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遠離的極致強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多次邀約,這一次,俊翰終於決定不再拒絕,留下他很不一樣的身體,自由自在的飛翔去了。


  「陳俊翰可能會比我們早離開」這件事,我們16歲剛認識他的時候就知道了,而這又是一件我們到了40歲依舊不知道怎麼去面對的事,或許40歲的我們面對這樣的事更驚慌失措,這麼多年來,我們幾乎都已經習慣俊翰會一次又一次翻著白眼跨越那些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人生困厄。這三四十年來,俊翰時時都在跟死亡打交道,但是當噩耗真的來臨,那樣的悲傷並不會因為有過預習而比較容易。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只能浮現:「生命,永遠是我們能遇到最困難的問題。」這樣蒼白的結論。


  現在,我不知道這個剛開始認識陳俊翰的台灣社會對他的離世會有什麼反應,坦白說我本來有些害怕,因為我們才剛在幾個禮拜前的事件中見識過一些醜惡的臉孔,我也預期會有一些真正的混蛋會藉這樣的悲傷再次炒作吹捧自己。但是我突然覺得,如果我的高中同學陳俊翰在他短暫卻精采的一生裡,願意放棄美國高薪回到這塊土地,願意站出來讓全台灣看見他生理外表上的無助,願意對那些對他不抱善意的人誠心對話,那應該就是代表我的高中同學陳俊翰一定是看見了這個島嶼上還是有些可愛之處,這塊土地上還有很多值得他那樣做的理由,還有很多人們在心裡留下一塊願意為了別人跳動的善意。他看見了這塊土地的不完美卻仍然願意站出來,那必然是他也相信我們依然可以抱有希望。


  我相信他相信這些,而我期盼你也相信。

 

avatar-img
83會員
66內容數
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很多時候看起來天馬行空的詭異想法,可能才是這個世界運行的方式。我試著「講錯話」,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方向,更靠近事實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章至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以菁英自居的傲慢」風氣,正大面積的席捲全台各個領域,因為太方便,我不必去理解別人,因為我是菁英而你愚昧;我不用向你妥協,因為我是菁英而你愚昧;我不用去檢視自己,因為我是菁英而你愚昧。
當公眾人物有很爽的地方,被追捧、接業配、靠個人品牌獲取利益,這都沒關係,你應得的。但是當一個公眾人物需要有怎樣的自覺,以及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許在新媒體橫流的時代下,是堂該被列入國民教育的課。可能比顧炎武的「廉恥」還更要緊一點。
分開兩個面向來談論:一是國文教學對於「道德教育」的責任;二是文言文對於國文教學的必要性為何。如果不分開談論,那就只會陷入一場沒有交集的爛仗,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結論。如果要讓這場爛仗更混亂一點,那大概就是把討論的核心放在「去中國化」這件事。而我無法分辨是「去中國化」和「反去中國化」何者比較泛政治。
在憤怒的同時我也同時感到狐疑,當我們不得不悲哀的接受那些受害者及加害者其實就在身邊的事實時,我不知道有多少此時此刻大力譴責加害者的男性,會像我一樣頓時恐慌起來,究竟自己有沒有當過那個讓女性不適的加害者?
各地民眾抗爭的影片在網路上瘋狂流竄之際,海內外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張幾乎接近是人民起義的「檄文」,號召上海市民11月27日攻進上海市政府,並宣稱要在達成目標之後「上海加入中華民國」。我不知道你看到這則新聞的反應是什麼,我看到有中國人冷笑說做夢;有中國人對這個目標真真切切的覺得不錯;有台灣人說其他地方就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以菁英自居的傲慢」風氣,正大面積的席捲全台各個領域,因為太方便,我不必去理解別人,因為我是菁英而你愚昧;我不用向你妥協,因為我是菁英而你愚昧;我不用去檢視自己,因為我是菁英而你愚昧。
當公眾人物有很爽的地方,被追捧、接業配、靠個人品牌獲取利益,這都沒關係,你應得的。但是當一個公眾人物需要有怎樣的自覺,以及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許在新媒體橫流的時代下,是堂該被列入國民教育的課。可能比顧炎武的「廉恥」還更要緊一點。
分開兩個面向來談論:一是國文教學對於「道德教育」的責任;二是文言文對於國文教學的必要性為何。如果不分開談論,那就只會陷入一場沒有交集的爛仗,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結論。如果要讓這場爛仗更混亂一點,那大概就是把討論的核心放在「去中國化」這件事。而我無法分辨是「去中國化」和「反去中國化」何者比較泛政治。
在憤怒的同時我也同時感到狐疑,當我們不得不悲哀的接受那些受害者及加害者其實就在身邊的事實時,我不知道有多少此時此刻大力譴責加害者的男性,會像我一樣頓時恐慌起來,究竟自己有沒有當過那個讓女性不適的加害者?
各地民眾抗爭的影片在網路上瘋狂流竄之際,海內外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張幾乎接近是人民起義的「檄文」,號召上海市民11月27日攻進上海市政府,並宣稱要在達成目標之後「上海加入中華民國」。我不知道你看到這則新聞的反應是什麼,我看到有中國人冷笑說做夢;有中國人對這個目標真真切切的覺得不錯;有台灣人說其他地方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文:柚子狸 EP110收聽連結在此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5nq4jll07bh01uo0b3oa6bw/platforms 偶爾會聽到有家長反映,帶毛孩去寵物美容,回來後狀況不好的案例,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美容師都是很盡責,也很nice的,但也不能否認
Thumbnail
文:柚子貍 EP106收聽連結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0cedll103l501tw8346btgo/platforms 這集是去年11月錄的,雖然裡面都是離世跟急重症溝通,但小天使各式各樣可愛反應,讓原本以為會從頭哭到尾的爸把跟媽麻,破涕為笑。
Thumbnail
親子關係有很多種,從小關係很好的家庭,子女步入中老年,還是享受著回家吃媽媽煮的美味菜餚;關係斷裂的家庭,失聯、翻臉,能少見就少見。而我,是屬於第三種,不自覺隱藏著自己的怨念,錯估能接納父母的容量,不小心就會灑了一地的不滿。
Thumbnail
雖然我們是人類而非刺蝟,但即使沒有渾身長滿利刃,我們也仍在某些事物上擁有一兩根尖刺。要避免刺傷他人,最重要的不是拔掉尖刺,也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讓你們既能擁抱,又能免於千瘡百孔。 請適當地劃出界線。
Thumbnail
好作品,能觸動人心 好文字,能感動別人
Thumbnail
從Covid-19大流行後,讓人思考WFH(在家工作)的可行性,再到近期生成式AI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漸漸一定會有公司發現重覆性質高的工作,幹嘛要養一堆人去完成,AI通通就可以搞定了,如果你也認同這個概念,是不是也考慮看看「不離職創業」呢?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文:柚子狸 EP110收聽連結在此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5nq4jll07bh01uo0b3oa6bw/platforms 偶爾會聽到有家長反映,帶毛孩去寵物美容,回來後狀況不好的案例,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美容師都是很盡責,也很nice的,但也不能否認
Thumbnail
文:柚子貍 EP106收聽連結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0cedll103l501tw8346btgo/platforms 這集是去年11月錄的,雖然裡面都是離世跟急重症溝通,但小天使各式各樣可愛反應,讓原本以為會從頭哭到尾的爸把跟媽麻,破涕為笑。
Thumbnail
親子關係有很多種,從小關係很好的家庭,子女步入中老年,還是享受著回家吃媽媽煮的美味菜餚;關係斷裂的家庭,失聯、翻臉,能少見就少見。而我,是屬於第三種,不自覺隱藏著自己的怨念,錯估能接納父母的容量,不小心就會灑了一地的不滿。
Thumbnail
雖然我們是人類而非刺蝟,但即使沒有渾身長滿利刃,我們也仍在某些事物上擁有一兩根尖刺。要避免刺傷他人,最重要的不是拔掉尖刺,也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讓你們既能擁抱,又能免於千瘡百孔。 請適當地劃出界線。
Thumbnail
好作品,能觸動人心 好文字,能感動別人
Thumbnail
從Covid-19大流行後,讓人思考WFH(在家工作)的可行性,再到近期生成式AI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漸漸一定會有公司發現重覆性質高的工作,幹嘛要養一堆人去完成,AI通通就可以搞定了,如果你也認同這個概念,是不是也考慮看看「不離職創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