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遇|揮灑自由~一步步走出低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4-22

2024-22


溫柔面對他人的傷~言語的殺傷力


今天是個複雜的一天。我看到有身心靈老師指出他人面對創傷的方式需要改善。本意雖好,提出的方法也值得參考,可惜用的方式比較「直接」…。想當然爾,不只當事人難以接受,其他有創傷經驗的人看了也不舒服。


如果是諮商師,比較會考慮用更溫和的方式,畢竟助人倫理的核心是守護當事人的「免受傷害權」。即使不是處於諮商關係,也需要保持專業角色,以免破壞他人與社會大眾對諮商的信賴感。


就算我們不是助人工作者,聆聽他人故事時,難免「旁觀者清」,很想來個「一針見血」——但這個一針見血,是真的為對方好?或是為了自己?我們有好好照顧到對方的感受嗎?🤔


言語有很大的殺傷力; #言語的殺傷力遠超過我們想像,甚至可能不經意就把懸崖邊緣的人給推下去⋯。通常沒有人會想刻意傷人,也難以去承擔意外傷人的後果…既然如此,盡量謹言慎行、用有同理心的方式去表達,那是永遠值得練習的。


當然啦,要不要採用這樣的方式,也是個人自由…。我就不把事件連結貼過來了,遠離論戰,將之視為一種中性的提醒,大家共勉之就好。


/


把重心拉回自己的關鍵點


今天上午我聯繫長輩,簡略解釋這一個月沒有復康巴士,我會預約UBER接送,「不好意思啦~我會幫你約好一點的車車」。


事後,家人來電確定我有沒有訂車,然後問長輩有沒有說什麼?


「他只有說喔。」無論長輩是否私下有什麼微詞,但我覺得這樣簡單乾脆的互動是令人舒服的…反正結果好就一切都好,去追究過錯可以如何?我也很氣那個預約程式怎麼那麼奇怪(使用3C常常不順手的我)…總之就是要接受現實啊。


可能家人只是想普通地表達關心,但我內心對過往的負面回憶又被翻攪起來,加上超級寒流…整個人又進入動彈不得的低潮。😂


中間一度升起振作的念頭:「算了!顧好自己比較重要!」但手腳冰冷的我,轉個身又窩回被窩了。直到後來終於再次升起類似念頭:「算了!不要一直想了!#不要被困住!」然後我才終於起床。


所以我的重點是「如何 #把重心拉回自己」––那個「算了」的聲音令我好奇,因為那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也是我可以練習掌握的轉捩點。


我覺得有點類似前幾天提到的「不甘心」,我不想一直被憂鬱等情緒籠罩…我渴望有所不同…。


我所渴望的到底是什麼?有時真的很難具體描述。我觀察到當我開始脫離低潮時,通常我會寫訊息給好友們,包括簡單的自我覺察、報告我接下來要做什麼、稍微抱怨或撒嬌一下~。


第二件事是督促自己完成出門打扮。因為我很會東摸西摸,有時會摸到沒力氣出門;所以先換好裝扮可以減低阻力。


第三是進食,補充體力,即使只是吃一把堅果,也是照顧自己、提振能量的方式。


其他包括畫畫抒發、到附近喝美味咖啡,讓我可以重建與自己的「深層連結」。因為低潮時有時只剩模糊的一團情緒,但是邏輯腦沒辦法正常運作和整理。


途中一度跟(想像的)守護天使聊天,感到有被陪伴、被照顧…是一種溫暖的感受。也有聯想到未來伴侶,享受一下那種溫暖、安心、幸福愉快的氛圍~。啊啊,我果然是個戀愛腦幻想派…。😅


總之,畫畫的時候就隨性亂撇,享受上下左右亂塗的自由。人生能有這樣自由的時刻是珍貴的…願每個人都能找到陪伴自己的方式吧。


以上,祝福大家~歡迎幫我按讚、留言、轉貼,感謝支持!


#活動預告

【自我與家庭的蹺蹺板】(2/14線上公益畫聚)

2024/1/26週五


––


🏳️‍🌈夜希的談心空間🏳️‍🌈

~涵容陰影,常懷希望~


|藝術療遇|牌卡諮詢|催眠陪伴|

|雙性戀真人書|

https://linktr.ee/live_enlight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連結(想像的)守護天使的感覺大約是:「我愛你,我永遠不會對你生氣」;大致上就是認為「一切經驗都是學習」的態度。
今天的直覺畫出現新線條,淺藍色像光箭一樣,由上往下射下來;然後是黑色、橘色、金色。 畫的時候非常暢快、灌注了身體力量!果然每次先聽歌跳舞再畫畫,有助於釋放身心的動能。 / 認識創傷~重視內在小孩的求助 最近我正在處理壓力勾起的創傷症狀。可能是卡到年節的能量轉換,剛好有很多累積
「 那個不甘心的你想堅持什麼、守護什麼信念?」
「核心」的意思就是,無論世界多麼混亂…都要練習把重心拉回自己,釐清自己的核心;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
我本來還有點反應不過來,比如覺得這只是僥倖或小改變…但老師直接問我:「你有沒有欣賞自己?」
又苦又感謝…兩種感受是並存的。雖然痛苦只能靠自己走過,但是並非真的只有自己一個人
連結(想像的)守護天使的感覺大約是:「我愛你,我永遠不會對你生氣」;大致上就是認為「一切經驗都是學習」的態度。
今天的直覺畫出現新線條,淺藍色像光箭一樣,由上往下射下來;然後是黑色、橘色、金色。 畫的時候非常暢快、灌注了身體力量!果然每次先聽歌跳舞再畫畫,有助於釋放身心的動能。 / 認識創傷~重視內在小孩的求助 最近我正在處理壓力勾起的創傷症狀。可能是卡到年節的能量轉換,剛好有很多累積
「 那個不甘心的你想堅持什麼、守護什麼信念?」
「核心」的意思就是,無論世界多麼混亂…都要練習把重心拉回自己,釐清自己的核心;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
我本來還有點反應不過來,比如覺得這只是僥倖或小改變…但老師直接問我:「你有沒有欣賞自己?」
又苦又感謝…兩種感受是並存的。雖然痛苦只能靠自己走過,但是並非真的只有自己一個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轉化慣性思惟,拿回做決定的力量, 開始定義自己是誰,想做什麼、想成為什麼, 有勇氣探索未知,信任自己,信任生命之流。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即使外在沒有變化,我們仍然可以積極地做些什麼, 最起碼可以專注自身,穩定情緒,照顧自己的需要,改善內心狀態,切換觀看的角度與方式, 透過自我反思,做出調整與改變, 而信任和紀律,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 允許自己不知道」,其實也不錯…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渺小。哪怕是像螞蟻般渺小的存在,也都是盡力在活著…既渺小,又偉大。
Thumbnail
轉化慣性思惟,拿回做決定的力量, 開始定義自己是誰,想做什麼、想成為什麼, 有勇氣探索未知,信任自己,信任生命之流。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即使外在沒有變化,我們仍然可以積極地做些什麼, 最起碼可以專注自身,穩定情緒,照顧自己的需要,改善內心狀態,切換觀看的角度與方式, 透過自我反思,做出調整與改變, 而信任和紀律,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 允許自己不知道」,其實也不錯…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渺小。哪怕是像螞蟻般渺小的存在,也都是盡力在活著…既渺小,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