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初耕記2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經過前一年初耕豐收的新鮮和喜悅,奇妙的,在下一年(2022年秋冬)要種植時,竟沒有想像中興奮,而有一種懶洋洋提不起勁的感覺。

也許小農會面對這樣的情形,投入的時間和精神不斷增加,還是會質疑自己:我為什麼要耕作?

外面的菜那麼便宜,種出的菜若換算成金錢少得可笑,更不用說若真的要販賣,所需投入的交易、交通成本。自己吃的話,種出來的每樣東西自己看都是寶,但如果真的要賣給別人,就會有規格大小不一、品項也太單一、量少的問題,為了滿足消費者,勢必會給我們自己太大的壓力

自耕自食的新鮮感已經達到,那....接下來,目標是什麼呢?無法找在頭腦裡到適當的定位,所產出的農產品在市場上無法換算成合理的價值,這還是困擾了我。

而更主要的,還是大環境的變化。


大旱下的乾渴土地

首先是缺水。

2022年,世界正經歷幾十年來範圍最廣的乾旱,這是北半球部分地區在這個夏天能看到的現象,從亞洲、非洲、北美、澳洲,2022年成為乾旱與高溫之年。

這樣的氣候變遷也很具體的感受在我們的田間環境,2022年四五月的梅雨季不明顯,整個夏天颱風也沒有來(事實上是三年沒有來了),南台灣遭逢比百年大旱還惡劣的旱象,以前是十年一旱,現在是兩三年一旱,甚至每年都旱。曾文水庫達到前所未有的蓄水量6%,水圳因而停止放水種稻,水只供南科使用,嘉南平原乾裸的大地,太乾的土地連種大豆當綠肥,都出不了芽。

行經曾文溪下游區域的田,看起來越旱、越光禿,是可以感受到事實,作物在忍耐、土壤越乾渴。許多人是靠抽地下水種植,也已有聽到抽不到水,或抽到有鹽化地下水的狀況,水中帶鹽,鈉會把植物的水分搶過來,也會阻止土壤形成團粒,讓植物的根淺化,當上游注入不足,下游鹽水入滲,對農田是殺傷力極大的事情。

其實,農業灌溉不是全然浪費,而是調節氣候、挹注地下水,長期過乾會讓土壤微生物以及依賴水分的生物死掉,沒有活的植物的根讓土壤產生孔隙、與微生物產生作用,土壤也會逐漸沉寂,農耕行為,事實上是保持南部這片大地活躍與充滿生機的要件.....


蔓延的太陽能板

在兩、三年內,我們赫然發現自己置身於太陽能光電的發展熱區中,田野的改變總在一夕之間,去年春夏還看著田的西方,等著看夕陽落下樹林的景色,八月時,緊鄰農場的雜木林已經完全砍除,變成是公家的光電廠,到了2022年春季,太陽能板已幾乎架設完成。

太陽能光電廠

太陽能光電廠


七股有十分之一面積的土地開發光電,這是從路上來來往往的「鉛筆車」(載著太陽能板水泥基樁的施工卡車),還有常常開挖的馬路工程(鋪設電纜)中可見端倪。原本七股的特色就是它有糖廠蔗田、魚塭、鹽田的前身,因而有遼闊空白的地景,現在這些土地大面積的改為太陽能,地景越顯支離破碎,看著到處的工地標示、工程車進進出出,我問自己:我真的還要在這裡嗎?

個人主觀的贊成或反對太陽能,不是有意義的討論,不過我們的確可以觀察到,自從原本是荒廢台糖蔗田的雜木林被砍除,成為光電廠後,周遭生態的確有所改變,養蜂人說,原本夏天蜜蜂已存了好多蜜,四公頃的林地野草一清除,秋天蜂都採不到蜜餓得沒東西吃了,幸好有我們田裡的花補一些蜜源。光電廠的施工方式,用壓路機夯實表土,表土經過重壓密實後,寸草難生,土壤的物理結構和生態已難回復。砍除原本台糖造林地後,區域內土壤又更乾燥。

只剩下我們的田和水池,成為周邊鳥、動物存身的所在,之後每一次來到田裡,常常可見白鷺鷥、環頸雉、紅冠水雞、夜鷺、烏鶖、燕子... 等鳥蹤,藏身在池子跟草叢,人來時便揚起翅膀的翩然身影。斑鳩、麻雀、八哥等雜食性的鳥也變多,在地面和枝條間啄食作物。

務農是去尋找理想桃花源嗎?

相信有不少人想要歸回田園的想法,是因為想要逃離複雜的都市,面對簡單的田野,不過某種程度,你所要逃避的所有複雜社會都會在田裡存在,而且會因為在鄉下(更缺乏資源或溝通管道),棘手程度還會大個十倍。

務農深深受周圍環境影響,鄰田有沒有噴農藥、周邊的農地有沒有違法工廠有在排放什麼東西?還是土地被傾倒廢土、水源處的水管有沒有被干擾.... 這是最普遍的問題。在我們嘉南平原區,政府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計畫下,地區從各種作物多樣輪作,到大農以大型機具種植單一大面積的作物,多半是玉米,單一化的趨勢下,蟲相鳥害都非常集中,住在當地的朋友說玉米剛種沒多久,無人機已經去噴農藥了兩次。

務農並非與世隔絕,反而是與週遭環境千絲萬縷的綁在一起。即便是到花東,池上也開始面臨池上米耕地擴大,水源不足的問題。

整體種植環境在惡化,無力改變政策,當農場要申請水、資材室,法規繁瑣,排水不良,主管單位又通通表示不在權責,卯起來填表格、寫公文,跑去找鄰舍溝通,跟機關email往返交涉,當看著卷宗夾裡面一堆paper work,常忍不住苦笑,這真的是我要的嗎?當初想來務農不就是覺得不想處理這些事,怎麼反而要面對這些?

堅持前進

即便有這許多質疑跟內耗,農場還是在Yuren的堅持下穩定前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2年至今(2023年冬),農場還是完成了:

  • 養雞(2022年春)[這個另篇再寫]
  • 母羊生產(2022年春),有兩隻新生小羊。2023年又經歷了母羊難產死亡、小母羊被偷、老公羊死亡等過程
  • 接待加州來的年輕農夫(2023年春)
  • 在雨季來前整地,再度加強農場排水儲水能力
  • 在今年(2023年秋)開始進入有機轉型驗證
  • 還是持續的養地、修復土壤,並且我們也參加農試單位的課程,再去進修畜牧、肉乳品小型加工的課程

而經過這麼長的背景鋪陳,我也在這段期間找到了我面對農場的心態,更認識了白蘿蔔、豆類、牛蒡.....等作物,學習除草、應用覆蓋作物將土地保濕與防雜草等技術,用在地食材做了更多料理......,而在最後,找到了我對這塊田現階段(2023年)某種哲學性的觀點。

想要知道這一切嗎?請再繼續看下去....

持續的耕地改造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517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農場日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年前我剛從美國碩士畢業,那個暑假,我面臨要回台灣接受一份穩定的工作,或是待在美國的抉擇。在學校的兩年使我油盡燈枯,過度用腦的結果,我質疑理性思維的限制,被系統、體制把持的公共政策使人感到疏離,我覺得離自己的性靈層面非常遙遠,需要一段喘息的時間。 說老實話我之前跟農業真是一點淵源也沒有....
「每個人都想要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務農,但是不是我們到那個地方以後,又因為人為的耕作方法使那裡的環境變差呢?」先生說。 「那為什麼不是我們在一塊已經退化、地力變差的土地,透過我們的耕作來修復環境?」
我換上雨鞋,想著今天要做什麼。先生說:「到了田裡不要急著工作,先去觀察園子看整體。」腳踩進田裡,白鷺鷥從草叢裡飛出來..
多年前我剛從美國碩士畢業,那個暑假,我面臨要回台灣接受一份穩定的工作,或是待在美國的抉擇。在學校的兩年使我油盡燈枯,過度用腦的結果,我質疑理性思維的限制,被系統、體制把持的公共政策使人感到疏離,我覺得離自己的性靈層面非常遙遠,需要一段喘息的時間。 說老實話我之前跟農業真是一點淵源也沒有....
「每個人都想要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務農,但是不是我們到那個地方以後,又因為人為的耕作方法使那裡的環境變差呢?」先生說。 「那為什麼不是我們在一塊已經退化、地力變差的土地,透過我們的耕作來修復環境?」
我換上雨鞋,想著今天要做什麼。先生說:「到了田裡不要急著工作,先去觀察園子看整體。」腳踩進田裡,白鷺鷥從草叢裡飛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台灣 太陽能板應該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產品 也是飽受爭議的產業 那時政府剛推行一個政策 要求用電大戶需增設綠能設備以及儲能設備 我服務的賣場理所當然的被要求了 只是是地主要去承擔建造與合約費用 對 賣場這塊地是用租的 地上建物都是賣場自己另外花錢蓋的 就蓋在頂樓停車場 剛好拿來當作遮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東山果園的農夫在夏日忙碌的收成季節,計畫了一日山居生活-東山果園探索日,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這片土地與風味十足的農產。
Thumbnail
今年夏天,台灣西部或山區好像下了很多雨,但台東海岸線這邊乾旱極了,農場的作物快要渴死。我每天早晚耗費很多時間在澆水,其他農事幾乎停擺。想做的農事做不了,真的是澆水澆到快哭了。在崩潰的邊緣,我懇求先生想辦法幫我安裝一些灑水器。16歲的老三很能幹,爸爸把這項工作交給他,他很快就幫我做好了。
Thumbnail
天尚亮,如果今年有種植葉菜的話,這樣的光線還能再加減勞動半個小時,去年種茄子時便是這般,好不容易盼到天涼卻總已日落,兩者難以兼得,便賴皮般要討一點餘暉......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冬季暖化對農民生產造成影響。本文以觀葉秋海棠為例,探討冬季暖化對作物生產的影響,及作物如何應對乾旱及高溫逆境。提出針對高溫或乾旱造成災損的目標,並舉出三項可能策略,包括育種、推廣植物工廠系統和調整作物種植策略。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台灣 太陽能板應該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產品 也是飽受爭議的產業 那時政府剛推行一個政策 要求用電大戶需增設綠能設備以及儲能設備 我服務的賣場理所當然的被要求了 只是是地主要去承擔建造與合約費用 對 賣場這塊地是用租的 地上建物都是賣場自己另外花錢蓋的 就蓋在頂樓停車場 剛好拿來當作遮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東山果園的農夫在夏日忙碌的收成季節,計畫了一日山居生活-東山果園探索日,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這片土地與風味十足的農產。
Thumbnail
今年夏天,台灣西部或山區好像下了很多雨,但台東海岸線這邊乾旱極了,農場的作物快要渴死。我每天早晚耗費很多時間在澆水,其他農事幾乎停擺。想做的農事做不了,真的是澆水澆到快哭了。在崩潰的邊緣,我懇求先生想辦法幫我安裝一些灑水器。16歲的老三很能幹,爸爸把這項工作交給他,他很快就幫我做好了。
Thumbnail
天尚亮,如果今年有種植葉菜的話,這樣的光線還能再加減勞動半個小時,去年種茄子時便是這般,好不容易盼到天涼卻總已日落,兩者難以兼得,便賴皮般要討一點餘暉......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冬季暖化對農民生產造成影響。本文以觀葉秋海棠為例,探討冬季暖化對作物生產的影響,及作物如何應對乾旱及高溫逆境。提出針對高溫或乾旱造成災損的目標,並舉出三項可能策略,包括育種、推廣植物工廠系統和調整作物種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