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我瞭解多少自己呢? How much do I know myself?


    有需要問嗎,有客觀的解答嗎?

    

    我想就算有,瞭解的程度也有限。主要的原因是,永遠有限制的因素存在著,有主觀的,有客觀的,也有外來的刻意扭曲。

    鏡子或鏡頭所反映出來的只是感光上的概略資訊; 它們可以被串改、強化效果, 或是加以各種形式的修飾或是惡整。

    自己的面貌, 除了自然的老化,可能還有不少翳美的操勞。 事實上,它是沒有定型的一天。 換句話說,也不能被定型,由於 “智慧” 是一生不停地在長進著, 而內在的智慧到相當程度是在主導著自己靈巧的吸引力與令人感動的印象以什麼效果在呈現出來。

    還沒提到 “我” 的定義是什麼? 需要由誰來下?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自己說的算, 而把大部分別人的說詞當作耳邊風, 除了自己心中所選擇也願意效法的 “導師” 之外。

    在紐國僑居期間,曾經到去探訪一位大家十分尊重的熟朋友。在閒聊過程中, 他對我說了這句話:「來自台灣的這些移民朋友們我都相當瞭解, 唯獨沒有真正瞭解你。」

    我回説,「謝謝你。I'll take that as a compliment.」 英語的意思是 “我就把它視為是一句恭維的話”。(那位朋友相當肯定他自己的英語能力。)

    順便在此提一下,我很喜歡另外這句英語的意涵:"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我認為, 最接近的國語翻譯應該是 「英雄惜英雄」(--才可能惜英雄)。

    原來造物者在造出一個具體的實物的同時,也技巧地隱藏著幾分看不透的「價值」留待有心人去體會, 如果他們懂得如何去欣賞的話。

    保持一點朦朧可以讓一切顯得更美好,更吸引人,不是嗎?


    Fred Chou (Feb.20,2024, Hualie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