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回憶的人 | 留念留到囤物症,究竟是捨不得丟什麼「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好的幹嘛丟」,但那書桌真的沒有「好好的」,小時鐘的位置已經空蕩,鋼筋也都岔出來了,書架上還貼了不少已有歷史的拍貼,上面的人都是已無交集的國小國中同學,甚至還有某前任

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已扔

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已扔


你要留的話隨你。」以為母親聽得出來這句話是反話。我的天,下一秒她竟吃力地將充滿拍貼回憶的書架搬進房間。若舉辦「捨不得丟」大賽,我母親肯定名列前茅。謝天謝地,在我強烈堅持下,我成功將那書架「趕出家門」了。

呼💨


念舊是不切實際的藉口

捨不得丟的物品基本上分兩大類:回憶和閒置。回憶類可以是以前的課本、筆記、獎狀、卡片、票根、書籍,或前任相關和親友生前的物品。至於閒置類我想無須多說,在此不進一步討論。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之所以捨不得丟那些回憶物品(以下簡稱回憶),是因為對過去仍抱著某種情懷,好像丟掉它們就等於抹去了某部份的記憶。於是留了 10 幾 20 年,居住空間越來越小,你說是念舊,我倒覺得比較像是不切實際的藉口。

那些捨不得丟回憶的人,容易不切實際地緬懷過去,忽視「過去已死」的事實。而家中囤積的陳年回憶,就如他們現實中的人際關係,要麼甘於同溫層的社交圈,物以類聚;要麼疲於討好每個人,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拒當「中央空調」,要留就留值得留的回憶

丟掉回憶不容易,我也是分階段進行。幾年前,我先丟國高中的課本、講義和已有歷史的卡片們。到了去年 10 月,我再丟從小累積的獎狀、高中時期的聯絡簿、8 年前加拿大打工度假的資料、父親生前使用的用品及上文提到的老舊家具。

人的注意力有限,其情感更是寶貴。若我們每個人都將有限的注意力隨便分給每個人,那麼人類將盛產「濫情」,而非思想進步和科技革新。我的情感有限,‌實在無法像「中央空調」處處留戀,對活人我都吝嗇了,對逝去的回憶我更沒理由騰出居住空間甚至注意力。經過一次次淘汰,最後去蕪存菁的,才是真正值得留的回憶。


留念隱含的情感與態度

也許愛囤回憶的人會說,那些物品都被我裝箱擱在房間一隅,平時根本不會看到,哪來的注意力?這件事或許我們能向古人討教。

根據《說文解字》:

「念:常思也」

因此我們講的「留念」或「紀念」,留的不僅僅是「名詞的物」,也是「動詞的念」。那我們究竟是捨不得什麼「念」呢?是曾經的榮譽?依戀的感情?還是虧待對方的愧疚之心?空間是心思的投射,清理回憶的過程就有如打掃自己的心。即便留念品不在視線範圍內,也不代表注意力毫無被佔據。

無論是榮譽,感情還是愧疚之心,留住那些回憶,也無法喚醒已死的過去。試想一個極端的例子:你剛經歷了一段遍體鱗傷的愛情,對方在你毫無預期的情況下劈腿。這時悲憤夾雜的你,會如何處理所有和對方有關的物品?是果斷丟棄或變現,還是堅持保存那些帶有傷痕的回憶?留與不留,象徵了你處理情感的態度。



回憶不是標準化產品
它獨特到無可取代
但也不足以成為思念的枷鎖
我們有時都錯把情感過度投射於物品
好像留住它
就能抓住逝去的經歷和生命
然而,留念的形式有很多
我們不一定只能透過囤積物品來紀念失去
或許透過照片、擺飾將少少留念品佈置一番
為真正值得留的回憶打造專屬的舞台
留念的真諦不應是物的囤積而是愛的珍藏
它們應被安置在看得見或容易翻閱的地方
定期捨棄多餘、不重要的物品
不只讓居住空間變大
也讓心的空間更加寬廣
這是教會注意力學會對「失去」放手
如此一來
真正寶藏的回憶便能活在當下



和斷捨離有關,你可能會想看

絕情練習 | 做真正的自己,就是斷開假好友,封鎖不屬於你生命的人


avatar-img
68會員
47內容數
如果你除了文章也想看一些日常的我,那就加入沙龍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ee 的思想角落 的其他內容
《白色聖誕節》是《黑鏡》第二季的特別篇,該劇的黑科技是一種植入人體的「智能眼」。而智能眼其中一個功能是能「封鎖」現實中的任何人,一旦按下封鎖鍵,被封鎖者和你都會化為人型糊影,聲音也會被屏蔽為無法辨識的回音,彼此看得見但不得其貌,聽得見但不得其音,連含有你的所有影像對方也都看不見。更狠的是,被封鎖者也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
五年前收到姊姊送的水藍色精裝日誌,封面簡約印著燙銀 LESS is MORE 字體,心想這麼美絕不能辜負它。結果到現在,完美病不僅讓我「一字無成」,更讓我錯過了與自我對話的時光。 除了日誌,我的完美主義也體現在簡報上,像是字型和字體是否一致、標題和內文是否對齊、排版是否閱讀舒適、內文是否簡潔、
我有兩套個人管理系統,一個是手機用的 Google Calendar,一個是放電腦裡的自製年度計劃表。Google Calendar 負責較瑣碎或即時的行程,自製年度計劃表則是記較長遠的規劃和已完成的事項。 如此自律非與生俱來。自製表的原創,其實是出自一位我曾經非常著迷的對象;一個很有抱負且在學術
我們和衣服的關係反應了 一見鍾情 和 日久生情 這兩種愛情狀態。 看看你衣櫃裡那堆少穿的衣服就知道了(當然不包括穿不下的),那些衣服當初會買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衝動、便宜,或單純被 model 的造型吸引,結果買回去穿沒幾次,不是發現款式不實穿,就是發現風格根本不適合自己,於是這類一見鐘情的衣服,有
成為大人的分水嶺,就是當你意識到,恣意妄為再也不是特權。 我印象很深刻,小時候還不到五歲的我,因為當時父母不讓我買一台遙控馬拉松玩具,而在百貨公司裡賴著不走還大哭大鬧。那台玩具在當時的時空背景還是 Windows 95 時,很常在電視上打廣告,我想,那價格肯定是不便宜。但我最終還是得到它了,難怪我
《白色聖誕節》是《黑鏡》第二季的特別篇,該劇的黑科技是一種植入人體的「智能眼」。而智能眼其中一個功能是能「封鎖」現實中的任何人,一旦按下封鎖鍵,被封鎖者和你都會化為人型糊影,聲音也會被屏蔽為無法辨識的回音,彼此看得見但不得其貌,聽得見但不得其音,連含有你的所有影像對方也都看不見。更狠的是,被封鎖者也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
五年前收到姊姊送的水藍色精裝日誌,封面簡約印著燙銀 LESS is MORE 字體,心想這麼美絕不能辜負它。結果到現在,完美病不僅讓我「一字無成」,更讓我錯過了與自我對話的時光。 除了日誌,我的完美主義也體現在簡報上,像是字型和字體是否一致、標題和內文是否對齊、排版是否閱讀舒適、內文是否簡潔、
我有兩套個人管理系統,一個是手機用的 Google Calendar,一個是放電腦裡的自製年度計劃表。Google Calendar 負責較瑣碎或即時的行程,自製年度計劃表則是記較長遠的規劃和已完成的事項。 如此自律非與生俱來。自製表的原創,其實是出自一位我曾經非常著迷的對象;一個很有抱負且在學術
我們和衣服的關係反應了 一見鍾情 和 日久生情 這兩種愛情狀態。 看看你衣櫃裡那堆少穿的衣服就知道了(當然不包括穿不下的),那些衣服當初會買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衝動、便宜,或單純被 model 的造型吸引,結果買回去穿沒幾次,不是發現款式不實穿,就是發現風格根本不適合自己,於是這類一見鐘情的衣服,有
成為大人的分水嶺,就是當你意識到,恣意妄為再也不是特權。 我印象很深刻,小時候還不到五歲的我,因為當時父母不讓我買一台遙控馬拉松玩具,而在百貨公司裡賴著不走還大哭大鬧。那台玩具在當時的時空背景還是 Windows 95 時,很常在電視上打廣告,我想,那價格肯定是不便宜。但我最終還是得到它了,難怪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0月底,現代爵士傳奇溫頓.馬沙利斯 (Wynton Marsalis)睽違20年和林肯中心爵士樂團來台演出,分別在三個夜晚為觀眾帶來不同時期的爵士演出。
Thumbnail
辣籽回頭與吳媽媽關東煮的創辦人林廷峰先生,曾經歷兩次入獄的挫折。在家人的鼓勵與陪伴下,他重拾人生目標,透過經營小店燃起希望。林先生希望以自身經歷,幫助那些對世界失望的人們,傳遞正能量。
Thumbnail
囤物代表怎樣的執念和對人生的影響?傷痛又要怎樣整理才能讓人重新振作呢?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清理雜物的習慣?對於清理雜物,說實話我都難以下手。總想着雜物之所以成為我的物品、被我帶回家一定有它的理由,可能可以在某些時候助我一把。或者是記載了一段回憶,物品令我回想起當時經歷了愉快時光,即使不會常拿出來,也不捨得掉丟。今次想說一下我放棄了放置四年的追星應援物。
Thumbnail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 收納口訣:集中處理 挑選 分類 歸位 作者: 廖哥 ISBN:9789579199360 P60:囤積不是收藏,遠離不甘心 「這花很多錢買的耶!」 要留著,期待有一天我能找到機會賣掉它們,喚回我的辛苦錢。 縱使當初我有多在意他們的進貨價, 但那些囤貨卻也回不去當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0月底,現代爵士傳奇溫頓.馬沙利斯 (Wynton Marsalis)睽違20年和林肯中心爵士樂團來台演出,分別在三個夜晚為觀眾帶來不同時期的爵士演出。
Thumbnail
辣籽回頭與吳媽媽關東煮的創辦人林廷峰先生,曾經歷兩次入獄的挫折。在家人的鼓勵與陪伴下,他重拾人生目標,透過經營小店燃起希望。林先生希望以自身經歷,幫助那些對世界失望的人們,傳遞正能量。
Thumbnail
囤物代表怎樣的執念和對人生的影響?傷痛又要怎樣整理才能讓人重新振作呢?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清理雜物的習慣?對於清理雜物,說實話我都難以下手。總想着雜物之所以成為我的物品、被我帶回家一定有它的理由,可能可以在某些時候助我一把。或者是記載了一段回憶,物品令我回想起當時經歷了愉快時光,即使不會常拿出來,也不捨得掉丟。今次想說一下我放棄了放置四年的追星應援物。
Thumbnail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 收納口訣:集中處理 挑選 分類 歸位 作者: 廖哥 ISBN:9789579199360 P60:囤積不是收藏,遠離不甘心 「這花很多錢買的耶!」 要留著,期待有一天我能找到機會賣掉它們,喚回我的辛苦錢。 縱使當初我有多在意他們的進貨價, 但那些囤貨卻也回不去當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