山洞,「工具」的性質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使用者的「個性」與「智慧」。

所以對於槓桿工具,我認為讀者應該嘗試去了解與學習,充分理解風險與效益,而非完全拒之門外。

至於使用槓桿工具是否會迷失自己,賠到血本無歸?

這種事情當然有可能發生,但不代表這些槓桿工具是「有害」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我們總不會說「新手」上路不准喝水吧!

這裡還有一個重點,投資是一個獨立、未知的世界,要融入這個世界,充分掌握其遊戲規則,作為投資人該做的應該是放開心胸,而非拒絕學習、固執己見。

股市是一個不斷變動的世界,股價不停在跳動,市場觀點也不斷改變,我們雖然追求的是「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但那是經過反覆學習與經驗淬煉的結果,而非一開始就寄望「神功護體」、「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惟有持續學習、思考,才不會在市場迷失


※ 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30917)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17家追蹤的潛力股8月營收皆已公告,但礙於篇幅與個人能量,本週週報無法涵蓋分析所有公司的月營收表現,另外南僑(1702)還是老樣子,我們會跟公司8月公告自結損益的數字一同分析。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文章後段潛力股追蹤的更多內容細節)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