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431層次--有招就有破

寫于2017.09.06

社會工作講層次,年老回憶細數忙;

工作價值泰山高,個案發展海洋廣。

看事情的角度決定了服務時的態度

社會工作的效果有好幾個層次,有人做社會工只是把工作做完,有人做社會工作只是讓自己獲得成就與經驗,有人滿足於解決案主的問題,但是我想也有社會工作者追求的是案主發展的可能性。我想這些層次是不太一樣的,看事情的角度決定了服務時的態度,服務時的態度決定了處遇的策略與方法。

不想讓自己的晚年回憶在後悔當中

社會工作做了這麼久的時間,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做社會工作?」因為如果做社會工作的理由不再充分,那麼我還有理由留下來嗎?所以我總是在思考為什麼以及如何做好社會工作,這樣我才有足夠充分的理由繼續留在社會工作界服務。也因為如此,我始終不想讓自己的晚年回憶在後悔當中,我希望我的老年生活是可以細數我幫助過的弱勢小孩長大之後可以有各式各樣適性的發展,也許有小孩長大之後可以成為傑出的社會工作者、有小孩可以成為熱血的老師、有小孩可以成為厲害的廚師、有小孩可以成為救人的醫生、有小孩可以成為時尚的髮型設計師、有小孩可以成為勇敢的軍人、有小孩可以成為正義的警察、有小孩可以成為公正的法官……等。

最後都相信彼此都沒有能力改變

每個弱勢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質與優勢,如何引導弱勢孩子發揮優勢能力,並且找到合適的生涯發展一直都是社會工作者的責任,只是我感覺台灣的社會工作者似乎太小看自己的能力與影響力了,小看了社會工作有能力影響的層面與深度,也小看了弱勢者在脫離弱勢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常常是最後一道把關的守門員,越過了這道防線,弱勢者就無法脫離落弱勢,而是落入貧窮與犯罪的惡性循環當中。也因為這樣的認知,直接造成社會工作者無法認清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小看了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所以想出的方案與策略就是短期與片斷的方法,沒有完整性與長期性的規劃,也就直接造成服務的無效,無效之後就以為是個案與環境的限制,也限制了社會工作者對個案為來發展的想像力,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惡性循環,而在這個惡性循環當中社會工作者與個案都在長期無助之下習得無助感,彼此最後都相信彼此都沒有能力改變,這就是我在這些年在實務界看到的狀況。

案主之所以是案主

對於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情,對我來說就是「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不等同「我」做不到,所以只有我自己試過真的做不到的事情,我才會相信我自己做不到。另外,看過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之後我學到一個觀念,那就是「有招就有破」,只是我們有沒有辦法找的破解的方法而已,如果案主的問題沒有解決,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而不是沒有辦法!因為這樣的想法,讓我不斷的尋找破解的方法解決問題,當然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我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我會說是「我」沒有找到方法解決,而不是案主的問題「無法」解決!因為這是重要的想法問題,我沒有找到方法解決不代表別人就找不到,也不會將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歸咎到案主身上,因為案主之所以是案主,當然就是會有各式各樣難以解決的問題,否則可以被成為案主嗎?否則還需要社會工作者做甚麼呢?

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

最後,我認為社會工作者應該要有泰山的高度來看待自己的工作價值,也要有海洋的廣度來期待個案的未來發展,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也不要侷限個案的可能性!這才是我認知的社會工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