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思考退休之後到底要做什麼呢?聽到50+Talk的podcast-方識欽:3個處方,預防50歲後易發生的人生空乏症,節目中提到,50+後的人生,學習的方向最好是輸出,因為像記憶這種輸入的學習方法,容易產生挫折感,所以最好是去創作,例如:寫作、繪畫等等,把自身的經驗透過創作的方式輸出,在分享的過程中,其他人也可能跟著提升了生活上的品質,還會給自身帶來成就感、自我價值感,一舉數得。
後來又聽到Dr.Selena專訪暢銷作家愛瑞克的podcast-內在成就: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人,原來不是只有我喜歡分享利他,這世界上有很多人默默地就在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愛瑞克本來推廣投資理財,因為投資可以使人致富、改變人生,但在分享的過程,他發現很多人因為貧窮,根本沒有本金投資,所以他改變自己的目標,開始致力於推廣閱讀,因為閱讀可以改變思維,不但能提升自己,更能改善身處的環境。我相當贊成閱讀翻身這個觀點,而且我本身就是長期閱讀的受益者。
我在公司上班,作為一名小小的職員,為了明哲保身,最好的方法是讓自己對週遭發生的事情,不要有觀察力及好奇心,凡事就是壓抑自己,不要管、不要問,導致自己身心都非常的疲憊。後來我大量的閱讀,不管什麼書都看,只要看到有共鳴的文字,就查一下出處然後線上預約,書到就讀,所以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也越來越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在公司呢,常會像踩到狗屎一般,臉臭上一整天,都說開不開心,自己最清楚,所以若心裡明明不開心,身體怎麼可能會健康呢?
現在離開了職場,可以開始感受生命、暢所欲言,我決定把心中所想的寫出來,不管有沒有人要看,做這件事可以讓我快樂、情緒穩定,那就去做吧!雖然我不知道自己能寫出什麼,但我喜歡分享,就把自身的想法寫出來,希望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也能帶給其他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