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63):士志于道—士人年輕時不應以貧窮為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raw-image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表面上如此,其實並沒有志于道的誠心和決心。

 

這多半是針對他的學生或年輕人說的。年輕人在求學和修身的階段,不宜追求生活的舒適,不應當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俗語說,『智者為生活而吃喝,愚者為吃喝而生活』。家庭條件好,不宜過分奢侈;家庭條件差,也不要自慚形穢,但衣服應整潔體面。

 

在這方面,孔子認為子路做得最好。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第九)。

 

,壞;,舊的絲棉絮。『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出於《詩經·邶風·雄雉》篇。忮(zhì),嫉妒;,好。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並立,而不自認為可恥,大概只有子路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有什麼不好呢?」』子路聽後,終身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止於此道,怎麼足夠好呢?』

 

子路這個人,心胸開闊,心理強大。不以自己穿得差為恥;更進一步,即使和穿得好的人在一起也不感到自卑,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眼色。孔子很讚賞他這一點。子路得到孔子的表揚,就有些自滿。孔子又告誡他,做到『不忮不求』只算得上不是不好,是基本的要求,但還算不得好。

 

孔子這句話針對性極強,只適用于求學和奮鬥的起步階段。對人整個一生而言,孔子則認為,『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第八)。如果邦有道,一個人混了一輩子,還是又貧窮又沒有權力,吃得差穿得差,就是可恥的。白活了一輩子;如果邦無道,又富有又有權力,那也是可恥的。肯定幹了不少壞事。至於什麼算『邦有道』,什麼算『邦無道』,那就看孔子怎麼解釋了。反正他認為按照他的搞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邦有道』;不按他的搞法,就是『邦無道』。

 

顯然,富貴不是孔子唯一的和最優先的人生目標,最優先的目標是『克己復禮』,推銷他那一套社會和政治倫理。但孔子也不反對追求富貴,富貴是他的人生目標之一。『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述而第七);『學也,祿在其中矣』(衛靈公第十五)。

 

反過來,孔子更不會以貧窮為榮。家庭條件差,是沒辦法。家庭條件好或自己經濟條件好,卻故意吃得差穿得差,就太矯情了。中國文革時期,推崇『越窮越光榮』,以穿補丁衣服為榮。據說,毛主席的睡袍舊了,捨不得換,補丁打了又打。一些高級幹部還坐飛機到上海去給衣服打補丁。這既矯情又浪費。

 

孔子也不以貧窮為樂。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第六)。這裡,顏回非樂貧而是樂道。

 

總的說來,年輕人由於家庭條件差,在求學階段不要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在意這些。不要與他人攀比,超出自己的經濟條件而將錢財花在這上面或者為了吃得好穿得好而耽誤學習去掙錢。而如果國家昌明,學成之後沒有在工作中取得成就,仍然貧窮和沒有地位,就是可恥的。作為士,天賦肯定沒問題,只能說明沒有努力。

 

2019年11月26日

avatar-img
90會員
33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裡仁第四)。 黨,類別。人的過錯,有不同類別。有大錯有小錯;有原則性過錯和一般過錯;有主觀性錯誤,壞心辦壞事;有客觀性錯誤,好心辦壞事或無心之錯。等等。   此話可有兩種解釋。一說,人的過錯,各種各樣。通過對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裡仁第四)。 黨,類別。人的過錯,有不同類別。有大錯有小錯;有原則性過錯和一般過錯;有主觀性錯誤,壞心辦壞事;有客觀性錯誤,好心辦壞事或無心之錯。等等。   此話可有兩種解釋。一說,人的過錯,各種各樣。通過對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象棋規則,士子叉行。不出宮格,出謀劃策。 如來規則,士子正行。不偏不倚,平衡有道。 政治規則,士子交易。朋友無常,敵人無常。 條約規則,士子簽字。局部和平,敗者為王。 第一段,說出士子的責任。 第二段,說出我願做如來的士子。 第三段,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 第四段,希望兩岸簽下條約
大家都聽過古時有所謂士、農、工、商,士被列為首位的,可見得士是如何被尊崇。 究竟士,是否必須是有學問的人呢?不一定。相反的,有學識、有學位,也未必有資格稱得上為「士」。有學識,只是助緣,但並非必然。能稱得上為士者,最關鍵也最重要的,是否有人格。 子貢問孔子:怎樣才算得上叫做「士」呢? 孔子回應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象棋規則,士子叉行。不出宮格,出謀劃策。 如來規則,士子正行。不偏不倚,平衡有道。 政治規則,士子交易。朋友無常,敵人無常。 條約規則,士子簽字。局部和平,敗者為王。 第一段,說出士子的責任。 第二段,說出我願做如來的士子。 第三段,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 第四段,希望兩岸簽下條約
大家都聽過古時有所謂士、農、工、商,士被列為首位的,可見得士是如何被尊崇。 究竟士,是否必須是有學問的人呢?不一定。相反的,有學識、有學位,也未必有資格稱得上為「士」。有學識,只是助緣,但並非必然。能稱得上為士者,最關鍵也最重要的,是否有人格。 子貢問孔子:怎樣才算得上叫做「士」呢? 孔子回應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