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論語漫讀(63):士志于道—士人年輕時不應以貧窮為恥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raw-image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表面上如此,其實並沒有志于道的誠心和決心。

 

這多半是針對他的學生或年輕人說的。年輕人在求學和修身的階段,不宜追求生活的舒適,不應當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俗語說,『智者為生活而吃喝,愚者為吃喝而生活』。家庭條件好,不宜過分奢侈;家庭條件差,也不要自慚形穢,但衣服應整潔體面。

 

在這方面,孔子認為子路做得最好。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第九)。

 

,壞;,舊的絲棉絮。『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出於《詩經·邶風·雄雉》篇。忮(zhì),嫉妒;,好。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並立,而不自認為可恥,大概只有子路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有什麼不好呢?」』子路聽後,終身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止於此道,怎麼足夠好呢?』

 

子路這個人,心胸開闊,心理強大。不以自己穿得差為恥;更進一步,即使和穿得好的人在一起也不感到自卑,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眼色。孔子很讚賞他這一點。子路得到孔子的表揚,就有些自滿。孔子又告誡他,做到『不忮不求』只算得上不是不好,是基本的要求,但還算不得好。

 

孔子這句話針對性極強,只適用于求學和奮鬥的起步階段。對人整個一生而言,孔子則認為,『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第八)。如果邦有道,一個人混了一輩子,還是又貧窮又沒有權力,吃得差穿得差,就是可恥的。白活了一輩子;如果邦無道,又富有又有權力,那也是可恥的。肯定幹了不少壞事。至於什麼算『邦有道』,什麼算『邦無道』,那就看孔子怎麼解釋了。反正他認為按照他的搞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邦有道』;不按他的搞法,就是『邦無道』。

 

顯然,富貴不是孔子唯一的和最優先的人生目標,最優先的目標是『克己復禮』,推銷他那一套社會和政治倫理。但孔子也不反對追求富貴,富貴是他的人生目標之一。『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述而第七);『學也,祿在其中矣』(衛靈公第十五)。

 

反過來,孔子更不會以貧窮為榮。家庭條件差,是沒辦法。家庭條件好或自己經濟條件好,卻故意吃得差穿得差,就太矯情了。中國文革時期,推崇『越窮越光榮』,以穿補丁衣服為榮。據說,毛主席的睡袍舊了,捨不得換,補丁打了又打。一些高級幹部還坐飛機到上海去給衣服打補丁。這既矯情又浪費。

 

孔子也不以貧窮為樂。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第六)。這裡,顏回非樂貧而是樂道。

 

總的說來,年輕人由於家庭條件差,在求學階段不要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在意這些。不要與他人攀比,超出自己的經濟條件而將錢財花在這上面或者為了吃得好穿得好而耽誤學習去掙錢。而如果國家昌明,學成之後沒有在工作中取得成就,仍然貧窮和沒有地位,就是可恥的。作為士,天賦肯定沒問題,只能說明沒有努力。

 

2019年11月26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