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抽獎活動進行中:https://bit.ly/3TAUNRS
1950年代戒嚴下的台灣,有一本綜合性翻譯雜誌,裡頭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主題的文章,經由一群高知識份子轉譯成中文,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外國文學與研究。
月刊的名字,與法國知名田園畫家米勒的經典作品同名,都叫做《拾穗》。《拾穗》發行量曾遠勝《皇冠》,也比《現代文學》更早譯介歐美現代主義作品。而這本雜誌竟很奇妙地誕生於高雄煉油廠中。近期台灣中油公司更與東吳大學合作,將十年相關研究成果,集結為《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一書。
高雄煉油廠的前身,是日治時期所興建的海軍第六燃料廠,每當有原油送到這地方,就會經過提煉,再將汽油以及零組件的潤滑油等,提供給日本軍隊使用。
二戰結束後,日本因戰敗而離開台灣,國民政府順勢接手了許多日本留下的廠房與設備,其中就包含第六燃料廠,1946年中國石油在上海成立,後續接收了台灣的煉油廠,至此第六燃料廠正式改名高雄煉油廠。為了盡快讓這座工廠恢復運作,國民政府招考了許多優秀的年輕人才,並統一派遣到台灣進行廠房修復工作。
然而廠房修復後,隨即迎來國共內戰,原油短缺讓高雄煉油廠陷入無油可煉的窘境,加上後續爆發的二二八事件,讓這群離鄉背井的年輕工程師人心惶惶,甚至選擇返鄉加入共產黨勢力。
此時高雄煉油廠的廠長賓果,向高層提議在廠內開辦雜誌,將外國的文學著作以及雜誌內容翻譯回來,提供給大家新的視野,在高層「只許翻譯,不許發表個人論述」的前提之下,高雄煉油廠的雜誌社開始運轉,後續找上了幾位廠內看得懂英文、德文甚至是日文的工程師,大家齊心協力翻譯各國內容,打造出了《拾穗》這本月刊。
拾穗之名,來自是雜誌總編馮宗道先生,馮宗道是廠長賓果的重要心腹,年輕時期更是懷抱文字夢,由他擔任總編可說是一時之選。拾穗將月刊的譯者,比喻成秋天採收麥穗的農夫,他們在一片外國的田園之中,蒐集各種歐美學術跟海外文章,再與他人分享。
《拾穗》主題涵蓋小說、傳記、新聞報導、科學研究、藝術專題等,知名作品包含當時翻譯叫做海上漁翁,美國作家海明威的經典作品老人與海,以及經典電影教父的小說也曾於月刊上連載。
雖然《拾穗》早在1989年的時候停刊,高雄煉油廠也於2015年停工,但不可否認煉油廠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以及廠內翻譯月刊對於開拓外國視野,的確做出重要貢獻。
隨著時代轉變,煉油廠轉型成為歷史建築,紀念這70多年來台灣石化工業的發展,其中印製月刊的印刷工廠,也在2022年被登錄成為歷史建築,記錄下無油可煉的歲月中,誕生出的翻譯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