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這篇文章該如何下標才更準確呢?是「站在宇宙看自己」、「從第三人稱解讀自身處境」,還是「不當受害者,才能成為造局者」?
好像每一個都沒有那麼充分。
比如,不管是從宇宙的視角,還是從第三人稱的角度,抽離地看到自身所處的狀態,這在說的,都是保持距離、不要入戲,方能看懂全局。若以此搭配上「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過哪種生活」的圖景或目標,那麼就能夠更好地走在正確的方向、也方可編寫出足夠成熟的人生劇本。
又比如,當我們說的是「不當受害者」,雖然似乎更加具體,但卻也只是聚焦在某一個特定的情境下。其實,「放棄受害者心態」來自於昨天和教練Wisdom的對話,是在談及組織內多數人的心態時,他所提到的。
當然啦,走出受害者的處境、人設,或自我認知(誤解),就是抽離當下情境,從更宏大的角度,從第三人稱或旁人的視角,解讀或描述這一個局面。
暫且撇開定義,就談「受害者心態」。
Wisdom提到,大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而即便不是主管,當我們遭遇到挫敗或者不如預期的情況時,通常也很容易把責任歸咎到他人身上,不管是同事、合作夥伴,或是外部廠商……。這讓我想起,曾經有一位自行創業的同學就半開玩笑地跟我說:作為企業乙方,我最強悍的競爭力就是背黑鍋~
是,對於許多的組織工作者而言,如果今天發包給外部的專案或者合作內容發生了什麼狀況,若主管怪罪下來,把廠商抓來究責即可;反過來說,也常聽到同仁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抱怨公司或主管,諸如自己無法如期完成工作是因為工作量分配不均、無法達到業績目標是因為拿到的管區廠商比較不合適、或對方採購挑剔難相處……
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別把自己當受害者」聽起來似乎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是Wisdom這麼一說,我還是暗自心驚,因為這真的太常見了,常見到幾乎不會特別意識到這有什麼。細想,身邊多數人或許都是以這樣的思維模式存在著;包括我自己,如果沒有刻意地保持距離、提醒自己清醒清醒,很可能就會陷入在自憐的情緒或受害者的情境中而毫無覺察。
「但是,這不是常態嗎?人性通常如此,自我防衛機制……」我說。畢竟,對於一般人而言,若不給自己自圓其說或者找個台階,該如何達成內心自洽呢?
『所以多數的在職場中的人其實都是不成熟的,』Wisdom說:『只有放下受害者心態,才有機會成為得以晉升少數人。』
我認為這個晉升,指的不只是職場位階,更是個人視角、心智能力與思維的升級。
放下那個自圓其說的角色,也就是走出那個讓自己舒適的戲台子,同時承認自己的短板與缺失,然後找到改善與優化的方式——從自己開始。
把距離拉開,然後,也才能有機會看懂整個「局」吧。不當受害者,就是看清楚自己在局勢中的角色,無關對錯,甚至不見得需要論斷是非,因為,在大部份的情境下,不見得有所謂的對錯存在,有的只是不同行動者出於不同的信念、需求或立場,迫使他們必須做出特定的反應,因此,釐清結構、看懂局面比較重要。
畢竟,許多的立場與衝突,或許都是結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