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並不是生了孩子後,就能夠自動成為母親。母性並不是每個女人天生具備的,即使沒有母性,也照樣可以生孩子。應該有不少人是在生下孩子後,母性才開始萌芽。相反地,有些人雖然具有母性,卻強烈地希望只當別人的女兒,想要受到保護,在無意識中排除了自己的母性。」(P.229)
你覺得「母性」是天生的嗎?許多人都認為母性是天生的,好像只要經歷過懷孕、生子的這個過程,母性就會從這個歷程中自然生,而且是萬物皆然的道理。但萬一,就那麼萬一,母性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發生呢?這樣母親與女兒會變成怎麼樣呢?這裡說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留美非常的愛自己的媽媽,她的母親也非常溫柔、有耐心,對待留美的過程中充滿了鼓勵與疼愛。而為了得到母親的稱讚,留美願意費盡一切的努力,甚至在面對自己不那麼有好感的丈夫,也是母親的一句話成為了推力,讓她嫁給了自己陰鬱的丈夫田所。自己的一切努力好像都是為了被母親看見、與母親一致——直到留美自己也生下了女兒。留美希望女兒清佳也可以讓自己的母親高興,甚至在無形之中要女兒配合,做出讓自己母親高興的事情。
但好景不常,一個停電的颱風夜,打壞了這一切的平衡。母親死了,女兒活了下來,留美也幾乎喪失了生存下去的動力……但為了完成已逝母親的心願,留美搬到夫家,開始自己成為媳婦的辛苦生活,只希望那不存在的一句母親的稱讚。
可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獨白,漸漸揭露了種種關係的失衡……為什麼我失去了母親,妳卻還能有媽媽呢?
「我盡己所能的地疼愛女兒,悉心照顧她長大。」
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嗎?如果每個人都認為這是一句真理之言,特意說出來了反而顯得奇怪,就好像說我是一個成長完全的人,有兩隻眼睛一個鼻子,特意說出了本來就有的特性,正巧顯得不太自然。
乍聽沒什麼問題的話,在女兒清佳的成長經歷中卻敏銳的感受到了,自己大半輩子渴求的母愛,絕對不是母親的自然而然。清佳耗盡畢生之力,去揣摩母親的心意,捍衛、保護母親,只要母親多關心自己一點……怎麼都這麼困難呢?清佳成長的歷程中,追求母愛成為她的成長核心,母親的冷淡她只能反過來責求自己的不完美,對一個孩子來說,怎麼能了解自己不被愛很可能不是自己的錯?
在讀到女兒的回憶段落時,往往是讓人更難受的。在什麼都不缺的環境下長大,為什麼總感覺自己好像少了什麼?那種切實的缺失感,是讓人心疼與不忍的。
「母性」究竟是不是與生俱來的,或僅是社會給予生育後女性的一個框架呢?當我們相信女性生產過後必定要具備母性時,也容易以這樣的眼光去要求母親成為一個母親,並在母親未達母親標準時給予批判。
這個故事就某些層面上來說確實是個悲劇,但對閱讀故事的我們來說,卻有其他可以去思考的角度。湊佳苗在訪談裡有提到:
「女人應該可以分為『母親』和『女兒』這兩大類。就是可以成為母親的人,和希望可以永遠當女兒的女人。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自然而然產生『母性』的女人,和無論如何都無法產生「母性」的人。」
坦白說對於這個故事,確實能夠帶入母親與女兒之間的處境,感到她們之間的無奈與悲哀。但較難理解的是「希望可以永遠當女兒的人」就等於無論如何都無法產生母性的人嗎?我想在現在的時代當中,肯定有許多女性對成為母親不是抱有憧憬的,畢竟社會給予「母親」的期待過高,加上時代和價值觀不斷在變化,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不應直接與母親畫上等號——但想永遠成為一個被疼愛的女兒,我想可能也不是大多數女性的選擇。
這樣的二分法,可能不適用於每個人。有愛的父母,也可能因為錯誤的愛的方式,讓孩子不斷用錯誤的方式求愛與關注;身為母親,也不用被社會給予母親的框架給束縛。成為獨立而能自主的人,或許是無論我們背負什麼社會角色後的最終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