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權利追求自己,和美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哈囉,資深少女Iris
你的出版專題Iris的書櫃已經三個月沒有更新了,發生什麼事了嗎?你知道,在你離開的這段期間內,方格子會員還是很喜歡、很想念你的:
Iris的書櫃這段期間,你發布過的文章共計有3763人瀏覽過
Iris的書櫃新增了3追蹤數
有55篇文章被474人喜歡
我們與Iris的書櫃的會員都真的很希望你能早點忙完,回來更新Iris的書櫃,分享你的觀點與創作!


今天,收到了這封信。

信中字字句句都提醒著我,我真是一個意志力相當不堅的人啊!身為一個時間被占滿後就無暇顧及其他事務的人,忙翻的十月底,到十一月的今天,我努力從夾縫之中求一個休息、放鬆的時間。就這樣,暫時放下了寫文章一事。

說到底,其實寫作不是那麼令我執著的吧!有點汗顏,原來自己辜負了自己。有點欣慰,我可以如此面對軟弱的自己。

閱讀還是有的。這是在忙碌中,讓我稍能拾回自己靈魂碎片的時光。

於是我今天回來了,報個平安,也面壁思個過。這段時間,當真連通知都沒看。若沒能看見您的留言,還請見諒。


這是近日讀的其中一本書:

奶奶們的比基尼。彭素華。小兵出版

奶奶們的比基尼。彭素華。小兵出版

#女性主義 很難得在兒少小說中一見。如此龐大、嚴肅的議題,要怎麼以兒童、青少年都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再再考驗作者的智慧。

一位奶奶健康檢查後,發現了乳房有腫瘤,好友們(其他奶奶)決定在她手術前,陪她來場任性的旅行,故事,就此展開...


書中提及的議題:


#家庭權力結構 

爺爺音量一提高,奶奶就得悶不吭聲躲回廚房?

這畫面在許多家庭中,都是常見的畫面。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一輩,在家中,講的不是道理,是地位關係。女人在傳統的家庭結構中向來是「聽從的」、「被支配的」。不誇張,我們家曾經就有人說過「我沒有要聽長頭髮的意見。」那位長頭髮的,當下氣得要死,但後來呢?她仍選擇乖乖聽話。

故事畢竟還是要給人一個美好的期待,這位奶奶在故事尾聲中有令人拍案叫絕的覺醒。只是,現實生活中,多少人能做到這樣?



#母親 的腳色

媽媽做得這麼多,都是應該的嗎?

媽媽總是為家庭付出,當個稱職的工具人,自己的興趣、喜好,甚至被關心的需求,都應該被排在最後?

有沒有人想過,媽媽也是人。她也曾經是父母的女兒、情竇初開的少女。她充滿愛與憧憬踏入家庭,應該就此被消磨一生嗎?


#青春期 ,理解與尊重

謝謝政府、學校現在大力推行性平教育。女孩們的自我意識也漸漸抬頭。女孩們知道,任何人都不該拿女性發育的身體作為揶揄嘲諷的對象。任何人都不該不經同意侵犯自己身體的界線。

女性,更應該懂得愛自己、欣賞自己成長中的身體。這是造物主給我們的珍貴禮物。

這樣的性平教育,若能在我那個年代就推行,相信有更多少女孩可以更快樂的長大!


#情感教育 

台灣長年忽視情感教育這一環。許多師長父母都告訴孩子:「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以後自然會有好對象。」

但,真的是這樣嗎?

愛一個人,一定要得到他、與他常相廝守嗎?或是,知道對方幸福快樂,這就夠了呢?


#友誼 

奶奶們內鬥了,她們吵架的內容和流程竟然和小女生差不多呢(笑)!女孩怎麼從小到大都玩同一種把戲呢?奶奶們又該怎麼解決衝突?


#乳房 

是女性一生的好朋友,一位奶奶發現了乳房生病了,醫生建議切除,奶奶好難過,她說,沒了乳房,還是女人嗎?


#比基尼 

能展現女性曼妙美麗的身姿無誤,但誰規定只能給妙齡女子穿呢?愛美,讓自己快樂,讓自己活得漂亮精彩,是每個年齡的女人,都應該擁有的權利。

有人覺得比基尼過於暴露,會引起他人的情慾,引發犯罪。但,引發犯罪是比基尼的問題嗎?該譴責的,是以服裝為藉口,無法自律、肆意犯罪侵害他人的人


流暢輕鬆的文字,幽默生動的筆調,故事輕盈優雅的結束了。但可思考的事還很多很多。本篇文章的簡介點到為止就好,剩下的細節,誠摯邀請妳細細品味。

無論妳是哪個年齡層的女子,我們都可以一起來讀這本可愛的小說。

無論妳是哪個年齡層的女子,我們,都要學會愛自己



延伸閱讀:龍應台〈美麗的權利〉



也歡迎來IG交流互動喔!


avatar-img
41會員
74內容數
有我讀的,也有給孩子讀的。聊聊看過的書,寫寫當下的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歷過生兒育女的父母們,應該都能體會: 自懷胎起,一直到孩子落地,除了初為父母的期待,更多的,是擔憂與不安。
前一陣子因為連續多日睡不好、頭痛,被C帶去體驗「頌缽」。 我記得頌缽師說,我的心輪的傷蠻深的,需要時間恢復。她要我想想,過往哪一件接近「背叛」、「付出與回饋不對等」的感受,讓我有很受傷的感覺,試著去化解它、療癒它。還有,她指出,我的能量場較弱,所以容易被外在許多負能量干擾。 第一次體驗這麼特別的
每日餐桌上的白飯,都是得來不易的,它們既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農民辛勞的收成,更是父母勤奮工作後換得的。
禛那天陪媽媽逛書店,看到這本書,就立刻塞到媽媽手中,要用新台幣下架啦~
前幾天,我才寫了一篇〈聽歌。緬懷〉,隨著鍵盤敲出的文字,回到自己過往那段單純無憂的青春歲月。 而我怎麼會忘了她呢?這位陪了我好長一段時間的─Coco,李玟。
這是一個承載著歷史重量的所在。即使現在這環境尚稱得上設計得洗鍊簡約,頗有美感。 重中之重,痛中之痛,這些抽象的感受,該如何陳設展示?我知道,我們也只是看個梗概觀其輪廓而已。
經歷過生兒育女的父母們,應該都能體會: 自懷胎起,一直到孩子落地,除了初為父母的期待,更多的,是擔憂與不安。
前一陣子因為連續多日睡不好、頭痛,被C帶去體驗「頌缽」。 我記得頌缽師說,我的心輪的傷蠻深的,需要時間恢復。她要我想想,過往哪一件接近「背叛」、「付出與回饋不對等」的感受,讓我有很受傷的感覺,試著去化解它、療癒它。還有,她指出,我的能量場較弱,所以容易被外在許多負能量干擾。 第一次體驗這麼特別的
每日餐桌上的白飯,都是得來不易的,它們既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農民辛勞的收成,更是父母勤奮工作後換得的。
禛那天陪媽媽逛書店,看到這本書,就立刻塞到媽媽手中,要用新台幣下架啦~
前幾天,我才寫了一篇〈聽歌。緬懷〉,隨著鍵盤敲出的文字,回到自己過往那段單純無憂的青春歲月。 而我怎麼會忘了她呢?這位陪了我好長一段時間的─Coco,李玟。
這是一個承載著歷史重量的所在。即使現在這環境尚稱得上設計得洗鍊簡約,頗有美感。 重中之重,痛中之痛,這些抽象的感受,該如何陳設展示?我知道,我們也只是看個梗概觀其輪廓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女大當家》是一本敘事很日常、性別意識卻很顛覆的小說。故事以指揮社務與家務的「家女長」瑟娥為主軸開展,在瑟娥家,任何人的勞動都不是理所當然、都能換取相對應的報酬,母親可以為了「製作大醬」出公差、報公帳,父親也得遵守瑟娥訂下「不得在室內抽菸」的家規。這些並非因為性別才產生的規則⋯⋯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西西書寫身為女性特有的觸角,西西的觀察從外到內,既有理性的描述,也有感性的自省。她寫乳房的私密、得病而生出的罪疚感、組合成焗束的悶局,但也寫手術後學太極與練劍,那種平凡的聽從身體的需要。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女大當家》是一本敘事很日常、性別意識卻很顛覆的小說。故事以指揮社務與家務的「家女長」瑟娥為主軸開展,在瑟娥家,任何人的勞動都不是理所當然、都能換取相對應的報酬,母親可以為了「製作大醬」出公差、報公帳,父親也得遵守瑟娥訂下「不得在室內抽菸」的家規。這些並非因為性別才產生的規則⋯⋯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西西書寫身為女性特有的觸角,西西的觀察從外到內,既有理性的描述,也有感性的自省。她寫乳房的私密、得病而生出的罪疚感、組合成焗束的悶局,但也寫手術後學太極與練劍,那種平凡的聽從身體的需要。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