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他人去比較難過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多年前還是個小大一的時候學校舉辦了一場講座,主講者是作家林達陽和棉花糖主唱小球,主題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兩件事,一件事是他們兩人的互動,小球在林達陽面前像個稚氣近乎幼稚的小妹妹,還記得她演講到一半突然舉手說她要去尿尿,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另一件事是林達陽說的一段話,原話已經記不清了,不過大意是「無需和他人去比較悲傷,因為每個人的悲傷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但是卻讓我深深記到現在。

這句話說來容易,做來難,我猜也許是小時候的教育使然吧。好比小時候跌倒嚎啕大哭時大人們的反應會是「跌倒而已,不准哭」,或是直接給予負面情緒一個不好的標籤,被指責不應該難過,又或是在一個衣食無缺的環境長大,因為課業壓力或是其他種種不開心時,會被指正說「我們以前那個年代......(以下略),你應該要知足才對」。這種情況我稱之為悲傷剝奪,也許大人們在「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但我認為這其實是需要自己去摸索的。如同林達陽老師說過的每個人的悲傷的是獨一無二的,大人們經歷過的悲傷,我們無法理解;我們承受的苦痛,大人們也無從想像。就算是同樣的一件事,每個人的感受也不盡相同,比較這類事情也許根本毫無意義,更何況世上從來就不會有「有人比我更痛苦,所以我就不痛苦了」這種事,反而我認為應該是「我感受到的,就是真實」。

之所以會想把這個想法寫在方格子上做紀錄,其實是因為我感覺到直至今日,當年承受悲傷剝奪的小朋友長大了,他們反倒成為了悲傷剝奪的加害者之一。多年前還在讀大學時來了一位年輕的教授,年紀約莫三十左右,也許是年輕加上成長背景跟當時的學生們相仿,立刻就和系上的學生們打成一片。某日年輕教授和一位低潮的學生會談後,學生告訴了我會談內容,年輕教授說對於那些投機之人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也指責處於低潮的學生說他有什麼好難過的,世上比他苦的人比比皆是,論難過的資格還遠遠輪不到他。

那是我非常震撼的一天,雖然能夠理解年輕教授也是在用他的方法安慰處於低潮的學生,不過我非常意外的是我竟然又再一次看到了那些大人們的悲傷剝奪。又過了幾年,聽到某位藝人說「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的言論,深刻的發現,從以前到現在的社會最不乏的就是悲傷剝奪的人,過去的受害者長大後並不是所有人都成為了保護者,相反的,許多人成為了悲傷剝奪的加害者。

從那之後,總覺得自己成為一個更能夠同理他人的人。不評斷他人的痛苦,多數的時候是試著理解他們;不指正他人應該要有什麼情緒,只要是感受到的就是真實。這是一個簡單的紀錄,也算是提醒自己未來不要成為那種悲傷剝奪的加害者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桔閔的沙龍
23會員
45內容數
在半導體產業中打滾一年半載後深刻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那時的環境,毅然決然決定離職後生活開始有了巨變,從事了專利產業的工作,重新開始了書寫的習慣。在這裡記錄著我內心的情感世界,偶有掙扎、偶有日常、偶有友人。
桔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1
這幾個月的我產生了很多變化,其中一件就是我好像變得感性許多,經常在看散文或是看劇的時候掉眼淚,我並非覺得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而覺得這種轉變很難得,我一直都算是個過度壓抑的人,如今可以變得坦率一些也許是件值得開心的事。
Thumbnail
2024/09/01
這幾個月的我產生了很多變化,其中一件就是我好像變得感性許多,經常在看散文或是看劇的時候掉眼淚,我並非覺得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而覺得這種轉變很難得,我一直都算是個過度壓抑的人,如今可以變得坦率一些也許是件值得開心的事。
Thumbnail
2024/06/01
某天在健身房上課時的對話 教練:「唉唷,不錯哦!你現在是桔閔2.0了」 我:「沒有啦,你太誇張了,我現在還是喘到不行」 我頓了幾秒鐘我又說:「是你教的好啊(笑)」
Thumbnail
2024/06/01
某天在健身房上課時的對話 教練:「唉唷,不錯哦!你現在是桔閔2.0了」 我:「沒有啦,你太誇張了,我現在還是喘到不行」 我頓了幾秒鐘我又說:「是你教的好啊(笑)」
Thumbnail
2024/02/25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2024/02/25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多年前還是個小大一的時候學校舉辦了一場講座,主講者是作家林達陽和棉花糖主唱小球,主題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兩件事,一件事是他們兩人的互動,小球在林達陽面前像個稚氣近乎幼稚的小妹妹,還記得她演講到一半突然舉手說她要去尿尿,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另一件事是林達陽說的一段話,原話已經記不清了,不過大意是「無需
Thumbnail
好多年前還是個小大一的時候學校舉辦了一場講座,主講者是作家林達陽和棉花糖主唱小球,主題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兩件事,一件事是他們兩人的互動,小球在林達陽面前像個稚氣近乎幼稚的小妹妹,還記得她演講到一半突然舉手說她要去尿尿,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另一件事是林達陽說的一段話,原話已經記不清了,不過大意是「無需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某位寫作者在一些討論情境,很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那有什麼好糾結的?」這種熟悉的語調,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玩具被搶了或者自己被打了,卻要被大人糾正「那有什麼好哭的」這般童年過往。我現在知道,這些大人之所以會如此輕描淡寫地看待孩子的情緒,單純就是他們再也無法同理小孩子的心境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某位寫作者在一些討論情境,很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那有什麼好糾結的?」這種熟悉的語調,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玩具被搶了或者自己被打了,卻要被大人糾正「那有什麼好哭的」這般童年過往。我現在知道,這些大人之所以會如此輕描淡寫地看待孩子的情緒,單純就是他們再也無法同理小孩子的心境
Thumbnail
文/椰子媽咪 幼稚園有一次上游泳課時,被同學不小心絆倒,以致於她到池子集合的時候超過時間。這時候老師沒有問明原因就在池子裡責罵她,她覺得當時候的自己很委屈,很難過。 我想引導她回到幼稚園時,她突然跟我說: 「媽媽,我真的一點都不想要再回想那個痛苦的回憶,為什麼你一定要我回想?我好痛苦。」
Thumbnail
文/椰子媽咪 幼稚園有一次上游泳課時,被同學不小心絆倒,以致於她到池子集合的時候超過時間。這時候老師沒有問明原因就在池子裡責罵她,她覺得當時候的自己很委屈,很難過。 我想引導她回到幼稚園時,她突然跟我說: 「媽媽,我真的一點都不想要再回想那個痛苦的回憶,為什麼你一定要我回想?我好痛苦。」
Thumbnail
【書名】一句教養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大前年因為線上的課程的關係, 第一次聽到儀婷老師的演講後, 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眼淚也不斷流淌, 尤其當老師談到女兒的狀態下時, 我感覺神就好像啟發我去認識儀婷老師, 當時兒子憂鬱症很嚴重, 所有的狀態都很不穩定, 每天的尖叫、 每天的拉扯, 我
Thumbnail
【書名】一句教養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大前年因為線上的課程的關係, 第一次聽到儀婷老師的演講後, 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眼淚也不斷流淌, 尤其當老師談到女兒的狀態下時, 我感覺神就好像啟發我去認識儀婷老師, 當時兒子憂鬱症很嚴重, 所有的狀態都很不穩定, 每天的尖叫、 每天的拉扯, 我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上了天安老師的工作坊,收穫最大的就是學會和小時候的自己對話的技巧。 在進行時,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楚「妳」(小時候的自己)和「我」(成年人的自己)並且注意成年人的自己是穩定的存在,去傾聽陪伴小時候的自己,為她整理過去的回憶或對於事件的解讀,在她心裡與身體裡留存的記憶、能量或信念。
Thumbnail
上了天安老師的工作坊,收穫最大的就是學會和小時候的自己對話的技巧。 在進行時,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楚「妳」(小時候的自己)和「我」(成年人的自己)並且注意成年人的自己是穩定的存在,去傾聽陪伴小時候的自己,為她整理過去的回憶或對於事件的解讀,在她心裡與身體裡留存的記憶、能量或信念。
Thumbnail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Thumbnail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Thumbnail
像我這樣的人,普通平凡的環境,回憶起來、看到聽到的都還有這麼多可上新聞的社會事件,我想應該在很多人的內心深處,也都藏有許多的傷痛吧! 就如同幾米所畫的:「外表的傷疤好了,但內心的傷卻很難好、還很痛。」
Thumbnail
像我這樣的人,普通平凡的環境,回憶起來、看到聽到的都還有這麼多可上新聞的社會事件,我想應該在很多人的內心深處,也都藏有許多的傷痛吧! 就如同幾米所畫的:「外表的傷疤好了,但內心的傷卻很難好、還很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