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集中營》:一部探問「你真的看見了嗎?」的極美/極恐怖電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妻子海德薇(Hedwig Höss)及孩子們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那個家有美麗的大花園以及僕人隨時伺候。

《夢想集中營》劇照

《夢想集中營》劇照

整部電影的鏡頭中央是田園式的家庭生活,聚焦在美麗事物上:在大花園散步戲水,河邊釣魚飲酒、林中騎馬。然而,在鏡頭的角落,我們則可以瞥見異樣的蛛絲馬跡、另一頭的故事:不斷勞動的猶太與波蘭人、花園後的集中營高牆與鐵絲網、遠方不斷燃燒冒煙的煙囪;也從聲音背景中,不時聽到火車聲、爆炸聲、尖叫與哭喊。

《夢想集中營》劇照

《夢想集中營》劇照

也就是說真正的電影其實發生在鏡頭之外、聲音之中,這部電影不讓你直接看見,而是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讓我們自己去拼湊出集中營大屠殺的全貌,使那恐怖反而到達了巔峰極致,創造出極美與極恐怖的感官體驗,勾勒出故事/歷史/人性/觀點的雙面性,以及平庸與邪惡可以如何同時存在。

《夢想集中營》劇照

《夢想集中營》劇照

比起《夢想集中營》,原文的標題The Zone of Interest有多重意思,首先Interest Zone (德文:Interessengebiet)指的是當時納粹親衛隊為了隔離目擊者,在集中營周圍建立了四十平方公里的禁區範圍,包括電影中我們所看到的場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霍斯一家可以享受這些田園地帶,因為這些地方當時是被納粹黨所佔據的。

第二層意思則可以詮釋為「注意力」或「興趣」的區域範圍,探問我們究竟「選擇去關注、注視什麼?」。

第三層Interest也意味著利益,也能雙關解讀成利益的區域,呼應電影所帶出的政治關係—民族之間、家庭成員之間、軍事階級間、社會階級間、國家與人民間、大自然與人之間。

《夢想集中營》劇照

《夢想集中營》劇照

電影場景中的那棟房子真的就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且離現實中指揮官霍斯的家不遠。另外,很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是透過在家裝設固定鏡頭拍攝的,所以就如實境秀般,拍攝時工作人員並不在場,只留演員在這樣的環境空間中互動、實驗、即興演出,一同摸索這個故事的真實、探索演繹的方式。

導演Jonathan Glazer也提到,為了不刻意美化這個家,所以沒有特別打燈,多是室內與自然光,我很敬佩導演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所細膩思索到的道德美學。

此外,聲音設計也是這部電影帶我們重回現場的重要媒材,聲音設計師Johnnie Burn蒐集整理了600頁的相關資料,透過對當時目擊者的訪問以及地圖研究計算出聲音傳遞距離後的效果,欲還原出奧斯維辛集中營當年最真實的聲音。

在這個人們專注力相對短暫而分流的時代,處理這樣一個沉重歷史的題材,《夢想集中營》慧黠、樸實、真誠而勇敢地找到一個既平衡而不說教的方式,使我們反而在「別開眼」時見證大屠殺歷史的發生。

《夢想集中營》預告片:

《夢想集中營》在BAFTA電影獎贏得了非英語類電影獎項( Film No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製作人James Wilson於致詞時說道:

「一位朋友在幾天前看完電影後寫信給我,他說他無法停止思考我們在生活中所築起的高牆,我們選擇不去探究牆後的事物。這些高牆並非從大屠殺之前、之中或之後才開始出現的,而非常顯然地,我們應該像關心馬里烏波爾或以色列中無辜被殺的人民一樣去關心在加薩或葉門被殺的無辜民眾。」
(“A friend wrote me after seeing the film the other day that he couldn’t stop thinking about the walls we construct in our lives which we chose not to look behind. Those walls aren’t new from before or during or since the holocaust, and it seems stark right now that we should care about innocent people being killed in Gaza or Yemen in the same way think about innocent people killed in Mariupol or in Israel”)

台灣將於2/23上映這部電影,真的非常非常喜歡這部作品,無論是美學或是議題,真心推薦到時候一定要走進戲院去體驗,我也準備好二刷了!

【附筆】:在倫敦看這部電影當天還發生一個小插曲:

去電影院的路上,在地鐵站遇見一位盲人,他在邊等電梯時和他在站外的朋友道別,他大聲向他說「see you」,我不禁忖度著這句話,因為他看不見...

後來我在電梯來時提醒他電梯到了,也引導他到月台,於是我們聊了起來,他問我要去哪,我說我要去Piccadily Circus看電影,講出這句話時我突然感到不好意思,很怕不小心冒犯到他,停頓了一下他回我:"I miss going to the cinema."我原本以為他指的是他之前還看得見的時候,而他接著說:"You can hear the visual description."

我才恍然大悟,是影廳會提供視障者視覺敘述- 電影是可以用聽的。

後來我在他前一站下車,和他道會與祝福。

看完電影又想起與這位先生的相遇,和電影異常呼應,都圍繞著有關「有沒有看見」這件事。

而無論是電影或這位先生給我的啟示,都訴說著真正的「see」,從來就不只是用眼睛而已...




avatar-img
15會員
27內容數
2021年第一次踏上了英國這塊土地,希望可以藉由文字與照片將這段歲月記下,無論是我遇見的人、看過的風景或是腦袋中所浮出的一些和這時空產生奇幻作用的一些想法,我想要一直記得,畢竟我是那樣善忘。把這個專題叫做收音機是因為收音機接收宇宙無形的訊號,我也想感受時空的電磁波,並將感受處理成有意義的訊號,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收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uly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在開頭便預告這部電影會有十二章節加上序言及後記,如同翻開一本書那樣地展開了女主角Julie的生命扉頁。每一章節都摘要了深刻的主題,顯示了Julie在生命不同階段中所面臨的分岔路,也帶領觀眾和Julie一起走過她的成長旅程,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看身為一個現代女性,她是如何漸漸成為後來的自己。
在那一個乾旱缺水的夏天,西瓜比水來的便宜,人們找水,儲水。同樣的,在那樣乾涸的世界,人們找尋著愛,儲愛,但好像有什麼,是無法永恆抓住的,像水一樣。
電影在開頭便預告這部電影會有十二章節加上序言及後記,如同翻開一本書那樣地展開了女主角Julie的生命扉頁。每一章節都摘要了深刻的主題,顯示了Julie在生命不同階段中所面臨的分岔路,也帶領觀眾和Julie一起走過她的成長旅程,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看身為一個現代女性,她是如何漸漸成為後來的自己。
在那一個乾旱缺水的夏天,西瓜比水來的便宜,人們找水,儲水。同樣的,在那樣乾涸的世界,人們找尋著愛,儲愛,但好像有什麼,是無法永恆抓住的,像水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二戰時期,一位納粹軍官的家庭座落於集中營旁,大人們試圖用藤蔓掩蓋鐵絲網、用室內溫室抵擋炊煙、用玩樂淹沒槍聲與尖叫。《夢想集中營》由同名小說改編,美國、英國、波蘭三國合資拍攝,榮獲坎城評審團大獎及費比西獎,甚至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本片描述納粹德國時期的指揮官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一家於奧斯威辛集中營旁邊的閒適生活,電影的出彩是形式上的,使用類似繪畫技法中的負形技巧,以霍斯家的夢幻生活為正,灰暗的集中營背景為負,負形在正形的襯托下反客為主,自成圖景,而導演完成的比靜態更多。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可說是我今年目前看到最恐怖的作品。郊區的獨棟樓房與夢幻的後花園,這無疑是人類最嚮往的夢想家園,《夢想集中營》的霍斯一家人,他們在郊區野餐嬉戲、在河上滑行獨木舟,在庭院裡的泳池辦派對,邀請其他孩子一同慶生。這群孩子受到父母栽培,猶如院子種的天藍繡球,初生的嬰孩聞著玫瑰花香,看著大理花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二戰時期,一位納粹軍官的家庭座落於集中營旁,大人們試圖用藤蔓掩蓋鐵絲網、用室內溫室抵擋炊煙、用玩樂淹沒槍聲與尖叫。《夢想集中營》由同名小說改編,美國、英國、波蘭三國合資拍攝,榮獲坎城評審團大獎及費比西獎,甚至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本片描述納粹德國時期的指揮官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一家於奧斯威辛集中營旁邊的閒適生活,電影的出彩是形式上的,使用類似繪畫技法中的負形技巧,以霍斯家的夢幻生活為正,灰暗的集中營背景為負,負形在正形的襯托下反客為主,自成圖景,而導演完成的比靜態更多。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可說是我今年目前看到最恐怖的作品。郊區的獨棟樓房與夢幻的後花園,這無疑是人類最嚮往的夢想家園,《夢想集中營》的霍斯一家人,他們在郊區野餐嬉戲、在河上滑行獨木舟,在庭院裡的泳池辦派對,邀請其他孩子一同慶生。這群孩子受到父母栽培,猶如院子種的天藍繡球,初生的嬰孩聞著玫瑰花香,看著大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