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五月雪》 | 五一三事件下的竇娥冤

raw-image

對我們第六屆亞洲電影觀察團而言,張吉安導演無疑是一頁傳奇。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南巫》以壓倒性之姿贏得了亞觀團的奈派克推薦獎,當年也不負眾望獲得金馬最佳新導演,甚至有與我們有面對面談創作理念的機會。三年過去,張吉安已經以「金馬最佳導演提名」與其他一線創作者平起平坐,而《五月雪》這個在2020的創投計畫也成了本屆金馬影展的開幕片。

在1969年5月10日的馬來西亞大選,儘管馬來政府並未變天,但以華人為主要支持者的反對黨得票率提高,因此開始了慶祝遊行活動,埋下了種族衝突的種子。在大選三天後,進而演變成流血衝突,造成上百人死亡,許多受害者一夕間蒸發、家屬尋無屍骨,史稱「五一三事件」。而在將近50年後,才發現吉隆坡附近的亂葬崗,許多家屬前往認領祭拜,但仍有許多不明墳塚僅僅寫上Unidentified Chinese,且政府公佈死亡人數遠遠低於外界預估,不僅是馬來西亞的黑歷史,實際死亡人數也成了一大懸案。

專長鄉音考古的張吉安經與多名受害家屬訪談,將電影與以「竇娥冤」為題的傳統戲曲「六月雪」相映對照,拍成了《五月雪》。電影中敘述的華人在馬來政府下被噤聲殺害,與竇娥的冤情有異曲同工之處。而電影多處使用傳統戲曲演唱的方式,在不同年代道盡華人受壓迫者、受害者、憑弔者的不同身分,從戲裡到戲外進行批判。

電影分成兩個章節,前半段以旁觀者視角敘述了衝突事件,而後半段以長大的阿英憑弔先人的劇情,乍看平凡但細節相當有趣。「五一三事件」將近50年後的2018,儘管各種族沒有流血衝突,卻還是存在著相當程度的歧異性:阿英小姑與馬來人老公在打離婚官司;馬來人司機小心翼翼以痲瘋病院作為亂葬崗的代稱;以前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通融搭建的戲臺,現在因為清真寺的增加,反而依法不得搭建。而就連身為華人的阿英老公,也無法理解憑弔受害者家人的意義何在。然而如果連親人都置之不理,那受害者情何以堪?這是《五月雪》片尾以憑弔作為終曲的必要性與溫柔。

雖然上述講到許多衝突,但電影沒有直接描繪暴力場面,而是使用哭聲、血跡、火光等等畫面,讓觀眾自行想像,卻反而更加驚悚。相較於上部作品《南巫》,《五月雪》的格局更大,音效、畫面,以及蔡寶珠的表演都相當驚人,非常值得一看。對於「五一三事件」不熟悉的朋友,建議可以先閱讀釀電影的文章,了解當地的政治氛圍、文化以及信仰,相信可以對整部電影更加感同身受。

▍電影得體指數:★ ★ ★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