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一口飯,多留一塊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裏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來的隱憂,曾經推動過多吃米飯,但是成效不佳,直到今天,一方面家庭結構從大家庭變成小家庭,同時生活節奏加快,大家愈來愈忙碌,外食的人口比例急速攀升,飲食更加多元化後,稻米的消費量也很難恢復。現在台灣每年麵食類的小麥用量約120萬噸,全部進口,稻米約160噸,一成進口,有九成自給率。不過台灣綜合糧食的自給率僅剩下32%,換句話說,台灣民眾賴以存活的糧食百分之68都得從國外進口,實在是偏低,甚至在面對全球環境變遷的不確定因素或後石油時代高昂的運輸費用時,糧食的供應會是危及國家安全的因素。

  當台灣人不吃米,我們的農地就一塊塊休耕,轉作其他用途,甚至永遠失去了肥沃的土壤。

  為什麼台灣人不吃飯?我曾經問過許多周邊的朋友,有不少人是因為怕胖,或者想減肥,而不敢吃澱粉。

  米飯的確是澱粉,但是大家都搞錯了,減肥非吃澱粉不可,因為若是什麼澱粉都不吃,根本不可能減肥成功,不吃澱粉會讓我們容易沮喪,也會讓食慾更加強烈,更是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而且若選擇以大量蛋白質食物取代米飯希望減重,會導致代謝失衡,甚至可能傷害肝臟與腎臟,是非常危險的。

  並不是所有澱粉都一樣,有不好的澱粉也有好的澱粉。那些含糖且精製過的澱粉就是不好的澱粉,會讓血糖忽上忽下,也就是所謂升糖指數高。而好的澱粉是含有較多纖維的天然食物,在人體腸胃道消化速度比較慢,對維持血糖的隱定有幫助。甚至這些年還發現有一種抗解澱粉,不會被小腸分解吸收,可減少熱量吸收,卻能幫助腸道內的益生菌的生長,除了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腸道有毒物質的去除,也可預防大腸腫瘤與癌症,甚至能夠影響脂肪的合成與氧化,控制體重。

  這種神奇的抗解澱粉存在於烹煮過卻又冷卻的老化澱粉,比如隔夜飯或者超商的御飯糰、紫米飯糰等冷飯類。

  大家真的有機會要多吃米飯,因為台灣因為稻米產量過剩,所以已有二十多萬公煩的農地休耕,除了政府付出高昂的休耕補助費給農民之外(擁有農地的農民不種稻子,將土地荒廢在那裏,政府就會貼補正常收成的八成左右費用給農民),那些休耕的土地若過太久沒有耕種,其實也會逐漸「死掉」,因為原先的農民也許會轉業,農耕機器淘汰了,同時休耕地長年缺乏管理,病蟲害、雜草、老鼠的肆虐,再加上因休耕而缺少管理和維修的水利設施,也會逐漸毀壞。

  只要每人多吃一口飯,台灣增加對米食的消費量,那些休耕的農地才有機會復耕,也才能降低對進口糧食的依賴,這是台灣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不確定的風險裏,很重要的自保之道。

  很可惜的,這些年我們只看到台灣一直朝相反的方向在走,實在令人憂心。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被迫開放農產品進口,為了不使生產過剩,價格崩跌,政府除了透過休耕獎勵來降低生產之外,也制定許多法令來「活化」農地,包括2000年開放農地買賣,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買賣農地,並且將每筆耕地從5公頃放寬為0.25公頃就可以蓋農舍。換句話說,任何人只要購置750坪的農地,就可以蓋十分之一土地面積(佔地75坪)高十公尺(三層樓)的豪華農舍。

    也就是因為這個有問題的政策,加速台灣農地的崩解,原先肥沃美好的農地不再種稻子,改種房子。這個法律通過後五年內,台灣的農民增加七萬戶,但還在生產的耕地卻急遽下降,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曾氣憤的說:「這些住在豪華農舍內的有錢人,取得農民資格後,並未從事生產,反而享有便宜的農保,甚至休耕補助,而且因坐擁農地,不必繳交地價稅,這有公平正義可言嗎?」

    更麻煩的是,這些平地上的良田不見掉之後,我們的農業生產反而移向山坡地,將原本負擔國土保安作用的森林,變更為農牧用地,形成山坡地超限利用,破壞水土保持,大雨即崩,耗費國家資源與造成社會不安,更不用說高山農業所使用的農葯、肥料這些環境毒藥滲入我們的水庫,我們喝下去後,所罹患的癌症慢性病,間接付出的高昂社會成本了。

    面對後石油時代,台灣的確還有許多困境與挑戰,但是對於每個民眾而言,只要我們願意多吃一口米飯,多使用在地農產品,並且注意這些農產品的產地與來源。當我們願意用較高的成本去選擇對環境友善也對我們健康有益的食物時,才能鼓勵新一代知識農民的產生,讓那些荒蕪或即將廢棄的良田得以存活,也給台灣的未來留下一線生機。

當台灣人不吃米,我們的農地就一塊塊休耕,轉作其他用途,甚至永遠失去了肥沃的土壤。

當台灣人不吃米,我們的農地就一塊塊休耕,轉作其他用途,甚至永遠失去了肥沃的土壤。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央研究院謝長泰院士有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問他:「為什麼台北看起來像是個一直停滯在一九五0年代的城市?」 他的意思是,台北只有小小的信義計畫區像是個「現代化」的商業區,反觀香港或上海,整個城市廣大範圍全都像是信義計畫區。 的確,台北市大多地區都是狹窄巷弄的住商混合區,這些幾十年前蓋的單調水泥公寓,一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教授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
   很難介紹吳軍這個人,最簡單的大概是說「暢銷書作家」,畢竟這些年他出了十多本屢獲圖書大獎又極為暢銷的書,但他不是「專業」作家,若以世俗角度,賺最多錢的工作算是正職的話,他現在應該算是矽谷投資人,若以專業來說,他是科學家,或是更夯的人工智慧專家,也在世界最頂尖的幾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董事。   
前天下午在桃園市的虎頭山公園裡有一場很浪漫的聚會,這是文官學院與桃園市政府合辦的「公務員專書閱讀」的導讀,過往類似的活動都在室內禮堂,但是這次卻嘗試選在戶外進行。 虎頭山公園第一次來,占地面積比原先想像大很多,最令人驚艷的是在一整片高聳的樹林中居然有片木頭平台,平台旁的木頭階梯剛好可以當作聽眾的座
每個人都討厭那些喜歡議論別人、搬弄是非或到處八卦親朋好友隱私的人,若是細究那些人的心理狀態,他們應該是藉由述說別人的問題來逃避面對自己人生的問題吧? 我們若要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恐怕就得花費許多時間跟心力,哪來閒工夫來八卦別人的事呢?有人形容得好,那些愛談論八卦的人是「咀嚼他人生活的殘渣來餵養自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中央研究院謝長泰院士有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問他:「為什麼台北看起來像是個一直停滯在一九五0年代的城市?」 他的意思是,台北只有小小的信義計畫區像是個「現代化」的商業區,反觀香港或上海,整個城市廣大範圍全都像是信義計畫區。 的確,台北市大多地區都是狹窄巷弄的住商混合區,這些幾十年前蓋的單調水泥公寓,一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教授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
   很難介紹吳軍這個人,最簡單的大概是說「暢銷書作家」,畢竟這些年他出了十多本屢獲圖書大獎又極為暢銷的書,但他不是「專業」作家,若以世俗角度,賺最多錢的工作算是正職的話,他現在應該算是矽谷投資人,若以專業來說,他是科學家,或是更夯的人工智慧專家,也在世界最頂尖的幾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董事。   
前天下午在桃園市的虎頭山公園裡有一場很浪漫的聚會,這是文官學院與桃園市政府合辦的「公務員專書閱讀」的導讀,過往類似的活動都在室內禮堂,但是這次卻嘗試選在戶外進行。 虎頭山公園第一次來,占地面積比原先想像大很多,最令人驚艷的是在一整片高聳的樹林中居然有片木頭平台,平台旁的木頭階梯剛好可以當作聽眾的座
每個人都討厭那些喜歡議論別人、搬弄是非或到處八卦親朋好友隱私的人,若是細究那些人的心理狀態,他們應該是藉由述說別人的問題來逃避面對自己人生的問題吧? 我們若要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恐怕就得花費許多時間跟心力,哪來閒工夫來八卦別人的事呢?有人形容得好,那些愛談論八卦的人是「咀嚼他人生活的殘渣來餵養自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回顧食安事件史,你會發現: 「銅板美食」不再美好、 農民總會留塊田種給自己吃、 正常的通常不會出問題,會出問題都是不正常的..... 但別怕 ~ 台灣的食安環境一直在努力進化中!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食農教育的重要,不只關於健康,還有國家安全!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台灣吃素人口根據去年最新一份資料統計,全台灣共有百分之十四的人口吃素,比例高居全世界第三。事實上早在西元二零一七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CNN就曾評選台灣為十大素食友善城市。全台灣有超過六千家素食餐廳,其中不乏異國料理方式,選擇相當多元。對於吃素者者這些素食餐廳怎麼吃都不會膩、這篇就來介紹這家味萊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台灣老輩人吃早齋的比率算是高的,問他們為什麼老了才要吃,他們的回答是,老人家不用吃太好,吃清淡身體才會健康。我問老人家,為什麼不年輕就吃早齋,身體會更健康,老人家也答不出來。 今天是初一,初一十五吃素以及吃早齋已經二十五年了,完全不麻煩,因為台灣是美食天堂,有些素菜做得比葷菜好吃。前陣子聽到一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回顧食安事件史,你會發現: 「銅板美食」不再美好、 農民總會留塊田種給自己吃、 正常的通常不會出問題,會出問題都是不正常的..... 但別怕 ~ 台灣的食安環境一直在努力進化中!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食農教育的重要,不只關於健康,還有國家安全!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台灣吃素人口根據去年最新一份資料統計,全台灣共有百分之十四的人口吃素,比例高居全世界第三。事實上早在西元二零一七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CNN就曾評選台灣為十大素食友善城市。全台灣有超過六千家素食餐廳,其中不乏異國料理方式,選擇相當多元。對於吃素者者這些素食餐廳怎麼吃都不會膩、這篇就來介紹這家味萊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台灣老輩人吃早齋的比率算是高的,問他們為什麼老了才要吃,他們的回答是,老人家不用吃太好,吃清淡身體才會健康。我問老人家,為什麼不年輕就吃早齋,身體會更健康,老人家也答不出來。 今天是初一,初一十五吃素以及吃早齋已經二十五年了,完全不麻煩,因為台灣是美食天堂,有些素菜做得比葷菜好吃。前陣子聽到一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