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ETF退休族的資產配置

十幾年前開始存股時,大盤在八千多點,還不流行ETF,資金除了三大法人,散戶大多都是菜籃族。所以我當然也以存龍頭個股為主,像中鋼、南亞、中華電這類大家都存過的公司。當時同事買儲蓄險,我還積極地鼓勵她存台塑集團,因為王永慶董事長相當照顧股東,不論集團那家公司,股東都能獲得集團經營的利潤。

後來台股幾乎是電子公司的天下,上衝下洗的股價令人望之卻步,所以我還是存著一些傳產股,紮紮實實的領取股利,為自己加薪。隨著社群網站的盛行,一些理財達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我開始懂得什麼叫做景氣循環股、飆股、金融股等等等,當時並沒有聽懂多少,只是傻傻跟著呂宗耀的投資週記,選擇一些小資族買得起的股票,稍微看一下基本面的財務報表、年報資料,就買來放著,隨著投資功力的增加,知道這種資本額小的公司,很容易被炒作,所以動輒飆上去,但很快的就恢復一灘死水。

經歷過幾次股災、再經歷過無數次的飆股,每次總是要天人交戰一番,終於明白了股市考驗的是人性,只有紀律性的投入,才能夠累積龐大的本金,因為

本金*報酬率=投資利潤

大家都知道報酬率跟風險呈正向關係,因此在合理的報酬率下,想拉高投資利潤,唯一的辦法就是放大自己的本金,一千萬的本金,縱使報酬率只有5%,投資利潤也有50萬啊!

有了這樣的認知,除了開始學基本面和技術面,我也不斷的開始將獎金、紅利加碼買入手中持有的個股,但當時心裡總是有些害怕,所以時不時要去看看各家公司的財報或者搜尋它的相關消息面,除此之外,只希望公司的經營層能夠認真、實在的經營公司,不要有傷害股東的行為。每季也都會去評估一下各家公司可能配息的數字,雖然報酬頗豐,但也需耗費很多的時間跟精神。

隨著ETF開始盛行,我也默默的開始研究及評估這類產品的效益,從市值型、高股息型發展至單一行業型;從年配、半年配、季配到月月配,各類型的ETF如雨後春筍般的上市,令人眼花撩亂,不知該如何做選擇。如今,我已退休,最終的結論指向樂活大叔的方式,是最佳的人性化選擇,所以我選擇了:

0050+06208 市值型可以抗通膨。
0056+00878+00919 高股息型負責現金流,確保每個月的生活費不會斷炊。
00751B 債劵型可平衡股債配,每年初做一次再平衡,以獲取資本利得。
現金定存 這是退休族資產配置最重要的一環,手上有現金,不論股災或者景氣蕭條,都會是最好的後盾。

希望以上的分享,可以幫助更多的退休族或即將退休的朋友,有更好、更樂活的一個資產配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大家好! 我是Joan, Jo是愛聊天, 聊什麼呢? 聊生活點滴、聊投資理財、聊記憶中美好的事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