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反思生命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段時間暫停了筆耕,覺得生活好像被各種改變或娛樂填滿,少了一些靜下來的時間好好的反思以及閱讀,很幸運地碰到了這本書,能夠跟著梳理作者的敘述,慢慢的找回一絲絲的平靜。

認識我的人應該知道我接觸正念也有一段時間,在今年十月也去了為期四天三夜的冥想營,這本書是以十分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這樣的概念;就好比作者在成為僧人之前,循著社會的期待,上了熱門的科系、到大公司打拼、年紀輕輕便當上了財務長,而看起來一切十分順遂卻也讓作者更不快樂,要做的決策更多了、腦袋中的思緒也更紊亂,這也讓作者思考人生的意義為何,而踏上了成為森林僧侶的一份子。

森林僧侶意味著經年累月的冥想、行禪、修行,在各種環境中適應及生存,平時無法經手金錢,全部的食衣住行全靠他人的捐贈;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會覺察自己的慣性,在冥想時關注自己的呼吸,覺察自己腦中不斷浮現的念頭、克制自己想要睡覺的慾望;學會即使在毫無章法的狀態下也能克制住自己要求做事要有效率的念頭;學會在修行時,覺察並放下在俗世時會與他人比較、追求進步的慣性;學會懂得活在當下、學會放下控制、學會觀照自己、學會感恩;也透過書中的互動及大師的開示,提醒到許多人生哲理,例如在任何爭執時,永遠要記得退一步想我可能錯了,才能設身處地看到不同視角;或是以握緊的拳頭對比張開的雙手提醒大家對於掌控的放下等。

到了最後,作者因為身體的因素重新入世,在成為僧侶幾十年後,需要再次回到凡間做事、養活自己,可想而知在與社會脫軌幾十年的時間要再去適應、工作有多麼辛苦,透過當僧人的這段練習,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學會接受現狀、學會釋放並感受情緒、學會去面對每個當下。

我覺得是一本輕鬆好讀的書,也因為作者的誠實自白,讓大家知道腦袋隨時有各種想法是很正常的,不要去排斥各種念頭的浮現,也不要責怪這樣的自己,懂得怎麼辨識這些念頭的本身不是自己,從而從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去做決策;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練習專注、練習找到內心的平靜,讓自己的心安穩、樂在當下,便是最有意義的一生。

我是軌軌,是個喜愛讀書的科技業上班族,發現自己如果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等到同事或是朋友請我推薦時,總會支支吾吾講不出理由,最後只能霸氣的說:「反正就是本好書啦!」深感這樣子實在不行,故養成了讀完書進行反思的習慣,希望我的心得能夠讓忙碌的大家鼓起勇氣,勇敢地打開書,省去一些挑書選書的時間,享受讀書的平靜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火來了,快跑》是大師兄的作品,紀錄了他在火葬場看到的各種故事,用幽默且直白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其的經歷,一篇篇的故事也帶著讀者能夠去反思到底人的一生所為何事?以終為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這是一本記錄Netflix F&R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的文化與公司樣貌漸漸成形的故事,詳述Netflix如何透過尋求最頂尖的人才、培養當責的文化到全權透明的組織反饋,維持企業持續成長茁壯的動能。
這是一本講述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企業在導入人工智慧會遇到的困境,和擁抱人工智慧所需要具備的條件,給身在台灣的各位一個思考的方向,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
作者是個專門輔導二十多歲族群的諮商師,作者認為在這個初出社會尚屬年輕的年紀,正是決定往後會有什麼樣生活至關重要的時刻,鼓勵這個年紀的人們積極的面對及規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觀及愛情觀,來打造幸福的人生。
這是日前在日本紅極一時的「會上錯菜的餐廳」的企劃介紹書,以圖文的方式把各個關係團隊的腳色及相關營運方式詳細的記載在這本企畫書中,如:社福團體、菜單開發的各個餐飲業者、失智的外場員工們、群眾募資的行銷團隊等,從試營運到實際上線的種種細節分享。
這本《火來了,快跑》是大師兄的作品,紀錄了他在火葬場看到的各種故事,用幽默且直白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其的經歷,一篇篇的故事也帶著讀者能夠去反思到底人的一生所為何事?以終為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這是一本記錄Netflix F&R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的文化與公司樣貌漸漸成形的故事,詳述Netflix如何透過尋求最頂尖的人才、培養當責的文化到全權透明的組織反饋,維持企業持續成長茁壯的動能。
這是一本講述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企業在導入人工智慧會遇到的困境,和擁抱人工智慧所需要具備的條件,給身在台灣的各位一個思考的方向,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
作者是個專門輔導二十多歲族群的諮商師,作者認為在這個初出社會尚屬年輕的年紀,正是決定往後會有什麼樣生活至關重要的時刻,鼓勵這個年紀的人們積極的面對及規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觀及愛情觀,來打造幸福的人生。
這是日前在日本紅極一時的「會上錯菜的餐廳」的企劃介紹書,以圖文的方式把各個關係團隊的腳色及相關營運方式詳細的記載在這本企畫書中,如:社福團體、菜單開發的各個餐飲業者、失智的外場員工們、群眾募資的行銷團隊等,從試營運到實際上線的種種細節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閱讀《我可能錯了》而對出家還俗的作者產生興趣,開始讀這本書,查閱《薄伽梵歌》以了解引用的背景。作者的出家決定讓我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實。雖然曾考慮進佛學院,但因經濟困難未能實現。後來,我學習冥想,改善了失眠和偏頭痛,並養成早起習慣,透過寫作療癒自己。這一切讓我在尋找自我與靈性成長的過程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達賴喇嘛稱為『能使所有人受益』的書,作者經歷修行、還俗、憂鬱、漸凍、死亡的旅程,最後留下的珍貴金言,竟然可以幫助我們修復自律神經與人際關係?! ***我可能錯了*** 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人生透過最後的一本書的邀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探討了自我覺察、謙遜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拉德分享了他從成功企業家轉型為森林僧侶的心路歷程,強調內在平靜與自我探索的價值。書中的金句與修行方法,如冥想與正念,鼓勵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滿足,並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是超級熱門書,圖書館預約的排隊人數逾千,輪到我時難免會帶有一點小期待,雖然事前我甚至沒有看過此書的簡介。 翻開書,原來是一個瑞典經濟學家突然決定到泰國當森林僧人的故事。某程度上,這大概算是一本自傳吧。由作者決定當上僧人開始說起,再講述他在當僧人期間的遭遇和心路歷程,當然會有一些對人生的領悟。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閱讀《我可能錯了》而對出家還俗的作者產生興趣,開始讀這本書,查閱《薄伽梵歌》以了解引用的背景。作者的出家決定讓我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實。雖然曾考慮進佛學院,但因經濟困難未能實現。後來,我學習冥想,改善了失眠和偏頭痛,並養成早起習慣,透過寫作療癒自己。這一切讓我在尋找自我與靈性成長的過程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達賴喇嘛稱為『能使所有人受益』的書,作者經歷修行、還俗、憂鬱、漸凍、死亡的旅程,最後留下的珍貴金言,竟然可以幫助我們修復自律神經與人際關係?! ***我可能錯了*** 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人生透過最後的一本書的邀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探討了自我覺察、謙遜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拉德分享了他從成功企業家轉型為森林僧侶的心路歷程,強調內在平靜與自我探索的價值。書中的金句與修行方法,如冥想與正念,鼓勵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滿足,並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是超級熱門書,圖書館預約的排隊人數逾千,輪到我時難免會帶有一點小期待,雖然事前我甚至沒有看過此書的簡介。 翻開書,原來是一個瑞典經濟學家突然決定到泰國當森林僧人的故事。某程度上,這大概算是一本自傳吧。由作者決定當上僧人開始說起,再講述他在當僧人期間的遭遇和心路歷程,當然會有一些對人生的領悟。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