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者家庭照顧者|喘息支持和心理照顧陪伴的重要(內有各縣市服務據點連結)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做了將近十年的社福工作,大多數時間在基金會總會的行政幕僚單位做募款工作,也踏進機構第一線做過直接照顧者,體驗一打七的崩潰然後回家癱在床上想:還好這些不是親生的,我還有機會可以這樣躺,睡飽了明日再戰。很多時候自己想想會汗顏:身為社福單位的工作者只要和服務對象在一起六到八個小時,就尚且會手忙腳亂、或失去耐心,我們還有下班的時間能夠喘息,但身心障礙者的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好像背上一個重重的殼,沒有喊累或逃走的權利......

有了身障兒之後的家,翻天覆地

這近十年來,因為工作的緣故,我認識了很多身障兒家庭。從不同的相遇場合和關係,得以稍稍窺見這些父母帶著身障兒生活於社會的不易,也更能理解當社會新聞出現長期照顧者崩潰帶著身障兒或失能長輩輕生的長照悲歌。

「健康平安」是每個父母孕育兒女的最大期待,看著身邊親友和電視明星喜獲麟兒、幸福曬娃,幻想著孩子出生後如何打扮小公主、附近哪個公園適合溜小孩,是每一對伴侶在攜手邁入生兒育女階段時的未來藍圖。

但當孩子在出生後的狀況和書上寫的不一樣、當醫師在診間皺起眉頭不發一語,往往會讓父母心頭一驚:發生什麼事?孩子怎麼了?若孩子需要住院治療甚至開刀,或者接獲有發展遲緩或其他後遺症的可能,往往讓父母瀕臨崩潰。不難想像,即便孩子因黃疸要多住幾天保溫箱,父母心就糾結得要命,那麼,接獲孩子判定為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的父母又該是如何絕望?

raw-image

政府補助無法填補的缺口

政府目前對身心障礙族群的補助,絕大多數是直接補身障兒本身,不僅依照家庭收入與障別而有所區分;並且在法規的條件下,生活補助和其他零零總總補助加總起來,總額不能超過行政院公告的基本薪資。

以112年的台北市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來看:

  • 家庭經濟為低收入戶的極重度、重度及中度身心障礙者,每人每月補助8,836元
  • 中低收入戶和一般戶的極重度、重度及中度身心障礙者,以及低收入戶的輕度身心障礙者,每人每月補助5,065元
  • 中低收入戶和一般戶的輕度身心障礙者,每人每月補助3,772元

別說吃飯了,在台北市這樣的金額,連繳房租都有問題啊。

身障兒需要有人照顧,家庭中勢必得有人犧牲工作與自我成就,來擔任身障兒的主要照顧者。據一篇研究,八成以上的身障兒家庭由母親擔任犧牲職涯發展的角色,回家肩負起養育身障兒的「無薪工作」。

raw-image

政府給身障兒的照顧者補助是每月3,000元,且還得是家中身障兒年齡介於在2歲-65歲之間,障礙程度達到中度、重度或極重度才有。好不容易申請了照顧者津貼,有了每天平均100元的極微薄補助,但隨之而來的是喘息服務可申請的居家服務時數就會大幅減少,由一年360小時,減少為一年只能申請60小時。

以前不知道的時候沒感覺,一查資料,感覺窒息感都來了。這樣的補助政策,讓人難以想像若是處於無存款的經濟弱勢,或是單親家庭,生下身障兒該怎麼活下去?

然而即便補助金額有朝一日有幸提高到讓身障兒家庭能勉強負擔一般家庭的吃穿用度,另一個層面的缺口卻永遠不是金錢能夠填補的,那就是心理的缺口。

難的是「障礙」,還是「心理負擔」?

不是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擁有蹦蹦跳跳、對爸爸媽媽耍賴撒嬌的權力。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孩子,因為肢體、認知或能力的限制,不能進入一般的幼兒園,父母必須花非常多時間帶他們跑遍各大醫療院所不斷重複評估、治療、療育課......等燒錢的無限循環。

對身障兒父母來說,孩子的狀態在拿到醫師判定的發展遲緩證明或身心障礙證明之後,已經幾乎塵埃落定:幾乎沒有別的選項,只能全力陪伴孩子復健,期待能夠盡量減低孩子生活與學習上的日常阻礙,能做多少是多少,一點點的進步或希望也值得努力。

障礙本身給身障兒和父母帶來的困難,不外乎生活自理或學習需要他人協助、生活大小事可能需要各式各樣的輔具或輪椅協助,甚至可能需要長時間穿戴以矯正為目的的輔具,如:AFO、背架、特製眼鏡等。

比障礙更難的,是社會眼光。

正是社會告訴我們,身心障礙是「缺陷」、是「障礙」,父母才會在聽到診斷時崩潰。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這個孩子接下來要面對的不僅是打不完的針、吃不完的藥、做不完的復健,還得面對可能跟不上的學習發展、面對來自親友同儕的異樣眼光甚至嘲弄。

而這些都不只有孩子要面對,無論是否願意,父母都必須和孩子一起面對。

raw-image

身障兒父母的內外在壓力源

身障兒的父母在孩子確診為特殊兒後,內外在的壓力便蜂擁而至。

首當其衝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我的基因有問題嗎?我在懷孕的時候是不是做了/沒做什麼?我真的有能力養育特殊兒嗎?在我的有限能力下,孩子會有好的生活嗎?孩子長大之後會不會恨我為什麼把他生下來?種種沒有原因的自問與咎責,佔滿父母親的思緒,感受不到新手爸媽的喜悅,反而覺得是個沒有盡頭的沉重負荷。

再來,才是外界的聲音。來自婆家、娘家、親友,甚至另一半的驚訝、憐憫、同情或責備,往往成了創傷上灑的鹽,滲入內心記憶感受深處的痛。最後才是時間的平衡、體力的衰退、經濟壓力等等外在的負擔。

raw-image

台灣社會的身障兒家庭

目前台灣2339萬人口中,有約120萬個身心障礙者,扣除精神障礙者和植物人,仍有約90萬包含心智障礙、肢體障礙等身障兒,由於先天性因素或後天的疾病或意外,需要生活、人際、學習發展等不同方面的協助。換句話說,台灣目前有將近90萬個家庭,面臨家有身障兒的照顧教養與中長期安置等議題。

沒有一個父母生來就知道該如何當父母,身障兒的父母更是。

誰能夠預料得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者呢?面對孩子出生到未來一輩子動輒數十年的漫漫復健路和日常生活照顧,身障兒父母的分享裡常說:「我感覺像被宣判了無期徒刑」。

據問卷統計,身障兒的父母每天平均花上11個小時,做直接照顧身障兒的生活起居、復健訓練。隨著孩子的身形漸漸長大,父母的體力下滑之餘也產生不少「職災」:如肌肉長期拉傷、腰痛、膝蓋退化迅速、長期淺眠/失眠......等問題。除了不斷下滑的體力外,更危險的是他們的心理健康:超過五成以上的身障兒父母有憂鬱傾向或需要藥物的輔助,更有三成以上的身障兒父母曾出現自己或帶著孩子一起輕生的念頭或行動。

這些不只是研究數據,是活生生的人,是在我們生活的台灣社會,我們生活的周遭,更是社會人倫悲劇的未爆彈。

raw-image

身障兒的照顧者需要什麼?

身障兒不會自殺,但絕望的照顧者(父母、手足、親屬)可能會帶他們一起結束生命。為了避免無辜生命與家庭的悲劇發生,我們需要理解身障兒的照顧者,到底需要什麼。

就和全天下所有的照顧者一樣,身障兒父母需要喘口氣的時間空間、需要偶爾複習一下夫妻之間的粉紅泡泡和生活節奏、需要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接納、需要找個出口說說話或諮詢一下。

如果你身邊有身障兒照顧者,請不要對他們說「加油」,因為他們的人生已經太努力,努力到忘記好好照顧自己。買一杯咖啡,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需要聊聊時可以找你,或是透過社福單位找「過來人」諮詢,需要的話介紹他們早期療育或身障機構資源;就是最好的幫助、最大的支持。

身心障礙者之照顧者支持服務機構

為發展家庭照顧者多元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照顧者照顧負荷,提供家庭照顧者照顧安排諮詢服務、居家照顧技巧指導、心理協談、照顧技巧訓練講座、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及志工關懷服務。

raw-image
avatar-img
19會員
57內容數
在一般人的視角中,社福團體和監獄都是「電視新聞上的事」,在這裡想記下一些我在台北少年觀護所,和服務身心障礙者、身障兒的家庭照顧者、失依兒少的社福團體中遇見的人事物,其實他們也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同一片土地,只是可能未曾留意、理解。期待創造更多的接納與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techm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第一份社福工作,是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在機構裡接觸到早療孩童、成人身障者、他們的家長,和機構內的專業服務人員;現在同樣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服務,不同的是,主要服務對象是家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成員,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是身障機構服務不太到的族群。
國中時常進進出出訓導處的同學和學長們,總叫我「瑪利亞」,有一天學長莫名其妙跟我道別:「瑪利亞,我可能進去就再也不會出來了。」大學畢業,我走進那個傳說中只能帶蘋果、不能帶橘子的少年觀護所,隨著前行的腳步,身後科員將鐵門一道道關上,我看見不一樣的鐵窗......
道別,不說再見。 與龍哥(化名,安置童)的道別,是兩年前的事了......
我的第一份社福工作,是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在機構裡接觸到早療孩童、成人身障者、他們的家長,和機構內的專業服務人員;現在同樣在身障領域的基金會服務,不同的是,主要服務對象是家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成員,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是身障機構服務不太到的族群。
國中時常進進出出訓導處的同學和學長們,總叫我「瑪利亞」,有一天學長莫名其妙跟我道別:「瑪利亞,我可能進去就再也不會出來了。」大學畢業,我走進那個傳說中只能帶蘋果、不能帶橘子的少年觀護所,隨著前行的腳步,身後科員將鐵門一道道關上,我看見不一樣的鐵窗......
道別,不說再見。 與龍哥(化名,安置童)的道別,是兩年前的事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自2016年起,藉由訪談陪伴家屬/照顧者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照顧處境,將訪談化為圖文書或繪本,讓社會大眾能更認識與理解,這不是他人的事,進而關切精神疾病與照顧者的議題。畢竟,我們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逆境裡,跌落,有患病的可能。
Thumbnail
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家人,帶來許多額外的壓力與挑戰。愛奇兒家庭照顧者需面對照顧工作的負擔、心理壓力、以及在社交關係中的困難。心理諮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但費用問題讓許多家庭無法承擔,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提出連署以爭取每年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上班壓力大、下班後還要處理家裡的事,蠟燭兩頭燒,實在吃不消......」 「我不知道原來照顧爸爸的時間就這樣一年年過去,累積也有十年了,我實在無法想像,以後是否能回到職場。」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在家庭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不被家庭成員尊重,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關懷。而長期高壓的照顧下,無法獲得釋放,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和長照犯罪的隱藏因素。文章中描述了兒少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並希望長照早日結束,讓自己有機會規劃未來。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Thumbnail
照顧身障家人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除了需要具備照顧技巧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也會發生劇烈的改變。照顧者在面對各種情緒壓力和挑戰時,需要學會接受並儘量尋求支援。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自2016年起,藉由訪談陪伴家屬/照顧者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照顧處境,將訪談化為圖文書或繪本,讓社會大眾能更認識與理解,這不是他人的事,進而關切精神疾病與照顧者的議題。畢竟,我們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逆境裡,跌落,有患病的可能。
Thumbnail
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家人,帶來許多額外的壓力與挑戰。愛奇兒家庭照顧者需面對照顧工作的負擔、心理壓力、以及在社交關係中的困難。心理諮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但費用問題讓許多家庭無法承擔,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提出連署以爭取每年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上班壓力大、下班後還要處理家裡的事,蠟燭兩頭燒,實在吃不消......」 「我不知道原來照顧爸爸的時間就這樣一年年過去,累積也有十年了,我實在無法想像,以後是否能回到職場。」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在家庭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不被家庭成員尊重,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關懷。而長期高壓的照顧下,無法獲得釋放,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和長照犯罪的隱藏因素。文章中描述了兒少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並希望長照早日結束,讓自己有機會規劃未來。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Thumbnail
照顧身障家人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除了需要具備照顧技巧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也會發生劇烈的改變。照顧者在面對各種情緒壓力和挑戰時,需要學會接受並儘量尋求支援。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