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己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夢是現實的延伸,
但在裡面我卻找不到曾經的顏色。

-

我不明白這世界為神這麼殘忍,
太多的不公平正在發生,但大家卻沒有太多的氣憤。

-

或許因為不是自己,那是別人,
但往往終究蔓延到自己身邊才會警覺原來我是局內人。

-

所有的計謀對象都是同種人,
只有執行與發想者不再規劃裡面得以倖存,
畢竟目的只有一個,獲利者。

-

慢慢地將會發現我們社會會分成兩種人,
既得利益者與其他人,沒人在乎就越顯得事情的合格,
畢竟沒有人覺得他沒有賺到甚麼。

-

多少要有點自問,問自己是否更加的快樂,
問自己是否過得安穩,再問問自己下一代將是如何。



avatar-img
60會員
108內容數
總有一個小說夢,很想寫出一些其他世界的經歷或是更大格局腦中的世界,但都無法成型,希望能夠努力表達與呈現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光,是人的本質,如何發散就是每個人的本事。
末法時代,信什麼又有什麼依賴,
我忘了許多事情,包含妳,
妳離開了,就在那艷陽高照的午後走了,
妳堅持了多久,妳遭受到多少的困重,
人是群居生物,總是需要認同與幫助,
光,是人的本質,如何發散就是每個人的本事。
末法時代,信什麼又有什麼依賴,
我忘了許多事情,包含妳,
妳離開了,就在那艷陽高照的午後走了,
妳堅持了多久,妳遭受到多少的困重,
人是群居生物,總是需要認同與幫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你現在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什麼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說是為了過上好生活、幸福、環遊世界等... 但真的是這樣嗎?很多人之所以努力,其實是為了證明自己、不被看扁,或是符合社會的標準,而不是打從心底「想要」這件事。
Thumbnail
這世間啊,只有因緣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沒有我們喜不喜歡;就像那個風景都不一樣,如果你只有記得你的喜不喜歡,就會看不到風景。 建議大家有空的話去回顧一下,從現在開始回顧到你小時候,每一年,你的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到底來做什麼?你要什麼?你想得到什麼?你都在經歷什麼? 我覺得很有趣,幫助很大,找到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有些人用對話去拼湊自己的樣貌,而我則是從一場又一場夢境中去建構自己,夢境即是真實。 每一場夢裡有自我探索,有情慾流動,練習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世界 現實總不盡人意,不完美是人生的寫照。但追求完美是人之所願。夸父追日般,人總是充滿理想又不切實際,所以總是處於操煩之中,窮極一生也不知道在追求什麼,卻又怕東怕西,綁手綁腳。而有時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又讓一切都顯得毫無意義。但現實就是實在嗎?金剛經有云:「ㄧ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如夢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你現在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什麼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說是為了過上好生活、幸福、環遊世界等... 但真的是這樣嗎?很多人之所以努力,其實是為了證明自己、不被看扁,或是符合社會的標準,而不是打從心底「想要」這件事。
Thumbnail
這世間啊,只有因緣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沒有我們喜不喜歡;就像那個風景都不一樣,如果你只有記得你的喜不喜歡,就會看不到風景。 建議大家有空的話去回顧一下,從現在開始回顧到你小時候,每一年,你的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到底來做什麼?你要什麼?你想得到什麼?你都在經歷什麼? 我覺得很有趣,幫助很大,找到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有些人用對話去拼湊自己的樣貌,而我則是從一場又一場夢境中去建構自己,夢境即是真實。 每一場夢裡有自我探索,有情慾流動,練習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世界 現實總不盡人意,不完美是人生的寫照。但追求完美是人之所願。夸父追日般,人總是充滿理想又不切實際,所以總是處於操煩之中,窮極一生也不知道在追求什麼,卻又怕東怕西,綁手綁腳。而有時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又讓一切都顯得毫無意義。但現實就是實在嗎?金剛經有云:「ㄧ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如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